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连接池的主要操作

最近在研究数据库连接池,要实现这个功能,首先要知道其应用场景,其次是具体的逻辑:

应用场景:

如果用户不使用连接池,而是每当线程需要时创建一个新的连接,那么用户的应用程序的资源使用会产生非常大的浪费并且可能会导致高负载下的异常发生。

注意,每个数据库连接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有花销(内存,CPU,上下文切换等等)。每个连接均会对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的可用资源带来一定的限制。不管这些连接是否在做有用的工作,仍将使用这些资源中的相当一部分。

连接池能够使性能最大化,同时还能将资源利用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之下,如果超过该水平,应用程序将崩溃而不仅仅是变慢。

数据库连接池的主要逻辑如下:

(1)建立数据库连接池对象(服务器启动)。

(2)按照事先指定的参数创建初始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即:空闲连接数)。

(3)对于一个数据库访问请求,直接从连接池中得到一个连接。如果数据库连接池对象中没有空闲的连接,且连接数没有达到最大(即:最大活跃连接数),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

(4)存取数据库。

(5)关闭数据库,释放所有数据库连接(此时的关闭数据库连接,并非真正关闭,而是将其放入空闲队列中。如实际空闲连接数大于初始空闲连接数则释放连接)。

(6)释放数据库连接池对象(服务器停止、维护期间,释放数据库连接池对象,并释放所有连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hink88666/article/details/85307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