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线上推广:从0到100万的质变与运营

线上推广APP,有一些笨办法,经常被人忽视,但确是一些成本低、效果好的方法,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些线上推广APP的笨办法。比如说论坛发贴,Q  Q群聊,拉注册,比较辛苦,你拉来一个用户注册我们的网站,使用我们的APP,这是比较慢的方法。还有就是社交分享,比如说分享到微博、人人网、微信等等,这些都是App推广中的比较笨的方法。

还有一些快的方法,比如说投放电视广告,比如说上《天天向上》,卫视、汽车、公交车上面的广告、地铁上面的广告,明星代言、事件营销。另外就是疯狂砸钱,像滴滴打车一样。当然快的方法还有还多,但是一般预算都比较多,比如说几百万,上千万的,有钱我就任性。这就是快的方法。

从上面可以看出,笨的方法和方法和慢的方法的区别,笨的方法,速度慢,耗费时间,也耗费人力,起效的效果比较慢。还有细节问题很多,笨的办法在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耗费很大的精力去解决,但同时它更多的是无可取代的优势。

用户质量高,且来源持续稳定

当然所有笨方法所做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引发质变,可以带来很多的量。等你建立一定知名度之后,会给你带来不断的量,而且来源特别稳定,用户质量特别高。

比如说我在百度知道回答的二维码问题非常专业,用户通过关键字搜索的话,大部分显示的都是我的回答,这样一来,无论何时何地,每天只要有用户搜索这个关键词,他们就能知道我们,然后通过我的回答了解我们的业务,知道我们的产品,下载我们的App,那么这个推广渠道就算建成了,后期这个渠道就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我不用再天天去关注它,它的覆盖量已经特别高了,所以每天带来的量会特别大。同时我回答的专业知识教会了更多的人,他们会把我回答的答案放在他们的Q  Q空间里,个人博客或者网页上,或者复制过去回答其他人的提问,然后我们的公司的业务就会被传播的更远。这个其实就是前期的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质变。

通过这些笨的方法,这些渠道来源的用户质量非常高。因为用户有这种需求才会去搜索,或者由于某个问题去看一个贴子,会去关注下面的APP,这种用户的需求非常明确,他是有这种需求再去关注你,所以说质量非常高,这就是刚性需求的用户,这些有刚需的用户有几个特征,一是留存率高,二是用户忠诚度和质量也高,对产品的后期宣传非常有效果。

推广成本比较低,还有后期增长快

小米有50万的忠实用户,这作为基础,他后期的增量是非常大的,通过这个50万用户扩散到慢慢扩散到了500万、然后是5000万,这些都是以用户为基础的口碑扩散效果。当你有了10万的忠实高质量用户之后,只要运营做的好,你的用户为你带去不断的扩散效应。

而且随着这种扩散,用户量也会越来越大。10万用户每人扩散6个用户,按照六度人脉理论,就是60万,60万用户会扩散360万……当然了在推广的过程中,还有新增用户的补充,再加上老用户的口碑扩散,用户量后期是几何数的增长。

我们之前的时候,花了3个月的时间到论坛发帖子,做种子用户,然后有了1万用户,然后这个1万用户通过我们的产品运营和活动运营扩散到10万用户,然后不到1年就到了100万,其实主要靠的还是各种笨的方法,比如发帖子,做微博口碑,做论坛活动,这些都是基础性工作。

所以说笨的办法推广成本低,比较耗时,但是后期的增量非常大的,而且是几何级的增长,其实最难的就是1万用户,10万用户,这些都是初始推广的坎儿。

笨的办法带来的量会源源不断

笨的办法的起点是比较低的,可能开始做的时间比较辛苦、比较累,比较耗时间。比如产品刚出来,你发一个帖子,在知道上回答一个问题等很多笨的方法效果都是很差的,可能你发十个,还是如此,这些都是笨办法的特点,起点非常低。

因为他们需要量的积累,但是坚持一年过后,你就会发现不一样了。因为推广都是非常滞后的,比如发帖,发微博……我是坚持了一年呢,然后一年后,再回头看,发现每天从论坛来的流量和一个中型渠道差不多,刚开始都是几个,渐渐也在增长,说明什么?是量的积累到了。

后期主要工作是维护渠道,偶尔去看看,回复下,然后每天的量非常稳定,这些都是笨的办法的效果,后来我不再做推广,但是到今天我还能看到那些帖子,还有人回复,还有人点赞,之前回复可能只有几页,但是前几天我去看,又搜到我发的帖子,发现回复都好几十页了。这些都是能带来下载的,因为帖子回复的越高,上首页的机会也就越大,下载量也会越多。这些都是笨办法做到位后,带来的效果。

而快的方法就是今天我砸了钱,立刻就有量,明天没有钱的时候就没有量,后天融到钱了,又可以做,量又上来了。但是这个东西就是跟钱有关系,你没钱就没用户了,而笨的办法开始起步比较晚,但是做到一定程度,量会源源不断的增长。

案例分享一:利用微博做品牌传播

下面根据这个区别我来讲一下我自己之前的案例,第一个就是微博这块,之前我是公司官方微博的维护者,业余时间会维护微博。

当时我做二维码这个关键词,我会定期通过微博来筛选相关的关键词,去回答他们的提问。经过筛选我发现发这些关键词的用户大部分都是大V,公司的创始人,和中高端人士,他们会问一些关于二维码的问题,都是我来回复。我之前也是做产品的,所以对这个东西专业。在回答上也是比较专业,能说服他们,但是也有高手,经过辩论,我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这些都是我的工作,我每天花1个小时来回复,时间怎么出来的,都是上班时间挤出来的,还有坐地铁的时候,就打开客户度和这些发二维码微博的人进行互动,后来经过不断的和他们互动,他们都会比较熟悉我们公司,然后就形成比较好的关系,一提到二维码就会想到我们公司。

我做这个事情做了一年多,后来我们公司的品牌在所有中高端人士之中知名度非常高。之前还没有人知道我们,但是这个东西做了一年之后,我们的效果就好了,慢慢都知道,帮我们介绍业务,采访我们,商务合作,微博带来了很多的业务。我去参会,再在微博上活动,都能看到别人提到我们公司,这些都是坚持一年看到的效果。所以这就是笨的办法起到的效果,我是自己能感受到的。

案例分享二:用论坛为App引流

下面再说第二个,论坛的筛选。之前我第一批种子用户是通过论坛来的,当时APP刚上线,推广的话因为我们团队人比较少,就三四个人,我一个产品,两个技术,一个商务,那个商务也不是太懂。所以前期的话在推广方面,我做了一部分工作,就是发帖。当时有安卓论坛、机锋网、还有手机中国等之类的手机论坛。

当时我们是针对二维码的,研究了一些用户,看看什么用户会用我们这个东西,去思考,去总结一些用户的特征,比如说18岁到35岁,另外可能对手机比较擅长,因为App属于工具类的,所以要求用户对手机要熟练。就是对用户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就选了安卓论坛,我们就通过百度搜索,出来了很多的安卓论坛。看看这个排名,根据百度搜索排名把一些流量大、权重高的网站进行一个排名,这是前提,就是找一些流量大的论坛。

第二就是通过一些导航网,比如说hao123,我们怎么判断他质量比较高呢?既然hao123把它放在软件的前几名,说明他的流量是非常大的,或者说他花钱了,花钱也会形成很大的量。

所以说我们就在论坛上去筛选这样的。除了安卓以外还有我们很多论坛,筛选出来我们会根据这些软件的性质,去对应一个板块去发帖子。效果最好的时候发了一个帖子,一天带来了两三千的激活量,量很大。后来我又去跟版主说了一下,因为我了解他的规则,每个论坛发帖都是有规则的,不同组发帖子都是不一样的。版主帮我们加了一个颜色,然后量就会更大一些,但是帖子会沉下去,然后我就没事去顶贴,就是为了让帖子能在首页不停的出现,保证我们的流量不降,就这个帖子为我们带来了几万的用户。现在看来比较苦逼,但是确实是有效果的。

另外,关于发帖,我去研究他的格式,还有规律,还有版主,之前我让我同事做的时候,他们把我们的帖子都删掉了,因为不符合板块的要求,或者写的不好。后来我自己写了一个非常标准化的帖子,这个帖子就让他们去发,然后很多的论坛都加红、置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下载量和用户量,将近一个多月。

这些都是我在App推广中使用的笨方法,为什么这么做,因为项目前期没有那么的预算,只能按照这些笨方法来,这些笨办法不仅为App带来了很多的用户量,也让我在做这个事情中得到了更多的成长,所以我是很感谢之前的机会,能让我学习很多。同时,也可以看出,笨的办法是有很好的效果的,虽然前期效果差,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质变效应。

 

http://lijianhua.baijia.baidu.com/article/120182

 

=================================

目前行业主流提升活跃的三大手段有:积分体系、社区运营、现金补贴。

1、积分体系——最典型的运营手段,适用于各种app以及O2O项目。 

使用积分体系、积分商城的典型案例是滴滴打车。

进入个人中心,便可看到滴滴的积分商城。在商城中,滴滴的各种打车券最为抢手,也有各类商家提供的丰富礼品。从每天上线就被抢光的滴滴打车券来看,积分商城成功达到了活跃用户的目的,其缺点是人力投入太大,滴滴打车的积分商城有二十余人的运营团队。对于大部分团队来说,从产品搭建到后期运营都是极大的挑战。

一个完整的积分体系,由两个必备的环节组成:积分任务&积分商城。

积分任务,即用户为获得积分而去完成的既定任务。常见的积分任务如:签到、分享、评论、完善资料等用户活跃行为。这个环节的关键在于积分任务要尽可能的简单,要把用户理解成本和执行成本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培养起用户完成该既定任务的习惯。

积分商城,即用户使用积分去兑换奖品、参与活动。这一环节是积分体系运营成败的关键,对app团队的产品、运营、商务都是极大的挑战,且绝大多数app团队没有足够的资源、精力投入。但是,若没有丰富、优质的内容,则无法刺激用户完成任务去获得积分,通过积分来提升用户活跃的预期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也正是因为积分商城的搭建及运营具有门槛,所以很多app开发者选择接入市场上成熟的“app积分商城服务平台”,比如赶集网、春雨医生选择接入“兑吧”,同样也能实现滴滴打车积分商城的效果。一方面,兑吧提供了成熟的积分商城管理工具,功能强大、对接简单,这为开发者省去了大量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兑吧还提供持续的内容支撑,包括后台同时在线的数百种免费奖品、定期发布的各类主题活动,让积分商城的运营后顾无忧。

在创业成为常态的今天,类似兑吧这样的专业公司越来越多。除了提供积分商城服务的兑吧,还有提供推送服务的、提供测试服务的、提供存储服务的等等。此类提供商可以统一归结为B2D(developer简称D)。

2、社区运营,最有效的运营手法,难度大、成效慢,但效果持续。

在app内打造社区的典型案例是嘀嗒拼车、魔漫相机、墨迹天气等。

以魔漫相机为例,在新版本中增加了“活动专区”,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ugc社区。社区本身只是一个用户交流平台,官方只作引导而不主要产生内容,比方说“秀夏日生活”、“秀彩色双人照”等主题活动,吸引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用户参与、互动与回帖,爆发了强大的能量。

打造一个活跃的ugc社区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积累和运营,第一步是搭建平台,给用户一个互动交流的渠道;第二步是话题引导,举办各种活动,培养用户习惯;第三步是培养版主、意见领袖来管理社区、引导话题,让社区内容正向循环。社区是最有效,但是耗时最长、难度最大的活跃用户方法,一旦达到一定的用户基数,社区给app带来的就不仅仅是活跃用户了,还能培养铁杆粉丝,形成一股势能。比如小米手机的千万米粉,就聚集在其pc端中的小米社区上。

有一些偏重ugc的创业项目本身就是强运营的产品,例如美拍等,更加需要在社区运营上投入大力气。一方面培养达人产生源源不断的产生优质内容,另一方面鼓励用户在社交渠道传播和分享,从而完成生态建设。

3、现金补贴,简单粗暴的烧钱方法,见效快但不长久

此类的典型案例以O2O平台比较多,比如饿了么、美团等。

由于O2O正处于培育用户、花钱砸市场、抢占份额的阶段,因此也都是疯狂融资,给予用户现金补贴,来培养他们的使用习惯,增强他们的使用频次。饿了么,美团等,都已经融资超过3轮,大量的资金被投入用于用户激励。

这种真金白银的的用户活跃手法,见效快,但很难持续;一方面是烧钱模式本身不是健康手段,再多的钱也有被烧完的时候,等到停止补贴,用户很有可能会面临流失;另一方面,现金激励本身就是一种辅助手段,挖掘产品价值,培养用户对产品的黏性与忠诚度才是核心竞争力。现金补贴不适用于大多数创业者,也不适合作为一种长期手段来运营。

除了上述三种主流手段外,可能还存在其它大量的用户活跃手法,但是用户活跃的重要性是已经得到论证的。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中说,任何创作艺术作品的人,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可生活。对于移动创业者来说,找到并激活自己的核心用户,同样也能实现商业模式的正向循环。

 

http://zhangxiaohu.baijia.baidu.com/article/120347

猜你喜欢

转载自aoyouzi.iteye.com/blog/2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