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中国科学院郭爱克院士:人类大脑在整体上是怎样工作的?

640?wx_fmt=png


[ 导读 ]本讲座选自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郭爱克老师于近日在“数据与认知——数据后面的科学”高端学术研讨会所做的题为《人类大脑在整体上怎样工作的?》的演讲。

 

640?wx_fmt=png

 

郭爱克:当下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类脑智能、进化智能、混合智能、群体智能等都非常热,很多单位都在成立认知科学、脑科学研究中心。

 

640?wx_fmt=png


现代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人们一直在思考脑的本质是什么?智能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科学家要回答的问题,今天,我报告的主题聚焦在智力的演化和选择上。


一.《演化+选择》创造了生命世界的多样性


距今约五亿年,是现代生物的开始阶段,是地球上现代生命的起源。


生命世界中的一切的一切都植根于演化和选择。人类大脑不是被设计出来的,它是智力演化的伟大奇迹,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演化选择留下的宏篇巨制;探索脑的工作原理,是揭示脑疾病发病机制和发展类脑智能的必由之路。

 

640?wx_fmt=png


从鱼到人的进化,脑容量爬升的过程。人脑容量1400立方厘米,而黑猩猩脑容量400立方厘米,基因组的差别不到3%。

 

640?wx_fmt=png


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信息,特别是西藏极端环境下高原低氧代谢过程的演化和选择,这个过程可以追溯到3000亿年前,所以演化还在持续进行时。

 

640?wx_fmt=png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小猫小狗和人类差距甚远,但在达尔文眼中是惊人的相似。

 

640?wx_fmt=png


《大脑如何思维》讲到达尔文过程的核心,所以演化和选择是我们理解脑的核心问题。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克里克(Crick)曾指出,生命体系中没有像物理学和化学那样“铁的定律”(rigid laws),演化产生机制,而且多半是亚级机制。在生命系统中,几乎很少有对一切生物问题普适的“规则”。


二.科学史上探索“脑-智”关系的若干里程碑事件

 

640?wx_fmt=png


上图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泰山北斗,包括达尔文等等。


薛定谔,探讨了生命的本质,他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等理论来解释生命现象,引入了负熵、遗传密码、量子跃迁式的突变等概念,这些概念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


让·皮亚杰,把“适应(adaptation)”看作智力的本质,人的智力发展过程被视为其适应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智力就是你不知道怎么办时动用的东西”。


拉蒙·卡哈尔,发现了神经元结构,“神经系统是由独立的神经细胞组成的”。


谢灵顿,提出了突触的概念,认为神经元的末稍分支与另一个神经元胞体或树突仅仅是接触,在原生质上并不连续。突触是脑的基本操作单元,它对于脑的重要性,就如同原子对物质,DNA对生命那样重要。

 

三.大数据时代的脑科学


在研究脑的过程中,最早有电生理技术,一直演化到今天的脑功能图谱、大数据脑科学。

 

640?wx_fmt=png


当下国际上以及中国科学界也在组织脑计划,其中包括重大的国际合作计划,在介观层面绘制脑功能联结图谱,这是智能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脑科学工作的前沿方向。

 

640?wx_fmt=png


脑功能联结图谱要从宏观脑区尺度、介观神经元网络尺度、微观突触尺度,以及更多的尺度上来绘制。

 

640?wx_fmt=png


这是中国科技大学毕国强团队的一个研究成果,该技术可以构筑小鼠脑功能联结图谱,瞬间可以给出脑的联结。


四.大脑的可塑性和自组织也是达尔文式的《演化和选择》过程


大脑既然是演化和选择,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大脑可塑性和自组织也是达尔文过程。

 

640?wx_fmt=png


这是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神经元的连接,从稀疏到茂密,最后到成熟,这是人生进行修剪的过程,也是演化和选择的可塑性过程。

 

640?wx_fmt=png


这是神经所于翔课题组证明大脑得得突触在出生以后,野蛮性生长,突触数量达到一个高峰,高峰过后再经过修剪,修剪结果会涉及很多问题:正常状态;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孤独症谱系障碍。或者修剪过程也可能形成天才。

 

640?wx_fmt=png


这是神经所龚能实验室研究的自我认知过程,人与黑猩猩可以从镜中识别自我,而猴子不能,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也能让它有认知自我的过程,这也是认知、修饰和成长的过程。


五.脑科学和类脑智能联姻

 

640?wx_fmt=png


脑科学会带给计算科学什么启发?这是2017年美国三位科学家合作,通过果蝇的嗅觉编码改变哈希算法。

 

640?wx_fmt=png


模仿果蝇嗅觉的算法要比哈希算法优越,这说明脑科学和类脑智能之间可以紧密结合,但需要双方的配合。

 

640?wx_fmt=png


我们的2001年的抉择研究发现果蝇的基于价值的抉择是S形曲线(左图),2006年猴子的抉择也是S形曲线(右图),这说明跨物种具有相似性。

 

640?wx_fmt=png


大脑内有“祖母”细胞吗?前不久三位科学家证明大脑当中有概念细胞(由众多细胞构成的一种概念),例如发现概念细胞可以编码好莱坞的影星。

 

640?wx_fmt=png


最近神经所王伟课题组在猴子视觉研究中,证明了视觉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有专门负责高空间分辨率的一群细胞,这涉及到对图像编码的过程,所以人类大脑研究进展可能会启发未来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的发展。

 

640?wx_fmt=png


2017年神经所常乐研究员在Cell杂志上发表论文,研究提出人脸识别的新理论,颞下皮层单个神经元对一组特征编码。


640?wx_fmt=png

 

图左奔腾的马是患有自闭症的5岁女孩所画,图右是同龄小朋友画的马,中间的马是达·芬奇所画。


我们怎样理解脑认知的形成过程,这给各领域的科学家提出了挑战。

 

640?wx_fmt=png


我们要敢为天下先,设计整合多种天才特征的更完备的类脑智能系统,这也是给每位科学家提出的挑战。


六.构筑生命和智力本质的宏伟大厦


眼下,脑科学充斥着数据和理论,但缺乏统一观点的能力。在大数据时代,只有当人们掌握了对复杂系统进行有效描述的方法,掌握了从大数据提取信息的策略,才可能将还原主义获得的碎片化数据有效的集成,并通过呈展论去构筑生命和智力本质的宏伟大厦。

 

640?wx_fmt=png


上图是我引证的几位科学家的文章,我们应该用这些思想来指导我们理解脑的工作。人们在细胞、神经递质层面上的研究做得很细,但我们不知道它的来源是什么,这些结构整体上是怎么控制的,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640?wx_fmt=png


科学家约翰·亨利,他在《涌现:从混沌到有序》谈到一群蚂蚁怎么涌现出它的理智等等。我觉得思考很重要,整体要大于局部之和,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因为它有涌现特点。

 

640?wx_fmt=png


这是最近德国 M.海森堡教授发给我的一篇报告,主要探讨的是通过脑和行为演化产生思维的,类似于自然哲学的深刻概念。

 

640?wx_fmt=png


人类大脑在整体上是怎样工作的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我初步的认识,即多模块协同运作的结果。

 

640?wx_fmt=png


上图是美国MIT新的人工智能研究计划,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结论


物质是通过达尔文过程,即通过对脑和行为“演化+选择”过程而产生智力。从演化和选择的角度,构筑生命和智力本质的宏伟大厦,开创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的美好未来,是我们在智能时代的使命担当。


640?wx_fmt=png640?wx_fmt=jpe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eNohtZvQiJxo00aTz3y8/article/details/8331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