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些随感,以此今年金庸先生

 

我应该算是半个金庸迷了,虽然近些年已经很少写东西了,但是这次无论如何也得写点什么以表达金先生的怀念之情。

 

以前别人和我聊起金庸时我经常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知道金庸1949年时多大了么?” 大部分人都答不出来,这时候我就很感慨的说“26了”, 一个经历了抗战,内战,父亲死于GCD土改,隔行观火大陆的各种光怪陆离,风起涌云之势,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像我这一个80后,完全想象不到。

 

这些年我对金庸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我总觉得他大约应该死掉才对得上金庸这个名字。当你崇拜一个人把他当神时你发现他尽然还活在世上,一想到他和你都呼吸着一个地球的空气,一样在吃喝拉撒,我觉得这都是他对他本身的亵渎。如今他走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让他继续活着“亵渎”他自己。

 

我上初中时就曾经写过张翠山之死,因为我觉得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写张翠山之死写的太简单草率了,后来还想提笔改写《笑傲江湖》的结局,因为我觉得《笑傲江湖》的结局写的太仓促了,节奏有点快,突然一下就收尾了。当然凭我的那点本事肯定是写不出来的。

 

上大学时我在校图书馆仔细拜读过陈平原教授的大作《千古文人侠客梦》,后来混迹于各种金庸贴吧论坛,五六年前还买过一套13本的陈墨评金庸系列,写的很烂,完全纠缠在细枝末节里,除了点评黄药师说他“聪明但刻薄,这种人一般做事很难达到顶峰”外其他的都没有任何印象了, 至今我依然保留着偶尔会打开电子书看看金庸小说的习惯。

 

基本上来讲,金庸已经超越了武侠的范畴,他的小说达到了通俗文学的一个高峰。尤其是在长篇小说方面的造诣,在整个中国文学世上都十分罕见,以四大名著为例,《红楼梦》不去管它,《三国演义》诸葛亮死了以后就很难看了,《水浒传》打方腊也不好看了,《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一难不如一难。而金庸的大部分长篇小说却是越往后越精彩,这个就非常的难得,了不起。

 

我觉得金庸小说之所以长盛不衰,不停的被翻拍有这个几个优点

第一: 故事写的精彩,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这个人所共知,我就不废话了。

第二: 爱情写的非常好,金庸小说号称爱情百科全书一点也不夸张。 也许是生理结构不同,绝大部分男性作家是不会写爱情的。比如近些年来很火的电视剧《亮剑》《潜伏》《雍正王朝》 之类爱情都是点缀,而且很模式化,金庸小说则不同,憋开男女主角爱情不说,单说配角,黄药师为了得天下第一间接害死了他老婆,被人强暴还爱上了强暴者的纪晓芙,被男人伤害后对男人恨之入骨的灭绝师太,“霸占民女”的阳顶天,“嫌贫爱富”的柳芯茹(成昆师妹),已经为此受了刺激打算报仇的成昆,追不到手就害死情敌的范遥,委曲求全但依然得凄然自杀的殷素素,被人下套仙人跳的风清扬,长相猥琐没女人缘整天自怨自艾的莫大先生,爱上了自己雕像的无崖子,杀老婆杀女儿的渣男公孙止,永远爱着她永远得不到她永远保护着她的天下第一情圣赵钱孙。。。。。。。。。

第三: 戏剧冲突的包袱质量非常高,我发现金庸小说随处设置的包袱有两个特点,第一:别人一般解不开, 第二:包袱的立意很高。

先说第一点,包袱别人解不开的问题,比如乔峰夜闯少林寺被发现后大战少林方丈和另外2位神僧,首先按照武侠小说一般模式以及《天龙八部》的情节设定,乔峰的武功绝对不可能超过少林寺方丈的,那如何让乔峰体面的逃走而且还给读者继续营造出乔峰无敌的假象呢,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原著; 再比如,《笑傲江湖》二十七回,任我行、向问天、任盈盈被困于少林寺对战正派人物的戏份,任我行和少林方丈半斤八两,那任我行如何赢少林方丈呢,赢了之后如何对战左冷禅,令狐冲如何面对他师父岳不群,等等一系列问题,金庸写的一气呵成,尽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再说立意高远这一点,金庸没有写郭靖如何守襄阳城如何战死, 金庸用了两三页纸就写完了朱元璋如何逼走张无忌,至于朱元璋和杨晓斗法,金庸只写了一行字杨晓“年老德薄,不能服众,万万不能与他争帝皇之位了”, 虽然写的是武侠,不是历史,但是骨子里处处透着历史的味道,写的很大气。

第四点: 信息量巨大,人物众多。很多书你看三四遍估计连故事都看不完,里面伏笔很多,大部分小说看完后只能写活一个人物,金庸的书确实群戏出来,比如只出来一场的东方不败和无崖子,一场都没出的金蛇郎君,经常是寥寥数笔,一个人物就活灵活现的浮现在读者面前了。以《天龙八部》为例,有名有姓的人物就达二百三十余人,曾经有人把里面主要人物的关系花了一个图谱, 对不起,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看到这个图都会晕掉的,太复杂了。

第五点:遵循了一般武侠小说的模式,同时又如实的刻画了大量配角。所谓武侠小说模式是指:一个屌丝经过若干次奇遇后变成了一个武林高手,然后有一堆女人为了他要死要活。这本质上和一个傻白甜遇到一个高富帅,然后外加一个永远爱着她永远得不到她永远呵护她的千年备胎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满足男人和女人的意淫嘛,金庸小说之所以远远超过其他武侠和其他爱情小说,是因为他的小说男主人公虽然遵循着一般武侠的模式,但是他小说的配角们却写的很现实,这极大的提升了他小说的思想性。

顺便说一下金庸的小说男主人公为什么都要有奇遇呢,不是掉山洞了,就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药或者遇到了什么世外高人,没有奇遇不行么? 我曾经很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答案是不行!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维护正义,通常下场是很悲惨的,原因很简单,要是好人这么好做,大家都去做好人了,正因为好人难做才显得好人的珍贵,一般混的好的人是十件事九件都做好人,关键的时候不要脸,说翻脸就翻脸,说不要脸就不要脸,但是绝大时候还是还要脸才行。换而言之,在武侠的世界里,你要让一个屌丝既不玩阴的还处处装大侠扮好人还要他二十来岁就功成名成为一个武林决定高手,好吧,没有奇遇,这故事是编不下去的,即便本事大如天的金庸,没有奇遇,这故事他也编不下去的。

 

金庸小说也是有些问题的,比如因为武侠小说的人物从来都不会为了金钱吃饭而发愁,而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或者说一个人是如何解决生存问题的,这是判断一个人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金钱观的模糊或者说缺失这直接导致了武侠小说的人物都很飘。 再比如金庸小书大量充斥着偷听这种桥段也很不好,以金庸之能,其实至少何以减少一些这种桥段的应用,因为这的确不是个很高明的写法。不过与其说这些是金庸小说的缺点,倒不如说这是武侠小说的通病,也许这些都解决了,武侠小说也就不能称之为武侠小说了吧。

 

 

下面我就谈谈金老最出名的六部小说吧。

 

《射雕英雄传》,这是金庸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换个言之,这是金庸开山之作,也是名气最大的一部作品。美中不足的是里面人物大部分性格都是静止的,一开始是什么性格,后面还是什么性格,估计这个和金庸前期写书技巧还不成熟有关。金庸最擅长写妖女,妖女写的最好的就是黄蓉了;男一号郭靖很多人说他傻,其实人家一点都不傻好吧,只是反映慢一些罢了,论见识郭靖并不输于他人,但是你要和他交朋友的话,郭靖也实在是个很乏味的人。

 

《神雕侠侣》,号称一部写爱情的书,其中很多情节让人会心一笑,比如杨过离开古墓后,到处拈花惹草。 小龙女情丝难耐决定嫁给公孙止,结果婚礼上她还偷偷的藏着一把刀,一对痴男怨女,男的断臂,女的失身,金庸真敢写,这部书人物很少,格局不够大,金龙法王人设也很模糊。但是瑕不掩瑜,男女主人公都很精彩,尤其是杨过的性格我很喜欢。

 

《倚天屠龙记》,这是我最喜欢的书了。先说缺点吧,整部书结构失衡,把张翠山写的写的写死了,没办法,把张翠山儿子拉出来了,张无忌写的写的都成了明教教主了没法收尾了,就硬给张无忌加上优柔寡断的性格,女一号赵敏故事都过了三分之一了才出场。虽然金庸凭着出神入化的本事一直在着力弥补这样的裂痕,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强烈的割裂感。这部书的男女主人公我都不喜欢,张翠山是个书呆子,张无忌磨磨唧唧,殷素素和赵敏性格有很大部分的重叠,周芷若心机太重。但是为什么说我最喜欢这部书呢,因为这部书写感情,尤其是写男人和男人之前的感情写的十分感人。

书中很多人物的性格命运让人唏嘘不易,比如张翠山如果不那么书呆子也不会自杀造成局面难以收拾的局面,殷素素委曲求全结果最后看看他丈夫的表现,金庸这段写的非常凄楚,殷素素既不哭也不闹,原著这样写的“殷素素凄然道:“人死了,活不转来了。”。。。。。。殷素素冷笑道。。。。。说着凄然一笑,突然间双手一松,身子斜斜跌倒,只见胸口插着一把匕首。原来她在抱住无忌之时,已暗用匕首自刺,只是无忌挡在她身前,谁也没有瞧见"

再比如:张三丰的无奈,俞岱岩的悲惨遭遇,张翠山的书呆子气,谢逊的愤懑,殷梨亭的软弱,杨宵的高傲,范遥的阴毒,灭绝师太的变态与可怜,宋远桥对儿子的溺爱, 张三丰对张无忌的爱护,张翠山对谢逊的结义情, 武当七侠的兄弟情,张三丰张翠山的师徒情,谢逊和张无忌的父子情。。。。。。。。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韵味。

 

《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总结了八个字“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说是可以把这部书当做佛家入门书籍看,我对佛是不懂了,只觉得这部书是金庸想象力最丰富最大胆的一部书,尤其是乔峰,更是集所有武侠人物之大成者,光芒万丈。但是也是从这部书开始,金庸写武侠越来越玄幻了,六脉神剑可以用剑气杀人,北冥神功可以吸人内功,头顶头可以功力大转移,尤其是虚竹这个人,不想吃肉,别人求着让他吃肉,不想练武,别人求着要把武功传授给他,不想当盟主,别人求着他当盟主,不想要女人,别人偷偷的把女人送到他被窝,我勒个去,武侠小说能意淫到这份上,I follow you!

 

《笑傲江湖》,这是一部政治寓意书。从一开始的2场灭门到二十七回的三站,故事层层递进,一起合成,《笑傲江湖》应该是金庸故事架构写的最紧凑最合理的了,环环相构,金庸这时候对故事的掌控,人物的刻画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部书对政治的残酷,虚伪刻画的也很深刻,当然缺点也是有的,比如小师妹这个角色着笔虽多但人物仍显单薄,结尾收的太快了,注意,不是人物结局有问题,而是节奏感有问题,最后收尾收的太快了。

 

《鹿鼎记》号称最不像武侠的武侠书,也是一本奇书。后面陆续看了很多这个套路的书,就是一个小混混不学无术嘻嘻哈哈但是最终越混越好抱得美人归。比如前几年很火的《余罪》就是模仿这个套路,但是《余罪》我看了几集完全看不下去,这就是不同编剧功力的差别。 《鹿鼎记》对中国官场的的刻画反讽还是不错的,其中有一段是写施琅瞧不起韦小宝,韦小宝在台湾贪污受贿结果大得人心,临走时百姓还送他万民伞,施琅虽然清廉但搞得里外不是人。让人形象很深刻。这部书除了结构十分松散外,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金庸对康熙和韦小宝的人物刻画了,套用曹正文的话说“金庸从写好皇帝起笔(《书剑恩仇录》),又以写好皇帝收笔(《鹿鼎记》)。这是他写武侠小说的一大失败”,我觉得由于金庸在文化自觉反省方面不如鲁迅彻底深刻,所以导致虽然金庸主观上是想写个反面人物韦小宝警示后人,但是写的写的就开始用上调侃欣赏的语气了,最典型的证据就是韦小宝迷奸阿珂这段金庸完全用了插科打诨的写法来写, 这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很多读者看完书后非但不鄙视韦小宝反而羡慕起他来了,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当然了,瑕不掩瑜,金庸先生在武侠世界的成就无出其右,非常感谢金庸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此庞大绚烂的武侠世界,他极大的丰富拓展了我们读者的精神世界。

金先生的离去我很难过,愿金老先生一路走好!

 

2018-10-30

深 圳 后 海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haobin2018/p/988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