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游记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wxb880114/article/details/83119769

                                   太原游记

                                                                                                                                      2018-10-17

                                       柳巷迎泽公园

培训之余,饭后与同事一合计就打车去了“柳巷”,柳巷如其名应该和柳树有关,

与司机师傅聊天也谈到这一点,下车走了不到50米,柳巷的翠绿色的柳叶就在风中招手,印证了我们的猜测,"啊,真的是这样,有柳树呢",

大大小小的柳树、霓虹闪烁的招牌、闲田信步的顾客、热情四溢的招呼声,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路特别特别的宽,没有南京西路的人挤人,

也没有夫子庙的弯弯曲曲,秋夜的风有些凉,却挡不住太原柳巷的热情繁华。

沿着柳巷一路向南,经过山西剧院、文瀛公园,

路边打陀螺的大爷,跳新疆广场舞的大妈、路上的行人不是很多,出来遛弯的遛狗的大爷大娘,不一会走到了个公园,被大牌坊吸引住了,雕梁画栋,卯榫叠嶂,灯光下金碧辉煌,中间四个大字“迎轩公园”,随心而动,于是就走近了夜色中的太原。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3778510 查看本文章

沿着公园道路直走,又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映入眼帘,仔细看才知道是”晋商会馆”,会馆是古时同乡人异地聚会的场所,随着人力、财力、物力的汇聚,逐渐形成晋商运作体系及会馆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晋商除在京师设立了许多会馆外,又先后在天津、山东聊城、馆陶恩县、东阿、济南、上海、江苏扬州、江苏南京、江苏苏州、江苏盛泽大馆圩、江苏盛泽西杨圩、江苏镇江、湖北汉口、湖北锺祥、湖北当阳、湖北郧西、湖北随州、湖北江陵、湖北公安、湖北沙市、浙江杭州、河南浙川、河南舜阳、河南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赊旗、广东佛山、广东广州、湖南长沙、湖南湘潭、广西南宁、青海西宁、新疆巴里坤、安徽芜湖、安徽涡阳、吉林、沈阳、重庆、四川成都、四川灌县、福建福州、内蒙多伦诺尔等地设有会馆,清代晋商会馆几乎遍布全国各行省、商埠。

山西商人闯荡天下,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山西商人走到哪里,则都是把会馆盖到哪里。相传店铺是晋商的门面、会馆确是晋商的灵魂。如山东省东昌府《山陕会馆》气势庄严大方,山门正上方从"协天大帝"四个题字来看,左便门上"履中",右便门上"蹈和",两则八字形影壁上,左为"精忠贯日"右为"大义参天"。山西商人洞察中国衰亡的原因,在于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小人当道,想拯救社会,当然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一座《山陕会馆》山门造型别致;鳞次栉比中,建筑精美,富丽堂皇暂且不说。竟然配上"协天大帝"题词,使人际和谐,天人和谐落实在"履中"与"蹈和",敢作敢为实为少见。但是,山西商人最根本的思想就是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精忠贯日,大义参天"题字,可谓形成了晋商文化实际上的"诚信与敬业"精神,充分体现着山西、陕西商人追求中庸和谐的经商理念。【https://tieba.baidu.com/p/118572690?red_tag=3215867114】

晋商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岁月的洗礼与沉淀,无数无名参与奉献的智慧,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吗?

“道不远人”与老人常说的“猫有猫道、狗有狗道、你有你道”,与天地同呼吸,自然具足,天性自备,只是我们的心遮蔽了,找不到方向、找不到自己,“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一言蔽之“活通透”。

与同事相约绕湖一周,求个圆满,一个人靠自持自悟,两个人靠互持互度。感谢!

                                                                 晋祠

从市区到晋祠大概十六公里,从网上看别人的评论,有人说值得去,有人说环境不怎么好,心中也就产生了纠结,但安奈不住的心还是背上行囊,赶公交,倒车,折腾了1个半小时到了晋祠新镇,由于还在修路,跟着别人的路和第六感,拒绝了黑车黑导游,深入了小村庄,没有信号、没有导航,没有路,只有坚定的信仰与停不下来的脚步,寻找“晋祠”。

很快,问了几个大爷大娘,转了几个弯,经过一片枣树林,到了一个死胡同,但是由于修路都被挡住了,跳起来能看到“晋祠胜境”,于是转动脑筋,别人能过去,我也可以,来回转了转,发现了个“洞”,

和大家想的一样,钻进去你发现了一片新天地,桃花源记的感觉。

晋祠公园是免费的,里面很大,景点也比较多,凌云阁、龙兴晋阳、饮马泉、老君庙等

经过晋祠公园,来到了三晋文化的源头,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是集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百度百科】总结来说,这里都是文物,少则几百年,多则千把年,切勿破坏!

进入晋祠首先看到的是三晋名泉

水镜台为明清戏台。上部所悬匾额“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而卷棚则是清代补建,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所题,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有趣的是,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水镜”二字,取于《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中昭然若揭,显现原形,故曰“水镜”。

水镜台前有一楹联:笙歌韵管弦,皆是写炎凉世态;艳质回风雪,罔非传冷暖人情。

对越坊建于明代万历四年的牌坊不仅造型优美,结构壮丽,雕刻玲珑,彩绘鲜艳,极富观瞻价值。相传,明代书法家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顽症,百医无效,后在吕祖面前求得一签,签上写到:“添砖加瓦”,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缺少牌坊。所以便选择在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这就是有“雄伟之笔”美誉的晋祠三大名匾之一的“对越”二字。“对越”语出《诗经·周颂·清庙》:“对越在天”一句。“对”,意为报答;“越”,意为宣扬。“对越”即“报答宣扬祖先恩德”,此处应是一语双关,既指报答宣扬母德高尚,也指圣母邑姜功德无量。

难老泉有“晋阳第一泉”之称,泉水自悬瓮山下的岩层中涌出,潜流十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溏中,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图4)。泉水冬温而夏凉,碧玉般清澈,不分旱涝,奔涌不息。所以北齐时有人取《诗经鲁颂》中的佳句“永锡难老”,命名为“难老泉”。唐代诗人李白《咏晋祠》诗中有“晋祠流水如碧玉,傲波龙鳞沙昔草绿。”

泉上凉亭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历年)重修,但其梁架结构仍保留了北齐的建筑风格。

“难老”一匾为明清时期的三晋名人傅山(1606-1684)所书,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列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三晋遗封"是慈禧的御笔"

 三晋"是秦统一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悠久文明古国。

 所谓三晋就是赵国、魏国、韩国。赵氏 、 韩氏 、 魏氏原为晋国六卿,这三人杀死了晋国国主瓜分了进过土地,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就是三家分晋,晋分为三家的意思。

 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 403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将三家分晋作为开端,并提到三晋这个述语。三晋,实际上也是后世对这一段历史的统称."遗封"就是前人留下的东西.

"三晋遗封"其实指的是古人在"晋祠"留下的"建筑"风景.

周柏唐槐

晋祠三绝之一,周柏唐槐,倒着的就是周柏,三千多年,立着的是唐槐,据说,唐槐是周柏的孩子所变成,周柏斜靠在唐槐上,代表着老有所依。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什么是古迹,就是你活着来看他,你死了他还在,不惧风雨,不畏岁月。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xb880114/article/details/83119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