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那些谬误会消失吗

  卡拉托斯结合了波普尔和库恩的理论,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这个“科学研究纲领”的内容比较丰富,提出了一堆新概念,什么内核,保护带之类的。我们都略过不提。简单说,科学研究纲领就是在说,每一个研究都是在一个纲领内部进行的。同时有很多纲领并行。彼此博弈,有的在进步,有的在退化。最终,进步的会发展壮大,退步的则会逐渐衰亡。不过,也不绝对,有时候,退步的会重现生机、返老还童,进步的也可能突然转向消亡。一套思维方式,一旦产生,它可能会衰退,但是很难彻底灭绝。科学是这样,人类的其他认知领域也都是这样。我们过去以为的真理越辩越明,进步必然战胜落后的观念,其实不符合事实。不管你觉得自己的想法有多对,也不管你的想法被事实证明得有多彻底,你想法的反面会一直存在。每一个对世界的看法,都不会消失,每一个对世界的看法也都在抓住一切机会证明自己的正确。它会回来的。你还别小看它们翻盘的机会。

  理解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他人的错误,有更多的理解和同情能力。就拿我们今天说的这几位哲学家来说,简单理解波普尔的理论,他就是强调批判,忽视了建设的作用,而库恩高他一筹,拉卡托斯通过整合,又高一筹。但是,如果深入到思想的细节,怎么会这么简单?波普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非常有深度的,人中龙凤啊。如果我们今天采访波普尔,会发现我们今天对他的所有批判,他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他对建设的作用当然是有考虑的,建设的作用在他的体系中当然也是有位置的。他是有整套的解释的。但是没有办法,在辩论中能够呈现的只是思想的内核,是被抽掉了很多细节的。所以,即使在论战中,波普尔看起来输了,也不证明他就是错了。用我们今天的来说,是他的那套研究纲领暂时性地衰退了。

  在知识的世界中,一切想法都是宝藏,一切失败的都有可能回来,一切自以为正确的,都必须用持续的努力来证明自己。

  所以事实证明,有些我们可能自以为是谬误的东西,比如宗教、鬼神,并不会消失,并且它们可能和我们科学的思想观念并行。一个科学家也可以是一个宗教信仰者,相信科学,同样可以相信宗教。由此我也认识到,我们的思维,价值观是可以并行的,而非互斥、互不相容。我们应该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包容和我们不一致的观念,这个世界并且只认对错,也没有在每个人看来都永恒的绝对的真理。多去理解不同领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体系,让他们能并行存在你观念中,在未来某一刻的交织让你灵光一现。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honkerzh/p/1024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