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你这个渣男

暖心情人大数据

最早给我发这种大数据报告的,是学校的生活号,发了一份2018校园卡消费报告,甚至无聊地统计着这一年哪几个星座的校园卡消费最高。

后来,一份又一份年度报告刷爆了我的空间与朋友圈,它们看上去真的很走心,bilibili的年度报告表示出你这一年来观看内容倾向的主题,告诉你这一年你最爱的,看了最多次的up主;网易云音乐沿袭一贯的“走心”,把你听歌的风格、时间、高频词都算了出来,甚至像个老友一样,轻轻地讲述着:

很多初学者,对大数据的概念都是模糊不清的,大数据是什么,能做什么,学的时候,该按照什么线路去学习,学完往哪方面发展,想深入了解,想学习的同学欢迎加入大数据学习qq群:957205962,有大量干货(零基础以及进阶的经典实战)分享给大家,并且有清华大学毕业的资深大数据讲师给大家免费授课,给大家分享目前国内最完整的大数据高端实战实用学习流程体系
 

“某月某日,大概是很特别的一天,你把……反复听了……次”

“某月某日,你睡得很晚,某时某刻还在与音乐为伴,那一刻,你在听某某的《》”

“这一年,你有……天,深夜12点后,仍沉浸在音乐世界”

最后它告诉你,谁是你最钟情的歌手,哪些是你最爱的歌,以表它都了然于胸,铭记于心。或许你会心一笑,果然是他/她,果然是它们,或许你一瞬惊愕,竟然是这样,但你总是面含笑意,像是展示一个再了解你不过的暖心情人一般,心满意足地截图,配上些感慨,发布在社交媒体的圈子里。

仔细想想,若那些是个真实的血肉躯体,怀着真情实感,不辞辛苦费尽心思去了解了你的爱好,猛然在新年之际找到你,眉眼舒展,淡淡地向你陈述着过去一年的一切。看上去云淡风轻,其实还藏着那么一丝红着脸的窘迫。最后在帮你回忆完那些自己都几乎忘却干净的记忆后,轻轻抱住你,你感受着对方节律分明的心跳,感动到无以复加。

有多少人期待过那样感动的画面?可当大数据成为了上述场景的男/女主角,一切都变了。大数据是个再贴心不过的暖心情人,它拿着那些和你一起历经的过往,把情话说得细腻动人,教你忍不住回首往昔,潸然泪下。可对它来说,获取那些让人动容的数字,那些记录,那些过往,却并非是什么需要太多细心、太大力气的事情,此刻的你,便再也没有前面那般的动容了,不是吗?

大数据依仗着它轻易知悉的东西,对每个人讲出模板相同,内容不一的情话,勾动每个人不同的感触。大数据作为手段、技术本身并无甚过错,这样给人感动的方法一开始本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过多重复一致的内容与方法,千篇一律的大数据报告形式,反复捆绑消费着大众的情怀,带来的只有大众情感进入一种愈发冷漠、愈发贬值的恶性循环。以及过多的跟风分享难免带来的审美疲劳,也加速了这种恶性循环的流动。或许它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也许数据的拥有者都需要学会创新出独特的形式去利用那些日趋成熟的数据罢。

很多初学者,对大数据的概念都是模糊不清的,大数据是什么,能做什么,学的时候,该按照什么线路去学习,学完往哪方面发展,想深入了解,想学习的同学欢迎加入大数据学习qq群:957205962,有大量干货(零基础以及进阶的经典实战)分享给大家,并且有清华大学毕业的资深大数据讲师给大家免费授课,给大家分享目前国内最完整的大数据高端实战实用学习流程体系

即便是如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什么时候开始,人类自己的情感轻易地被一堆本没有意义的数据触动,人类社会的社交表达,要依靠一个大数据统计出来的年度报告是何等模样来表达,人类自我的情感流露以及形象塑造以吸引灵魂相通、志同道合之人竟要通过几份报告去显现。

这是一个外在表现工具喷发式生长的时代,人们的情感、人们的自我认知都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外在形式去表现,而拒绝了直截了当的真实表述。大抵是这些报告如同某些星座学一样,给了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来源于外界表现工具评价(如大数据)表现出来的自我形象与自我认知的契合,这当中还包含了多少自我暗示的成分,我不知道。

我无意如那些部分流传的文章一般,去批驳大数据如何侵犯我们的隐私,也无意去辛辣地指责大数据时代,技术如何无孔不入。不过,我总是敏感于技术时代下,某种晦涩难明的情感能力丧失。

我们拿起手机编辑消息很快,于是愈发鲜少有人逐字逐句地手写一封信,费上那番写字的工夫,耗上那等写字的时间。

我们看一份H5,看一篇短推送很快,翻一翻书卷很快,于是愈发鲜少有人枯坐灯下,手持笔墨,苦苦地吃书,完全沉浸入那样的世界。

我们评论别人的观点很快,指摘别人的想法很快,于是愈发鲜少有人认真严肃地成篇去表达一种真实。

轻易与快捷的走心不叫走心,它们是批量制造的廉价感动。

于是,我们总是会说感到这个时代愈发的寡情、淡漠,我们总是太易于被一些短期的、矫饰过的东西引得联想自我,从而产生源自空洞、无意义的情感体验。

我们再难耗费长久的时间去真实地体会、真实地构筑、真实地表达一种热烈的情感,在技术的发展下那些最重要的,构筑情感触动的过程都来得轻易快捷,毫不费力,渐渐地,我们的情感体验需求愈发被迫降级,我们很难再用热泪盈眶或是拍案叫绝这样看上去足够真诚、足够热烈、足够极端的词汇去描绘一个真实的场景中,人物的体会。

诚然,大数据那样的技术对你习惯的一切了如指掌,那罗列的一个个数字放置进编辑好的文案模板里让你心生触动,可曾想过把大数据与技术构成的一份份个体当作你的暖心情人?这实在是荒诞的。但倘若有一天当真一语成谶,我也只好为人类的情感本身默哀。但不要紧的,那样的一天当真到来时,怕我也早已骨埋皮瘗,成了一抔无用的黄土。

无意指责技术的发展,只算是篇提前写好的吊词引子,吊唁些无可名状的东西。

这篇文字本身并不想指导任何人任何事,怕也只是存在于自己内心无法解决的永恒迷途,永久渴盼一种真实热烈而不做世故矫饰的情感表达与体验罢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ryacq2798/article/details/8591757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