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AN推荐的IO控制器的配置方式

在HCI逐渐成为中端存储市场的主流的大趋势下,说 “与人为善,予人vSAN” 还是蛮恰当的。这句话不是我原创的,上网搜索了一下,最早的出处来自,VMware合作伙伴,在河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赵建毅赵老师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6bd590102w2k1.html

不过,今天要强调的是,予人vSAN的同时,先要告知“正确的姿势”。

本篇文章作者是VMware苏旭,编者做了一些修改。

微信公众号"乐生活与爱IT"曾发表过本文作者苏旭和郑伯欧的

本文有几个关键词:不支持、推荐、不推荐,注意之间的细微区别。

1)不支持,指别这么做,否则出问题,没人支持你。因为你没有按照兼容列表的推荐去规划;

2)推荐,指最好这么做,这是最佳实践;

3)不推荐,可以这么做,也在兼容列表内,出问题也能得到支持。只是可能有点风险,例如ESXi Host的存放可能是单点,好在这个单点其实问题并不大。

---Begin---

vSAN作为VMware公司超融合架构软件(HCIS),部署在标准的X86服务器上,为用户提供了服务器品牌、型号选择上的灵活性,不受硬件厂商绑定。出于对vSAN的稳定性、性能、数据安全性的考虑,vSAN对服务器的I/O Controller(或称RAID控制器)、SSDHDD、固件和微码都有严格的兼容性要求

目前在vSAN的环境中采用DELL PowerEdge R730/R730xd 和华为的RH2288H V3 的服务器越来越多,同时,这些可能也是大家诟病最多的机型。不过辩证的看,其实也说明vSAN也即这些服务器的装机量比较大。其实用户数大导致问题出现相对较多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装机量小的HCI或者服务器,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问题,对于用户而言,潜在的问题如果没有机会充分暴露,导致的潜在风险可能更大。

当然,有些客户也可能会说之前部署的时候就没有遵守兼容列表,用着也没有问题啊,怎么用一段时间就出问题了呢?这可能是因为,之前的数据量小,或者运行时间不够长,并没有导致软件驱动和固件不稳定。还有一种可能,可能刚开始运行的应用不重要,没注意到问题的存在。

从用户反馈的问题上来开,一般分为2种情况:

1、有些组件不在兼容列表内

虽然采用的硬件在vSAN的兼容列表内,但是其使用的ESXi版本以及驱动、固件版本未在兼容列表内。vSAN的兼容列表网址是:

例如,下图所示:ESXi版本对应不同I/O Controller 模式,其Device Driver Firmware Version 也可能各不相同。

2、I/O Controller 使用模式不正确

这里举出常见部署vSAN Ready Node的型号:DELL PowerEdge R730/R730xd 和华为的RH2288H V3 I/O Controller 的配置模式,其他Ready Node配置方式请准守vSAN 兼容列表要求进行配置。

1)DELL PowerEdge R730/R730xd

这款服务器通常出厂配置的I/O ControllerDELL H730 Mini ,最大硬盘插槽242.5" LFF 槽位,或者123.5" LFF 槽位,当前R730 仅支持插入1I/O Controller , R730xd 支持插入2I/O Controller

当前用户实际部署通常有如下几种设计方式(注意,以下6Solution有些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不正确的姿势):

我们先来访问来查看一下,这款I/O Controller 支持的模式:

Solution 1

这种方式看上去是很完美的,ESXi做了RAID 1 实现冗余,vSAN磁盘采用vSAN推荐的Pass-Through 的模式,但很抱歉的是Solution 1这种方式是不受官方支持的模式配置

vSAN兼容列表内查询到该I/O Controller 在全闪存(All Flash)和Hybrid(混合模式)下仅支持Pass-Through模式。大家知道,《vSAN_6.0设计和优化指南》明确指出过:不要为vSAN 和非vSAN 磁盘混合使用不同的控制器模式。

相关KB说明:

《拥有同一存储控制器的VSAN 和非VSAN 磁盘的最佳使用实践》

https://kb.vmware.com/kb/2135390

Solution 2

用户或集成商配置的时候自己看到过或者听其他人说过,不要为vSAN 和非vSAN 磁盘混合使用不同的控制器模式,并且还打算为ESXi做了RAID1 实现冗余,采用了I/O Controller 配置RAID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受到支持的,首先,在兼容列表内并没有支持RAID的相关信息(看兼容列表的Feature,列出的只有Pass-Through)。其次,vSAN的最佳实践也是强烈建议采用Pass-Through (也即直通)的方式。直通模式对于vSAN后期的监控和运维都比RAID模式要好。

Solution 3

ESXi 采用通过增加一个I/O Controller 进行安装,vSANCache和容量盘采用Pass-Through 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方式是受到VMware官方支持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R730是不能插入2I/O Controller该解决方案仅能R730xd这种支持两块I/O Controller的型号上使用

注意:R730xd 配置2I/O Controller 具体连接、配置、限制等信息,请联系DELL进行咨询确认。

Solution 4

ESXi 采用双SD卡方式进行安装,vSANCache和容量盘采用Pass-Through 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方式是DELL 推荐的一种方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到DELL vSAN Ready Node 中也是这样推荐的配置。当然采用SD卡安装ESXi的话,需要手动指定LOG 存储的永久位置,不要把主机的日志输出指向vSANDatastore,当主机内存大于512G时,可采用SATADOM的解决方案。

关于日志的3个解决方案:

存储在永久存储中(KB1033696)

存储在Syslog 服务器中(KB2003322)

存储vRealize Log Insight 服务器中(KB2144909)

关于DELL SD卡的解决方案说明

DELL R730xd vSANReady Node 配置:

Solution 5

整张I/O Controller 采用Pass-Through模式,并在其中选择一块HDD 用于ESXi的安装,VMware 不支持在该型号的I/OController上同时配置vSAN 磁盘和VMFS 卷,安装完ESXi后创建的Datastorage 需要禁用。该方式是受到支持的,但是ESXi属于单点存储。不过,大家都知道,ESXi运行后都加在到内存里了,而且得益于vSphere的集群高可用,这种单点的风险并不大

相关KB

《在采用lsi_mr3 驱动程序的Dell H730 控制器上运行VMware vSAN VMware vSphere VMFS 数据存储的部署准则》

https://kb.vmware.com/kb/2141107

Solution 6

ESXi 采用单SDU盘、SATADOM等其他方式进行安装,vSANCache和容量盘采用Pass-Through 的方式进行连接,当然采用SD卡安装ESXi的话,需要手动指定LOG 存储的永久位置,请不要把主机的日志输出指向vSANDatastore。该方式是受到支持的,但是由于ESXi属于单点存储。

关于日志的3个解决方案:

存储在永久存储中(KB1033696)

存储在Syslog 服务器中(KB2003322)

存储vRealize Log Insight 服务器中(KB2144909)

该方式是受到支持的,但是由于ESXi属于单点存储。

6种配置方式的总结

VMware极力推荐并支持Solution 4,如果服务器是R730XD,支持Solution 3不支持Solution 1Solution 2

VMware不推荐Solution 5Solution 6。注意不推荐的原因是ESXi属于单点,但仍可使用,出问题VMware也是支持的。

2华为的RH2288H V3

我们先来访问来查看一下,这款I/O Controller 支持的模式:

上图表明,全闪存的时候,只支持直通(Pass-Through);混合阵列的时候,支持直通(Pass-Through),或者RAID-0。

全闪存阵列

市场上通常有如下几种设计方式(注意,以下4Solution有些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不正确的姿势):

我们从上文知道一张I/O Controller 即做RAID 又做直通的方式是不支持的,所以下面就没有在考虑的范围内。

推导的过程类似DELL服务器,在这就省略了。我们的结论是:全闪存极力推荐和All Flash -2不支持All Flash -1

不推荐All Flash -3和All Flash -4注意不推荐的原因是ESXi属于单点,但仍可使用,出问题VMware也是支持的。

混合阵列

混合模式推荐Hybrid -1 Hybrid -2不推荐Hybrid -3和Hybrid -4

注意:

1、硬件厂家也会对其硬件设计进行调整,如:服务电源、PCI插槽,I/OController数量,盘位数量等,所以在硬件配置前请于硬件厂商进行配置确认,已硬件厂商确认为准;

2、由于vSAN的兼容列表会根据认证结果不定期更新,所以使用前请访问http://www.vmware.com/resources/compatibility/search.php?deviceCategory=vsanio进行查询确认,已VMware官网最新版本为准。

---End---

【编者按】

本文只列举了戴尔服务器和华为服务器,如果仔细通读一遍,你会发现,其他服务器也可以以此类推。

欢迎大家投稿,投稿一经采用并发布,获得的赞赏收入,作者可获得60%。投稿可微信私信我,或者通过QQ号 9269216联系我。

上期文章 的结果如下:

1、投票《你最认可哪些SDS相关的观点?》 中,投票排名前九的依次如下:

一、混合云是IT发展的长期趋势 13%

二、SDDC三阶段论:抽象、池化和自动化9%

三、自动化是实现云计算的必备环节9%

四、搭建混合云的最好方法是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8%

五、Server SAN/HCI 将逐渐成为主流7%

六、软件定义其实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它分成不同阶段 7%

七、软件定义,为云而生6%

八、硬件发展迅猛,给软件定义提供了发展空间5%

九、软件定义存储的目标是存储即服务5%

2、获得赠书的是LL,他的留言比较全面而且比喻也很形象,我对他关于开源的评述也颇为认可。下面摘抄他的全部留言如下:

2011年还没有流行软件定义的概念时,我和某大银行IT领导讨论存储的异同,认为区别在微码,而不在硬件平台。硬件的各种组合,只是提供了供控制软件优化的平台。CPU必然通用化,根据用途被不同的微码规划成不同的工作模式。这里面说到的微码,就是今后流行的软件定义。短短几年,由于硬件,特别是网络的进步,把以前抽象的想象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网络进步相当于高速路好了;硬件进步相当于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的变革;而软件定义,则是把各个部件标准化,允许客户自行选择所需的部件搭建出适合的车辆;这种情况下,必然百花齐放,英雄倍出。最后市场的选择也是引导软件定义发展的力量:开源带来的混战,最终会让市场出现很多“深度优化”的版本,实际上又走回了厂商独有专利核心的模式。过度依赖开源,就失去了技术发展的独特性和领先性,而深度优化,则靠近了传统的封闭发展。市场则会更冷静更理智,也许根据不同业务重要程度,和投资选择不同改进深度或者成熟度的软件定义产品。软件定义,从硬件诞生之日就存在,是硬件的进步和标准化使得控制软件可以独立存在,而硬件的标准化是市场淘汰涤荡的结果。因此,软件定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会拥有辉煌的未来和成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43748322/article/details/7970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