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园地之二: 开关电源浪涌保护

                                                         

                        

             

 

  

浪涌叫SURGE,雷击叫LIGHTING,两个引用的标准不一样

雷击电流和浪涌电流波形基本相同,只是幅度不同,一般在标准IEC61000-4-5所规定的 电压、电流范围内称为浪涌,电压、电流高出这个范围的成为雷击。同样,对于保护电路来说称呼,高等级雷击保护电路,通常成为防雷器或防雷电路;标准IEC61000-4-5所规定电压、电流范围内的保护电路,通常成为浪涌保护电路。
对于测试,很多人对测试中的电压(如1.2/50的电压波)和电流(8/20的电流波)测试的区别比较疑惑。电流测试与电压测试到底有何区别呢?,其实两者是统一的,这一点从试验发生器的原理中也可以看出,如第××章中所描述的那样,浪涌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并不能离开电压的概念,而直接输出一个电流波形。浪涌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是电压波还是电流波完全取决于作为负载的被测设备端口的输入阻抗。当作为负载的被测设备端口呈现高阻抗(如端口没有保护电路,或保护电路不动作)时,浪涌信号发生器以电压波的形式将干扰信号施加在被测端口;当作为负载的被测设备端口呈现低阻抗(如保护器件呈现短路)时,浪涌信号发生器输出电流波,并流过保护电路。在IEC61000-4-5规定的测试等级范围内,产品完全可能不使用任何浪涌保护器件而通过测试,因此,对电压波有明确的定义也是非常必要的。
雷电冲击电流信号发生器和浪涌信号发生器和的原理很类似,都是通过被充电的存能电容放电而产生的能量,浪涌信号和雷电冲击电流信号一开始都是一电压的形式传递给被测端口,只是由于当作为负载的被测设备端口所呈现的阻抗不同,导致流过负载的电流也会不同,两种极端的情况就是:
1
、负载开路,发生器输出电流为0,被测端口收到电压的冲击(这种情况在雷电冲击电流测试中很少出现)。
2
、负载短路,发生器输出到被测端口的电压为0,被测端口受到短路电流的冲击。
对于需要进行高电压、电流(如10KA以上)等级雷电冲击电流测试的设备来说,通常有防雷电路(没有防雷电路的设备,由于施加到被测设备端口的电压很高,肯定会在测试中损坏),这导致进行防雷测试时,作为负载的被测设备端口总是以低阻的状态(接近短路的状态)呈现给雷电冲击电流试验发生器的。因此,通常情况下也就用雷电冲击电流的大小来衡量测试的等级。同时,为了测试的可比性,并在测试时,需要对雷电冲击电流波形进行校准

有下面两种测试的波形,一般都是用第一个综合波,另外一个振铃波比较少用,谁清楚这两个的应用场合有什么区别?
注:在LED的能源之星标准里,浪涌的测试是用振铃波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ydvely521/p/1004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