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的战国时代

版权声明:本博客文章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本人(赵铁成)原创,请勿抄袭;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https://blog.csdn.net/kimbo/article/details/83614593

当下工业物联网圈子内风起云涌,圈子外还是看不懂。创业者激情满满,投资人却作壁上观。对于投资人做壁上观的原因,主流观点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2018年度的各基金的融资筹款普遍难度增加。也就是说,不能说对工业互联网怎样怎样,其实是各个方向都难拿投资。

第二种:工业物联网领域看不到有潜力、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和实体。这里的潜力是投资角度上的潜力,是持续盈利和增长能力,单纯的企业健康生存并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在这种背景下,投资人比较偏爱的是某些大企业内部孵化的物联网平台项目,比如从三一重工分出来的树根物联。而白手起家创业的物联网平台类企业的融资道路就举步维艰。要说这种情况,对这些创业企业说来也不冤枉,甚至那些大企业内部孵化后分出的物联网平台企业的长期价值也难一概而论。为什么呢?关键就在于产业分工和业务可复制性“未定”。

在中国乃至全球,工业物联网企业首先面临的市场需求是存量设备的联网市场。存量设备品种繁多、大多本身不具备联网能力,需要加装联网设备。这就造成了物联网项目必然卷入厚重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在国外是一种高端服务,但是在国内却不啻为一种“泥潭”,这是因为:用户企业对系统集成的价值不认可,集成商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方法论也不足。或者二者也相辅相伤,互相“成就”。在这种以系统集成商业模式为主的市场氛围下,就催生了以下现象:

一、为一两个客户做个工业物联网项目并托管了服务器,就自称为物联网云平台了。这种云平台企业看起来具有从平台的开发运维到现场接入的全栈能力,但实际上每一样都不精熟,也没有自身的特点可以与其他专业服务商对接,整个业务的可复制性也就很差。

二、每个企业都在做“全栈”,野心勃勃地号称要做某行业、某地区的物联网平台服务商,但是其实只能接入用户企业的部分设备、其平台提供的业务也只是用户企业的部分业务。在野心的驱使下,这些平台并不开发与其他平台的合作,而是自己在有限的能力下投资重复开发别的平台已经成熟的产品。比如说,现在几乎每个物联网平台都在上MES、CRM类功能,枉顾市场上在已有成熟的此类平台提供而不是大家都合作共赢的道路。

三、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平台企业变成“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浮云”。这类企业一般专注数据采集后的处理和二次开发工具的提供。此类平台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向下缺乏对现存历史遗留设备的数据对接能力,甚至员工团队都不熟悉常见工业数据通信协议,因此“下不着地”,只能坐等有采集能力的集成商来合作。另一方面,此类企业又缺乏具体领域的知识背景,只能幻想着自己的大数据工具可以被做具体业务的集成商所采用,所以在宣传的时候常常给人一种“听起来很美,但是不知道到底在说什么”感觉,以最终用户为代表的听众们深感不知咋用,因此成了“上不着天”(没够着最上层的最终应用)。

历史其实不断在重演,1980年代以前的软件行业也是如此,那时候没有操作系统、数据库这种比较明确的分工,甚至多数厂商是从计算机的硬件、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一并提供,而数据库还没出现——每次遇到数据存储需求都是程序员自己临时开发个算法。工业物联网的现状也大地如此。没有形成展业格局,每个参与者都觉得自己会是个角色,全身盔甲在市场上左冲右突。可以说整个产业都处于大局未定的战国时代。

那么作为从业企业,要采取怎样的策略呢?关键还是要看“出身”,也就是业务的起点很重要。

作为物联网用户企业内部孵化后独立的物联网部门,可以向行业整体解决方案运营商的道路上走。同时必要的开放是成功的关键。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孵化母体的出身企业自然为物联网企业提供了起跳的跳板,但长期不切割反而可能会成为物联网企业未来成长的障碍。为什么呢?你是某行业著名企业孵化的企业,那么孵化母体同行同领域的其他企业未必买账,这种“不服气”的心态在中国可谓有来已久,那些与母体同业的企业甚至还担心和你的合作导致自己的商业机密泄露给你的母体企业。你母体企业上下游的企业在和你合作的时候,也会有是否会被“技术绑定”到你母体企业上。而这些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用户,往往希望自己不止你的母体那一家客户,或者你母体那一个供应商。资本层面也许需要引入更多的投资人淡化母体色彩,这一点在国外常有原本竞争对手的同行共同投资一个新的技术平台的情况,比如当年DVD产业的6C联盟,工业机器人操作系统,以及无数的国际标准。但是在中国这种产业共荣的理念还十分缺乏,这是我们产业界不成熟的表现之一。另外还要注意,用户企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会只有你母体一家的设备,开放互联不仅仅是企业战略和理念,也是业务推广的必须。工业设备替换成本高,希望像苹果手机那样搞封闭生态,很难。这一点笔者参与的“维宏云”(https://nccloud.weihong.com.cn/)建设,从一开始就考虑了各层次的开放性和数据对接。但是很可惜,很多明明可以合作的企业,仍然希望整个另做一套。

作为BAT之类互联网企业服务孵化的物联网平台、或者创始人团队为数据处理、云计算架构等领域的企业,还是要坚守定位的同时,积极找其他企业合作,避免“浮云”状态。我们可以看到各家互联网巨头出身的云计算平台都在找上下游的方案提供商合作,正是体现了他们这方面的努力。

作为独立草根创业企业,生存第一。能做集成商就先做吧,别不好意思。但是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提升业务能力。要会识别有价值的客户,不要和信息化经验太过贫乏的客户纠缠,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或者说,能开发出自己教育好而引导客户的能力是最好。要会利用现有资源,在投资自有技术的时候要找准行业空隙作为方向。比如在机床领域,现在很多数控厂商已经升级提供原生的网络接口和协议,尤其是维宏股份之类的国内厂商,在这方面很积极。甚至提供了数据采集的云服务,即“维宏云”。对于历史遗留设备,众多的工业网关企业也已经提供了成熟方案。这种背景下集成商在过度关注数据采集,甚至自己开发数据采集网关,就缺少现实意义,浪费宝贵资源了。集成商的价值在于为客户提供交钥匙工程,也就是给用户提供拿到手就能用的系统,所以随用户企业的业务的理解力才是成功的关键。也许在做过几个类似项目后自己对曾经采用过的技术组件有了新的更高级的思路,到那时候在投资开发相应的组件才不晚——即便那个时候,把信息反馈给之前提供技术组件的供应商也还是一个选择,毕竟系统集成的资金风险已经不轻了,何必又要再担上产品研发的风险呢?作为集成商,标杆其实是埃森哲、罗兰贝格之类的产业咨询公司,为用户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最后一点忠告:作为集成商,其实经常存在利用用户的“不懂”,为了扩大项目金额而虚假夸大报价,甚至做技术误导的现象。此风难长,终究不是出路,还是别把自己降到和不正规的家装队一样的层次为好。

相信工业物联网的未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角色,但这个每个企业的领地是按照行业、按照地域,还是按照专业范畴来划分的,那就不一定了。

最后对工业物联网的用户企业也说几句话。选择方案的时候思路要开阔,不要总想着一定要找个软件件公司从头开始编程序。这种思路上世纪90年代的吧,现在且不说成品半成品的软件很多可以直接利用,云计算的时候更有很多工业云可用;您要形成自己的专利也有很多办法,犯不着搞低水平重复。让你的集成商也想想怎么利用成品软件和云服务吧,这样有省钱又省时间。另外,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政府的企业上云有补助可以领。真好!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kimbo/article/details/8361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