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容器技术

容器技术

在计算机的世界中,容器拥有一段漫长且传奇的历史。容器与管理程序虚拟化 (hypervisor virtualization,HV)有所不同,管理程序虚拟化通过中间层将一台或者多台独立 的机器虚拟运行与物理硬件之上,而容器则是直接运行在操作系统内核之上的用户空间。因 此,容器虚拟化也被称为“操作系统级虚拟化”,容器技术可以让多个独立的用户空间运行 在同一台宿主机上。

由于“客居”于操作系统,容器只能运行与底层宿主机相同或者相似的操作系统,这看 起来并不是非常灵活。例如:可以在 Ubuntu 服务中运行 Redhat Enterprise Linux,但无法再 Ubuntu 服务器上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相对于彻底隔离的管理程序虚拟化,容器被认为是不安全的。而反对这一观点的人则认 为,由于虚拟容器所虚拟的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这无疑增大了攻击范围,而且还要考虑 管理程序层潜在的暴露风险。

尽管有诸多局限性,容器还是被广泛部署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场合。在超大规模的多租户 服务部署、轻量级沙盒以及对安全要求不太高的隔离环境中,容器技术非常流行。最常见的 一个例子就是“权限隔离监牢”(chroot jail),它创建一个隔离的目录环境来运行进程。 如果权限隔离监牢正在运行的进程被入侵者攻破,入侵者便会发现自己“身陷囹圄”,因为 权限不足被困在容器所创建的目录中,无法对宿主机进一步破坏。

最新的容器技术引入了 OpenVZ、Solaris Zones 以及 Linux 容器(LXC)。使用这些新技 术,容器不在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运行环境。在自己的权限类内,容器更像是一个完整的宿主 机。对 Docker 来说,它得益于现代 Linux 特性,如控件组(control group)、命名空间 (namespace)技术,容器和宿主机之间的隔离更加彻底,容器有独立的网络和存储栈,还 拥有自己的资源管理能力,使得同一台宿主机中的多个容器可以友好的共存。

容器被认为是精益技术,因为容器需要的开销有限。和传统虚拟化以及半虚拟化相比, 容器不需要模拟层(emulation layer)和管理层(hypervisor layer),而是使用操作系统的系 统调用接口。这降低了运行单个容器所需的开销,也使得宿主机中可以运行更多的容器。

尽管有着光辉的历史,容器仍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容器技术的复 杂性:容器本身就比较复杂,不易安装,管理和自动化也很困难。而 Docker 就是为了改变 这一切而生的。

Docker特点

1)上手快

用户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把自己的程序“Docker 化”。Docker 依赖于“写时复制” (copy-on-write)模型,使修改应用程序也非常迅速,可以说达到“随心所致,代码即改” 的境界。

随后,就可以创建容器来运行应用程序了。大多数 Docker 容器只需要不到 1 秒中即可 启动。由于去除了管理程序的开销,Docker 容器拥有很高的性能,同时同一台宿主机中也 可以运行更多的容器,使用户尽可能的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2)职责的逻辑分类

使用 Docker,开发人员只需要关心容器中运行的应用程序,而运维人员只需要关心如 何管理容器。Docker 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开发人员写代码的开发环境与应用程序要部署 的生产环境一致性。从而降低那种“开发时一切正常,肯定是运维的问题(测试环境都是正 常的,上线后出了问题就归结为肯定是运维的问题)”

3)快速高效的开发生命周期

Docker 的目标之一就是缩短代码从开发、测试到部署、上线运行的周期,让你的应用 程序具备可移植性,易于构建,并易于协作。(通俗一点说,Docker 就像一个盒子,里面 可以装很多物件,如果需要这些物件的可以直接将该大盒子拿走,而不需要从该盒子中一件 件的取。)

4)鼓励使用面向服务的架构

Docker 还鼓励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和微服务架构。Docker 推荐单个容器只运行一个应 用程序或进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分布式的应用程序模型,在这种模型下,应用程序或者服 务都可以表示为一系列内部互联的容器,从而使分布式部署应用程序,扩展或调试应用程序 都变得非常简单,同时也提高了程序的内省性。(当然,可以在一个容器中运行多个应用程 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r_w_ang/article/details/8445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