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度与过冷度!

过热度
degree of superheat
制冷循环中相同蒸发压力下制冷剂的过热温度与饱和温度之差

在一定的压力下,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液体,称为过冷液体过冷液体的温度较相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数值称称为过冷度
在一定的压力下,温度高于饱和温度的蒸汽,称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的温度超过相同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称过热度

过冷度就是压缩机吸气温度与制冷剂吸气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
过热度就是排气温度与制冷剂排气压力所对应饱和温度的差值

过冷度就是节流阀前的制冷剂温度比冷凝器中的制冷剂的温度低,他俩之差就是制冷度
过热度就是压缩机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高,之差就是过热度

================================================================================================

过热度与过冷度

1

过热度

过热度定义:指低压侧和感温包内蒸汽之间的温度差。

过热度的测量方法:在尽可能靠近感温包的位置测量蒸发压力,并将读数换算成温度,然后用感温包处测得的实际温度减去该温度。过热度应在5-8℃之间。

过热度对于膨胀阀的正常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吸气如果完全无过热度,就有可能产生回气带液,甚至引起湿冲程液击损坏压缩机。为了避免此种现象,就需要一定的吸气过热度,以保证只有干蒸汽进入压缩机(因冷媒性质决定,过热度的存在表示液态冷媒的完全蒸发)。但是,过热度太高也有缺点,过热度偏高会引起压缩机排气温度(排气过热度)升高,压缩机运行工况恶化寿命降低。 所以,吸气过热度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2

过冷度

过冷度的定义:冷凝器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液体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液体实际温度的差值。

工程上,一般将排气压力近似看作冷凝压力,排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液体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液体的温度之差,作为过冷度之所以这样近似,是因为冷凝器的压降相对于蒸发器而言较小。对于风冷冷凝器,3~5度的过冷度比较合适。制冷系统正常循环时,冷凝器的出口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过冷度。

如果没有过冷度,两相冷媒中的液体在“液管”中压力稍有损失,液体就会【闪发】饱和液体由于压力的降低必然会蒸发。液体蒸发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剩余的液体随之降温,又达到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就这样两相冷媒边前进,边闪发,边饱和,直到到达蒸发器入口,最终到达蒸发器的两相冷媒的干度就会比设计的干度大很多,液相成分减小,就无法满足蒸发器的蒸发量,制冷效果当然会降低。(合理增加过冷度,单位制冷量和性能系数均有所增加。)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in2000_li/article/details/8318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