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的编码分为俩部分

  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号和主机号
  不过是要和“子网掩码”按位与上之后才能区分哪些是网络位哪些是主机位。4段数字就是只表示一个IP地址。网络位就是说该地址所处的网络能划分几个网段,主机位就说每个网段容纳多少台电脑
  为了标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要和地址掩码(Address Mask)结合,掩码跟IP地址一样也是32 bits,用点分十进制表示。IP地址网络部分对应的掩码部分全为“1”,主机部分对应的掩码全为“0”。

这些子网掩码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些子网掩码的出现是为了把一个网络划分成多个网络。

子网掩码255.0.0.0     A类地址         第一段8位为网络位 后3段为主机位。
子网掩码255.255.0.0   那就是B类地址   主机位和网络位各为两段。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那就是C类地址   网络位3段 主机位一段。

  为了给不同规模的网络提供必要的灵活性,IP地址分为五类,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如下表所示,其中A,B,C三类最为常用:

类型   范围    网络位    主机位
A类   0~126     8位       24位   1.0.0.0---126.0.0.0
     (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环测试用的)
B类   128~191  16位       16位   128.0.0.0---191.255.0.0
C类   192~223  24位       8位    192.0.0.0---223.255.255.0
D类   224~239  组播地址           224.0.0.0---239.255.255.255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ydbyxr/article/details/852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