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检查锁定实现单例模式与延迟加载化

首先我们从单例模式开始:

一、单例模式定义:

单例模式确保某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在计算机系统中,线程池缓存日志对象、对话框、打印机、显卡的驱动程序对象常被设计成单例。这些应用都或多或少具有资源管理器的功能。每台计算机可以有若干个打印机,但只能有一个Printer Spooler,以避免两个打印作业同时输出到打印机中。每台计算机可以有若干通信端口,系统应当集中管理这些通信端口,以避免一个通信端口同时被两个请求同时调用。总之,选择单例模式就是为了避免不一致状态,避免政出多头。

二、单例模式特点:
  1、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2、单例类必须自己创建自己的唯一实例。因此需要构造方法私有化,确保其他类不能实例化该类
  3、单例类必须给所有其他对象提供这一实例。因此需要对外提供一个public方法获得该类的实例

单例模式保证了全局对象的唯一性,比如系统启动读取配置文件就需要单例保证配置的一致性。

三、单例模式的实现

1.饿汉式单例(立即加载方式)

/*
 * 饿汉式 类创建的时候就创建实例实例且仅创建一次,可以避免进程的同步。 但是无法实现按需加载
 */
class SingletonA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A instance = new SingletonA();

	private SingletonA() {// 构造函数私有化。外部无法创建本类对象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A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饿汉式单例在类加载初始化时就创建好一个静态的对象供外部使用,除非系统重启,这个对象不会改变,所以本身就是线程安全的。Singleton通过将构造方法限定为private避免了类在外部被实例化,在同一个虚拟机范围内,Singleton的唯一实例只能通过getInstance()方法访问。(事实上,通过Java反射机制是能够实例化构造方法为private的类的,那基本上会使所有的Java单例实现失效。此问题在此处不做讨论,姑且闭着眼就认为反射机制不存在。)

2.懒汉式单例(延迟加载方式)

/*
 * 懒汉式 可以按需加载,但是可能出现进程同步问题
 */
class SingletonB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B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B()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B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B();
		}
		return instance;
	}

}

该示例虽然用延迟加载方式实现了懒汉式单例,但在多线程环境下会产生多个single对象。

因为饿汉式导致的问题,就产生了本篇文章的主题-双重检查锁定。一看到上述问题的产生,就会有人提出加上锁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于是


class SingletonC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C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C() {

	}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C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C();
				}
				
		return instance;
	}

}

但是大家都知道synchronized将导致性能开销(加锁,解锁,切换等)。于是又提出了第三个方式

3 双重检查锁定单例(非安全)

// 双重检验锁
class SingletonC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C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C()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C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该句存在主要是因为被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比一般方法要慢。多次调用内存消耗较大
			synchronized (SingletonB.class) {// 解决线程的同步问题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C();
				}
			}

		}
		return instance;
	}

}

这样的解决办法看起来是两全其美的。首先当多个线程试图在同一时间创建对象的时候,会通过加锁来保证只有一个线程创建对象,其次在对象创建好后,执行getInstance()方法将不需要获取锁,直接返回已经创建好的对象,从而减少系统的性能开销。但这真的是安全的吗???

这就需要从jmm说起了。问题的根源出现在instance=new SingletonC()上。该代码功能是是创建实例对象,可以分解为如下伪代码步骤: 

memory = allocate() ;    //分配对象的内存空间
ctorInstance(memory);   //②初始化对象
instance=memory;        //③设置instance指向刚分配的内存地址

其中②和③之间,在某些编译器编译时,可能出现重排序(主要是为了代码优化),此时的代码如下:  

memory = allocate() ;    //分配对象的内存空间
instance=memory;        //③设置instance指向刚分配的内存地址
ctorInstance(memory);   //②初始化对象

  单线程下执行时序图如下:

 

   多线程下执行时序图:

   

   由于单线程中遵守intra-thread semantics,从而能保证即使②和③交换顺序后其最终结果不变。但是当在多线程情况下,线程B将看到一个还没有被初始化的对象,此时将会出现问题。

   解决方案:

    1、不允许②和③进行重排序

    2、允许②和③进行重排序,但排序之后,不允许其他线程看到。

 4:双重检查锁定(基于volatile的安全解决方案)

    对前面的双重锁实现的延迟初始化方案进行如下修改:   

class SingletonC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C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C()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C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该句存在主要是因为被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比一般方法要慢。多次调用内存消耗较大
			synchronized (SingletonB.class) {// 解决线程的同步问题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C();
				}
			}

		}
		return instance;
	}

}

 使用volatile修饰instance之后,之前的②和③之间的重排序将在多线程环境下被禁止,从而保证了线程安全执行

5:静态内部类(基于类初始化的安全解决方案)

JVM在类的初始化阶段(即在Class被加载后,且被线程使用之前),会执行类的初始化。在执行类的初始化期间,JVM会去获取一个锁。这个锁可以同步多个线程对同一个类的初始化

class SingletonD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Holders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 instance = new SingletonD();
	}

	private SingletonD()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Holders.instance;
	}

}

假设两个线程并发执行getInstance(),下面是执行的示意图:

这个方案的实质是:允许“问题的根源”的三行伪代码中的2和3重排序,但不允许非构造线程(这里指线程B)“看到”这个重排序。

这里又不得不说一下类的初始化过程(注意和实例化的区别)。

初始化一个类,包括执行这个类的静态初始化和初始化在这个类中声明的静态字段。根据java语言规范,在首次发生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一个类或接口类型T将被立即初始化:

  • T是一个类,而且一个T类型的实例被创建;
  • T是一个类,且T中声明的一个静态方法被调用;
  • T中声明的一个静态字段被赋值;
  • T中声明的一个静态字段被使用,而且这个字段不是一个常量字段;
  • T是一个顶级类(top level class,见java语言规范的§7.6),而且一个断言语句嵌套在T内部被执行。

在InstanceFactory示例代码中,首次执行getInstance()的线程将导致InstanceHolder类被初始化(符合情况4)。

由于java语言是多线程的,多个线程可能在同一时间尝试去初始化同一个类或接口(比如这里多个线程可能在同一时刻调用getInstance()来初始化InstanceHolder类)。因此在java中初始化一个类或者接口时,需要做细致的同步处理。

Java语言规范规定,对于每一个类或接口C,都有一个唯一的初始化锁LC与之对应。从C到LC的映射,由JVM的具体实现去自由实现。JVM在类初始化期间会获取这个初始化锁,并且每个线程至少获取一次锁来确保这个类已经被初始化过了(事实上,java语言规范允许JVM的具体实现在这里做一些优化,见后文的说明)。

对于类或接口的初始化,java语言规范制定了精巧而复杂的类初始化处理过程。java初始化一个类或接口的处理过程如下(这里对类初始化处理过程的说明,省略了与本文无关的部分;同时为了更好的说明类初始化过程中的同步处理机制,笔者人为的把类初始化的处理过程分为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在Class对象上同步(即获取Class对象的初始化锁),来控制类或接口的初始化。这个获取锁的线程会一直等待,直到当前线程能够获取到这个初始化锁。

假设Class对象当前还没有被初始化(初始化状态state此时被标记为state = noInitialization),且有两个线程A和B试图同时初始化这个Class对象。下面是对应的示意图:

下面是这个示意图的说明:

时间 线程A 线程B
t1 A1:尝试获取Class对象的初始化锁。这里假设线程A获取到了初始化锁 B1:尝试获取Class对象的初始化锁,由于线程A获取到了锁,线程B将一直等待获取初始化锁
t2 A2:线程A看到线程还未被初始化(因为读取到state == noInitialization),线程设置state = initializing  
t3 A3:线程A释放初始化锁  

第二阶段:线程A执行类的初始化,同时线程B在初始化锁对应的condition上等待:

下面是这个示意图的说明:

时间 线程A 线程B
t1 A1:执行类的静态初始化和初始化类中声明的静态字段 B1:获取到初始化锁
t2   B2:读取到state == initializing
t3   B3:释放初始化锁
t4   B4:在初始化锁的condition中等待

第三阶段:线程A设置state = initialized,然后唤醒在condition中等待的所有线程:

下面是这个示意图的说明:

时间 线程A
t1 A1:获取初始化锁
t2 A2:设置state = initialized
t3 A3:唤醒在condition中等待的所有线程
t4 A4:释放初始化锁
t5 A5:线程A的初始化处理过程完成

第四阶段:线程B结束类的初始化处理:

下面是这个示意图的说明:

时间 线程B
t1 B1:获取初始化锁
t2 B2:读取到state == initialized
t3 B3:释放初始化锁
t4 B4:线程B的类初始化处理过程完成

线程A在第二阶段的A1执行类的初始化,并在第三阶段的A4释放初始化锁;线程B在第四阶段的B1获取同一个初始化锁,并在第四阶段的B4之后才开始访问这个类。根据java内存模型规范的锁规则,这里将存在如下的happens-before关系:

这个happens-before关系将保证:线程A执行类的初始化时的写入操作(执行类的静态初始化和初始化类中声明的静态字段),线程B一定能看到。

第五阶段:线程C执行类的初始化的处理:

下面是这个示意图的说明:

时间 线程B
t1 C1:获取初始化锁
t2 C2:读取到state == initialized
t3 C3:释放初始化锁
t4 C4:线程C的类初始化处理过程完成

在第三阶段之后,类已经完成了初始化。因此线程C在第五阶段的类初始化处理过程相对简单一些(前面的线程A和B的类初始化处理过程都经历了两次锁获取-锁释放,而线程C的类初始化处理只需要经历一次锁获取-锁释放)。

线程A在第二阶段的A1执行类的初始化,并在第三阶段的A4释放锁;线程C在第五阶段的C1获取同一个锁,并在在第五阶段的C4之后才开始访问这个类。根据java内存模型规范的锁规则,这里将存在如下的happens-before关系:

这个happens-before关系将保证:线程A执行类的初始化时的写入操作,线程C一定能看到。

※注1:这里的condition和state标记是本文虚构出来的。Java语言规范并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使用condition和state标记。JVM的具体实现只要实现类似功能即可。

※注2:Java语言规范允许Java的具体实现,优化类的初始化处理过程(对这里的第五阶段做优化),具体细节参见java语言规范的12.4.2章。

通过对比基于volatile的双重检查锁定的方案和基于类初始化的方案,我们会发现基于类初始化的方案的实现代码更简洁。但基于volatile的双重检查锁定的方案有一个额外的优势:除了可以对静态字段实现延迟初始化外,还可以对实例字段实现延迟初始化。

总结

延迟初始化降低了初始化类或创建实例的开销,但增加了访问被延迟初始化的字段的开销。在大多数时候,正常的初始化要优于延迟初始化。如果确实需要对实例字段使用线程安全的延迟初始化,请使用上面介绍的基于volatile的延迟初始化的方案;如果确实需要对静态字段使用线程安全的延迟初始化,请使用上面介绍的基于类初始化的方案。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331540/article/details/8242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