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

《沉默的艺术:意识科学基础理论》

第二部分

4.1 无时空量子观测者的理论

量子效应只是用于稳定某种内在自由度极大的基本粒子,然后再用基本粒子的内在属性产生意识体验。

  • 系统的属性只能是系统与系统间的关系或配对1
  • 物理属性是指该系统与其他所有系统的关系的集合。
  • 内在属性或现象属性是指该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所有可能状态的配对的集合。

只能通过呈现一个系统的(物理)属性来描述一个系统。
只能通过变成内在属性配对的其中一个系统,以直接体验的方式来获得这些内在属性的信息。

  • 配对的其中一个系统是意识主体本身。

推论

定义一个包含所有系统的系统D,除该系统外无任何系统。
D包含所有,是一个存在,但无任何属性。

假设:

D可写成若干量子态的叠加,这些量子态暂时可看成所有意识的平均、一种体验流对应的态2。物理上,可以将D看作宇宙各种状态的一种加和。

操作:
D --> M + W

将D分裂为M和W两个系统,以M为中心来考察M与W的关系(量子力学语言:两者的纠缠熵或者密度矩阵)。

当只有一个M的基底态跟W的叠加态形成直积时,它们间的纠缠熵为0,即M本质上不可能获得关于W的信息。

时间


1. 叠加更多量子态使M尽可能多获得关于W的信息。
2. 存在叠加个数的极大值,设为k*,即当k*时信息最多,再叠加不可能增加信息。

> M等效于只叠加了k*个基底态,这些状态配对就是当时的体验片段本身。

3. M顺沿叠加剩下的态,产生另一个体验片段。
4. 产生一系列体验片段,从而构成时间流。

空间


 1. 将W进一步分裂成诸多小系统。
 2. 通过纠缠熵定义基本粒子。
 3. 定义系统间的距离。
 4. 通过系统间的距离对重构空间。

⚠️

  1. 相邻体验片段交叠非常严重,无法分辨。
  2. 空间的信息只能在k个基底态纠缠的W中去获取;
    k
    个基底态本身的顺序代表一定的时间顺序。
    以这种时间与空间的纠缠方式出发证明时空大致满足洛伦兹对称性。
  3. 存在时间体验后,基本可认为M是一个意识。
    如果信息量或纠缠熵不存在极大值,显然只有当包含所有M的基底态时,熵才取得最大。但此时系统的配对表达式为D本身,此唯一意识体验片段无意义。
    故此时M无意识。

意识普遍性理论的自洽性或闭合性问题

体验P --> {Dk} -->D --> M+W --> P’

  1. 将所有可能的体验片段或先验的体验流映射到一组量子态基底。
  2. 用此基底可构造一个包含所有的一个量子态。
  3. 通过分裂产生意识主体M及其相伴的世界W。
  4. 用M和W来定义M的体验流P’。

体验P与P‘自洽。

  1. N维量子态| Dk > 本质上是由所有意识主体的所有可能意识体验片段通过映射的方式构造出来的。

  2. 通过叠加生成包含所有系统及存在的量子态3

| D > = i = 0 N d C k D k > \sum_{i=0}^{N_d}{C_k}|D_k>

    1. 假设这Nd个量子态| Dk >通过分裂产生M+W
    2. M和W所有可能产生有效意识的排列(或意识流)组成的集合为{PMi},每个排列可产生若干意识体验片段
    3. 所有可能的分裂产生的所有可能排列的体验片段将重新组成一个集合{Ej}

假如我们的理论自洽的话:

集合{Ej}与N个量子态| Dk > 存在一对一的映射,且有 S E j S_{E_j} = || Ck ||2 ,即体验片段Ej的纠缠熵等于对应的体验片段Pk的信息量。4


  1. 配对是将两个系统放在一起。eg: 系统A与系统B的配对就是指(A, B) ↩︎

  2. 基底函数偏向问题(Preferred - Basis Problem):在通常的量子力学中,观测量(observables)决定了基函数,同一量子态在不同观测量中将会得到不同的物理(属性?此处可能有省略或排版错误),即有相对性。此处相当于假设存在一种绝对的基底函数对应的态,即一系列体验本身对应的量子态。因此,| D >本质由这样的量子态叠加而成。 ↩︎

  3. 其中系数模平方的大小 || Ck ||2为量子态对| Dk > 对应的意识体验片段包含信息的多少(可用4 - 9式纠缠熵衡量),系数显然有内部旋转的自由度。或上式可写成| D > = i = 0 N d C k e i θ k D k > \sum_{i=0}^{N_d}{C_k}e^{i\theta_k}| D_k > ↩︎

  4. 实际数学操作中,可先假设一套初始参数Ck,再利用此自洽关系求解上面的角度{ θ k \theta_k }。确定角度后,便可进一步研究意识主体的基本属性。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PattyAndSmith/article/details/8306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