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性能测试误区

摘自《web性能测试实战》,该书为06年出版的,经过12年时间性能测试领域技术的沉淀,对于误区阐述的观点在当下并不是太难理解,就挑几个记下来。

误区1:性能测试独立于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因之一是很多性能问题是由软件自身功能缺陷引起的。如果应用系统功能不完善或者代码运行效率低下,通常会带来一些性能问题。功能测试通常要先于性能测试或者同步进行,软件功能完善可以保证性能测试更加顺利。

  功能测试可以发现性能问题,性能测试也能发现功能问题。例如,并发用户测试就能发现一些算法设计上的问题。在一些业务处理上,通常采用多线程的同步算法,通过并发用户测试很容易发现算法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很多时候如果软件性能要求比较高,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会同步进行。因为如果后发现性能问题可能无法补救。

误区2:性能测试就是用户并发测试

  书中的观点相信现在应该不存在,在前面的《性能测试-开发世界的狂野一面》一文中已经阐述了各种类型的测试方法。

  性能测试是一项工作,应该按照PDCA的模式运行(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误区3:系统存在瓶颈就不可使用

  系统发现瓶颈,的确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发现瓶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系统特性,为改善和扩展系统提供依据。

误区4:不切合实际的性能指标

  书中的观点在于对软件应用需求的不了解,乱提需求。是的,这种情况下应该勇敢的说出NO!

  对待性能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系统性能满足用户现在以及未来一定时期的需求。

误区5:性能测试结果由并发数怼出来的资源使用率来决定

  这是目前看到的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在不了解系统架构、数据流、业务场景、测试策略、软硬件环境、服务器参数配置等等必要条件下,死怼并发数得出来的资源使用率为结果,这么下结论显然是有错误的、没有意义的。任何一项条件没有满足,那么这个结果就是不完整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richered/p/989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