HTTPS | HTTP协议介绍(二)

HTTP长连接&短连接&无状态

HTTP的长连接和短连接本质上是TCP长连接和短连接。HTTP属于应用层协议,在传输层使用TCP协议,在网络层使用IP协议。IP协议主要解决网络路由和寻址问题,TCP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在IP层之上可靠的传递数据包,使在网络上的另一端收到发端发出的所有包,并且顺序与发出顺序一致。TCP有可靠,面向连接的特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IP 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分层 & 封包/拆包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终端之中必须配置TCP/IP才能进行通信

应用层:

应用层面向不同的网络应用引入了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其中,有基于TCP协议的,如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虚拟终端协议(TELNET)、超文本链接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也有基于UDP协议的。

传输层:

主要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传输层主要又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确保数据正确传达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确保数据正确传达)

在TCP之上,在连接阶段,TCP使用了三次握手来确保数据正确传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网络通信时采用TCP协议时,在真正的读写操作之前,server与client之间必须建立一个连接,当读写操作完成后,双方不再需要这个连接 时它们可以释放这个连接,连接的建立是需要3次握手的,而释放则需要4次握手,所以说每个连接的建立都是需要资源消耗和时间消耗的。

四握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层:

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比如分组的选路。

链路层:

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计算机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

一、长连接

HTTP/1.1以后默认使用,一个连接上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在连接保持期间,如果没有数据包发送,需要双方发链路检测包。

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 TCP连接不会关闭,如果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Keep-Alive不会永久保持连接,它有一个保持时间,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器软件(如Apache)中设定这个时间。实现长连接要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支持长连接。
HTTP协议的长连接和短连接,实质上是TCP协议的长连接和短连接。

  1. client向server发起连接,
  2. server接受client连接,双方建立连接。
  3. client向server发送信息,
  4. server回应client,一次读写完成。
  5. 完成一次读写之后,它们之间的连接并不会主动关闭,后续的读写操作会继续使用这个连接。

长连接多用于操作频繁,点对点的通讯,而且连接数不能太多情况,。每个TCP连接都需要三步握手,这需要时间,如果每个操作都是先连接,再操作的话那么处理速度会降低很多,所以每个操作完后都不断开,次处理时直接发送数据包就OK了,不用建立TCP连接。
例如:数据库的连接用长连接, 如果用短连接频繁的通信会造成socket错误,而且频繁的socket 创建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二、短连接

HTTP/1.0中默认使用,通讯双方有数据交互时,就建立一个连接,数据发送完成后,则断开此连接,即每次连接只完成一项业务的发送。

  1. client向server发起连接请求,
  2. server接到请求,然后双方建立连接。
  3. client向server发送消息,
  4. server回应client,一次读写完成。

三、无状态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指的是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是什么状态。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也就是说,打开一个服务器上的网页和你之前打开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HTTP是一个无状态的面向连接的协议,无状态不代表HTTP不能保持TCP连接,更不能代表HTTP使用的是UDP协议(无连接)

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动态交互的Web应用程序出现之后,HTTP无状态的特性严重阻碍了这些应用程序的实现,毕竟交互是需要承前启后的,简单的购物车程序也要知道用户到底在之前选择了什么商品。
HTTP本身是一个无状态的连接协议,为了支持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我们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技术为交互存储状态,而这些不同的技术就是Cookie和Session了。

短连接的操作步骤是:

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

长连接的操作步骤是:

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保持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1593408/article/details/8651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