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5A通过考试,发一篇文章来与各位学员共勉

      通过4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以5A的成绩顺利通过了PMP考试。以我的个人习惯,是有必要写些东西来纪念一下这一段时间的付出,对自己这4个月的收获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也希望看到此文的学员能够得到一些启发。

      作为一门通用性学科,项目管理的实践性、实用性、关联性、兼容性都很强,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管理学有诸多交集,在金融、零售、生产、互联网等诸多行业,项目管理的能力贯穿始终。对于一位从业者而言,项目管理应作为一项基础能力。所以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学习PMP的价值,会比其他专业型学科要高很多。如果此时,你也在学习项目管理,那么,你的选择是对的。

      在备考PMP考试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很多人说过的一句话:PMP考试不能死记硬背,原因有二:

      一、纵观PMP考试的历年发展,情景题的比重越来越高,在实际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难以预料的情形:市场变化、公司重组、项目撤资、领导换人、项目经理更换等,每一种情景都可能变化视角、立场而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考点,出现在我们的考卷上,同样的情景和题干,换掉问题和选项,就是一道新题。

      二、基于项目管理实用性的特点,PMP考试越来越热衷于考核项目经理对于各种情况的应变能力。因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处理事务的习惯不同、行为处事的方法不同、甚至于社会环境、文化差异,每个人对项目管理及本学科内的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PMP考试,更像是张三丰打太极拳,重其意而不重其形,当所有的招式都忘光了以后,太极实际上就已经在你身体里了。那么,这种境界是否很难达到呢?其实不然。

      在备考PMP之前,甚至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之前,我们都应该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我究竟适合哪一种学习的方法。

      书本:这是一种最基本最传统的学习方式,当然这里说的书本不仅限于PMBOK教科书本身,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辅导书,这类书籍往往会用很多文字和事例来阐述项目管理本身所涉及的定义或概念。

      这类学习方法的优点是相对比较权威(PMBOK当然是最权威的),缺点是比较生涩,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往往很难理解;占用时间较长,不太适合现在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的上班族。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了解学习框架,以及对重点概念、 易错的概念进行复习。(需要补充的是: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听书软件上架,看书的方式不仅限于用眼睛去盯着文字看这一种了,这对于上班族来说是一个福音)

      视频/音频:随着自媒体的不断成熟,涌现出大大小小的网络在线课堂,课程老师通常已具备项目管理认证,并且在项目管理行业从业多年,项目经验丰富,能够基于自身的经验,对项目管理知识及PMBOK进行解读。课程老师讲到一些生涩的概念时,往往会运用一些案例和事例,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理解的身边小事,便于学员记忆。

      这类学习方式通俗易懂,而且可以在上班/下班途中随时听随时断(前提是注意交通安全),但是这种方式对于课程老师的能力依赖性很强,不同的老师解读水平高低有限,因思维方式、角度不同,解读的观点可能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百家纷纭,学员应该抱着思辨的心态,取百家所长。这种方法很适合时间并不充裕的上班族。

      做题:首先要说明的是,单纯只通过刷题来通过PMP考试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一是因为PMP考试没有固定的题库,二是试题只是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缩影,就知识点本身而言,不够具体,不全面也不能与其他知识点形成关联(这里要强调一点,项目管理中各知识领域各过程组的关联性是很强的)。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的时候,应正视其真正的意义:找到自己的知识盲区或弱项;学会用另一种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同时,学员在刷题时,不应纠结于题目的答案,因为出题人有出题人的角度和立场,换句话说,有时候题目的答案未必是最好的。

      交流:最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整合、协调与沟通是其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能力,闭门造车是无法胜任项目经理的职位的。因此,我非常建议大家经常参与一些项目管理的分享会议,或者论坛、贴吧,讨论组,大胆抒发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参考和融合他人的想法和立场,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完善。不用担心争执,因为只有争执,才会发现双方的问题,才能互相促进;一团和气只能说明大家水平差不多。

      实践:学习项目管理,最终的目的仍然是运用。如果此时的你正好是一名项目管理从业者,那么应该将所学知识灵活在实际工作、生活过程中进行应用。这对于巩固和理解那些抽象生涩的工具、技术非常有帮助。

      综上所述,其实不论哪一种学习方式,作为项目管理学员都应该时刻抱着一种批判性思维,对吸收的知识进行推敲,提出质疑,做到举一反三,前提是我们提出的质疑本身是能够站得住脚的。


      应对PMP考试,除了方法的改良,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观念需要不断的革新,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过往项目经验: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我是一名项目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对于PMP考试的心应手”。其实未必,首先是文化差异化,因为PMP考试的举办方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所谓PMP项目管理方法论更像是美国人际关系、行为处事的一个聚焦,所以中国的这一套方法未必凑效;其次是习惯与标准的差异化,PMBOK是基于学术研究建立的一套行业规范,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理想化的标准,在实际项目中,未必能够如想象般完美。原有的项目经验,更适合充当一个框架式的存在。

      关于学习工具: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学习时,能够掌握和使用类似百度、在线翻译、听书软件这样的工具能够整体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关于考点:PMP的历届考生中,不乏0项目经验的考生,他们通常一手拿着PMBOK,一手拿着讲义,不知从何下手。结合我自身的学习、考试经历,以及项目经验,给一些思路和提示。

      首先,研究和分析事物,都需要遵循环境分析-自身实力分析-形成决策-制定目标-展开计划-执行落实-监控纠偏-形成总结的规律,PMBOK的整体章节也是根据这样的节奏来进行编排的。(甚至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经济师教材,也如出一辙)

      其次,十五至尊图是重中之重,必须记忆。网上有很多通过事例、顺序辅助理解和背诵十五至尊图的材料,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四十九个子过程,必须在脑子里有很深的映像,我们才能谈所谓的考点和套路。(备考期间,我坚持每天默写一遍)

      接下来我会就四十九个过程组的常考项进行举例,但是因为篇幅的关系,就不能一一描述,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再追加一篇关于各个考点的文章。

      整合管理:章程的作用、项目管理计划的内容和作用(每个子过程的规划XX管理雷同,就不再重复了)、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顺序与操作(每次必考),变更的类型,结束项目需要完成的工作

      范围管理:范围说明书的作用(内容大家都能背,也就很少考了),WBS分解技术,确认范围的作用和前置后置活动

      进度管理:里程碑的作用,关键路径的计算(基本每次必考),EVM(考得越来越浅,ETC/TCPI/EAC基本不计算了)

      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的概念、应急储备与管理储备的辨证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的作用,规划质量管理、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的活动内容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计划的内容,建设团队设计的方法与管理学的应用

      沟通管理:沟通的方法与技术,处理冲突的方式(必考)

      风险管理:规划风险管理的顺序,消极风险的应对方式应用,风险应对计划的类型

      采购管理:合同类型,采购的顺序,索赔的应用,采购审计的作用

      相关方管理:相关方登记册的内容,相关方分析的作用(权力/利益方格在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考试的侧重点进行了列举,并不代表以后范围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如果学习时间充裕,还是不能偏科。

      关于套路:此前说到,PMP项目管理是一种研究性学科,那其必然建立在一个相对理想的环境和状态下。那么,在实际应试的过程中,自然也会有一些解题的套路和规律,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PMP的题型多为情景题,事例文字很长,快速抓住题干是关键。学员应该通读问题后,立刻反应以下几项:当前处于哪一过程组,考的是哪一知识领域,是考输入/输出还是工具。(这个时候就充分体现背诵十五至尊图的益处了)

      二、问题中有“首先”,就想顺序,选择最接近答案的步骤;若没有呢?选择最全面的(比如:“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就比“提交变更申请”全面)

      三、选项中都包含问题的答案,选择最精准的。(可交付成果的精准程度自然是高于高层级需求的)

      四、有时候因为出题人的角度比较偏,选项有时候与题干,完全不着边(其实是出题人没考虑周全,但是我们不能这么想),此时选择相对合理的选项。

      关于循环的思维:很多学员在初学PMP的时候,往往认为,49个子过程是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执行顺序的,比如先规划,然后执行,再监控收尾结束,其实未必。我常常告诉其他学员,应该时刻牢记项目管理的循环理念,比如项目初期识别了风险,为其制定了风险应对计划,并实施后,引发了次生风险,或者风险扩大了,此时必然需要重新再次执行识别和判断影响;正如PDCA持续改进过程一样,通过不断的调整质量目标,调整工序、工艺,调整检查标准和比例,最终满足质量要求。

      过程会循环,那会不会回退呢?答案也是肯定的。项目的特点是渐进明细,随着项目的层层递进,会发现上一过程的缺漏和不足,进而返回上一过程进行完善。

      关于知识缝合的能力:在我任职助教的时候,经常会有学员问我,考试临近了,我到底每天要学习多久才能考过。我的统一答复是,不是看你每天花了多少时间,而是看每天吸收了多少。

      互联网时代,为信息交互架设了高速桥梁,也让信息量成倍增长。我们习惯性翻看手机,是因为怕遗漏重要的“信息”;我们每天花很多的时间刷朋友圈、微博、抖音,不一定是因为无聊,更多时候是因为怕与时代脱轨。我们无法承载当前时代所有的信息,但是尽可能的不让时间白费,却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多种学习方法,获取到所有我们想要的信息,我把它定义为混乱信息,因为它是杂乱的、无序的、无关联的,且不属于我们的,很容易就会被其他信息所覆盖。此时,我们可以对这样的又长又涩的内容下一个定义,他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关键词,也可以是一句话。但是必须有两个原则:精炼、易懂。这样一来,就将我们看到的东西转变为我们自己的有序的知识,能够为后期的关联与应用打下基础,在我们随时要用的时候,都能够拿起来。

      而知识的论证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一行为不仅是对概念本身属性的验证,更是对知识之间的关系的推导。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能够快速联想其与之相关的知识,并能进行解答和论证,这些知识就成为了你的智慧。

      这就是著名的DIKW模型。

      关于盲维:随着百度、谷歌等一批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的出世,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完善,盲点不再是问题,相较于前者,更难难解决的问题,是“盲维”。这个名词可能有点空洞,那么我们来举个例子:当我们站在山脚下,看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觉得路途遥远,但到达山顶往下看来时的路,又会觉得好像特别渺小;当你饥肠辘辘的时候,给你一袋面粉一袋水,如果没有一些基础的生活经验,你可能不知道将两者混合,能够做出美味的面包、馒头。

      信息迭代越快,流通速度越快,人们的信息焦虑越严重,我们越觉得自己变得无能,其实,这未必是我们对某些事物的不理解,而是不知道原来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些事物。因此,即使在临近PMP考试的一段时间内,我也会保持看新闻、看一些大家著作的习惯,一来能够保持我对周遭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二来能够在大大小小的事件中,找到对项目管理应用的实践,三来能够只古而鉴今,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视角。


      当你已经能够熟练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量身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很多学员往往会忽视这一点,觉得我就努力学习,尽量取得好成绩,能不能拿5A听天由命,这一种想法对于PMP考试是比较不科学的。就像在一个人跑步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公里数,会越跑越吃力,很容易就会松懈和放弃。所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内容、每天的碎片时间、知识弱项,确定一个具体的、可量化的、可实现的、最切合自己职业需求的、有明确时间限制的学习目标非常有必要。

      最后,就是根据这个目标,拆解成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并严格遵守和执行。

      希望其他有心参与PMP学习和考试的学员都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并通过自我的实践,积极地将项目管理应用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和行业推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3739971/230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