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六、未来你将放弃所有,却能使用一切

我们继续凯文凯利的《必然》,今天是第五个关键词,使用Accessing。这个单词除了使用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的含义,像是入口、出口、接近、进入、增长、爆发和获取。总之,这个词就是要表达我们和事物之间的动态关系。我们要理解他就要明白他的反面,也就是和事物的静态关系,我们把他叫做占有!那么使用和占有相互对立起来解释就简单多了。
我就直接把本章的核心观点告诉大家,就是对于事物的占有不再像曾经那样重要,而对事物的使用则比以往更加重要。
这个观点可是相当的刺目,因为只要稍微懂一点经济学的同学都知道,所有权,产权那可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啊!如果一个国家连产权都不明确,那他的经济水平肯定不怎么样。张五常老爷子大家都知道吧?中国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曾经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就预言中国必将走上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张老爷子就是谈产权问题而著名的一位经济学家,他把毕生所学倾注到了一套书里,叫做《经济解释》。而产权保护对一个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就是这套书中极其核心的一个理论。
而KK大叔在使用这一章中则告诉我们,产权不会消失,但是请你给我靠边站,使用权才是未来商业价值的核心。KK大叔怎么说的?请你抬头看看现在世界上站在风口浪尖的互联网公司,Uber全世界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但是他却不拥有任何一辆出租车。Facebook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媒体平台,但是他却不创造任何的内容。马云爸爸的阿里作为最有价值的零售公司,但是它却连库存都没有!还有Airbnb,他是一家联系旅游者和家里有空房出租房东的服务型网站,他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短租住宿供应商,却不拥有任何的房产。这似乎已经在告诉我们,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正在发生。
而实际上,在我们的互联网数字媒体领域早就如此了。我们的优酷、爱奇艺这些视频供应商,准许我观看一部电影而我无需拥有它。QQ音乐、酷狗音乐这些音乐流媒体平台,准许我聆听任何我想听的音乐而无需拥有其中的任何一个。亚马逊公司的Kindle服务,使我能够阅读60万本电子书,而无需拥有任何一本。索尼公司的流媒体游戏服务使我可以畅玩游戏库中的各种游戏而无需全部购买他们。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在使用的东西,其实都比我们实际拥有的要多得多!
在未来,我们并不是拿不到产权,而是我们压根就不想去拿产权,因为我们拥有的一件事物,相比于使用一件事物来说,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为什么呢?因为需要维护。你想啊,你拥有一套房子,你要装修吧?你要买家具吧?你要配家电吧?除此之外你还要承担物管、水电、垃圾清运这些维护费用。而如果以后租房子住就可以完全解除你的这些顾虑,并且你还不用担心房东因为某种原因把你扫地出门,因为这些房子生来就是用于出租的。租到的房子豪华装修、所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而且打扫卫生之类的事情也不需要你亲自动手。你住的开心就继续住,住的不开心随时可以换到离你的工作单位更近,或者是离孩子的学校更近的地方。房子不再成为你的束缚,所有拥有房子的心烦事情统统滚一边,交给房屋租赁公司就行了。你只需要拎着行李就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居住。那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还会固执得非要去买一套房子吗?
罗胖他说了好多次,他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全家租房子住,车也卖了,就靠程维的滴滴出行。他觉得这样生活更轻松、更自在。而且他说就算他在三亚一辈子都住最豪华的总统套房,也花不完买房子那笔钱。我的天,他的房子是有多大一栋啊,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哈。罗胖的举动在去年的时候可能大家都还不是很理解,但是当我看到必然的时候,我就深深的明白了,这就是使用和占有之间的关系,凸显了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社会分工的总趋势就是会让你不再试图去占有任何的东西。这话是不是说的有点大了?你别急,我们慢慢往下说。
说到不用当房奴了,还真是有点小激动啊。其实也是,按照现在房价的一天一跳的涨势,最近又暴涨了一波对吧?反正用不了多少年,大城市的白领阶级应该也就放弃一定要拥有房子这个妄念了。因为大家该有房子的也都有了,如果还没有的,那估计也没不起了。对吧?干脆就断了这个念头吧。当房价大大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的时候,那么其实我们也就得到了解脱,反正买不起,不如买一辆好点的车,吃一点原来舍不得吃的美味,或者再多出去旅游几次。对吧?于是乎在奋斗了很多年之后,就在面对高房价彻底无望的时候,反而获得了生活的质量,感受到了生命的质感。呵呵,用和菜头的话说就是我真是喜欢人世中这种荒谬的喜感。哈哈,对吧?
占有和使用相比,你仔细想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切换到这个角度,切换到人们需求本质的角度去看待未来商业的发展。你可能就会看的更清楚一些。比如说,出行。出行需求的本质是从一个地方安全、快捷、舒适的到另一个地方。至于你是自己拥有一辆车开车去?或者是打车去?还是做公交车去?这并不是重点!只要能安全、快捷、舒适、对吧?那一样的道理,居住的需求本质是什么?安全、舒适、便利外加温暖和归属感,对不对?而是不是自己的房子,是不是自己参与的装修,自己参与购买的家具有那么重要么?并没有吧?那购物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习惯了。购物的本质就是即使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我管你是空运、还是货车拉过来的,管你是男快递员还是女快递员的。只要能即使满足我的需要那不就OK了吗?如果网上卖的一瓶水比去楼下超市买的一瓶水更快、更便宜、更好那我就去网上买就好了喽。一样的道理嘛,对吧?居然我们每个人需求的本质是方便、安全、快捷,是这些东西,那么我通过让渡一些产权,更加高效的满足本质需求,何乐而不为呢?这并不难理解对吧?
未来的生活就是这样,为我们准备的东西都是以获取使用权的方式给到我们,都是提供一种服务。我们并不用因为不拥有任何东西而感到不踏实、不可靠。而且还恰恰相反,请告诉我们自己,这正是回到了我们的祖先那种自由的生活方式。还记得人类简史吗?在农业革命的骗局之前,我们作为采集狩猎者的时候是如何生活的,我们穿行于复杂的自然环境中而不会去想着拥有任何的东西,却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的获取一个工具,而用完之后便抛之脑后,轻便的行囊让我们可以任意迁徙。而只有后来的农民才需要一个谷仓来存储他的财富。我们这一代人都是数字原住民、互联网原住民,面对着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我们肯定不会变成原始的采集狩猎者,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奔向前方,我们不需要承受拥有所带来的束缚,可以自由的探索未知的世界。使用而非拥有,让我们保持敏捷和精力充沛,时刻为即将出现的未知事物做好准备。尽管这话说的太过漂亮,但这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大幸事,不是吗?这一章的内容太过真实,就因为我们现在就在眼睁睁的看着他正在发生。
好了,好话说尽了,我们静下心来看看,看看KK凯里笔下使用趋势崛起的五大底层逻辑。来,抄笔记了。
第一个、减物质化。
减物质化是科技发展的规律之一,简单的来说呢就是东西的质量越来越轻便,而功能确越来越强大。就像我们手上用的手机,一开始的搬砖一样大哥大,功能就是打电话,网络什么的想都不用想,就连短信都没有。如今的iphone呢?他的质量只有200克不到,但是就功能而言他几乎已经可以替代电脑了。
减物质化减到我们今天,把物理质量已经彻底减到零了。这就是产品成为服务,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需求的本质他就是更好的服务。Uber、滴滴、Airbnb都是这个道理,之前说了。再举一个书的例子,书是知识的载体对吧?需求的本质是什么?是学习书中的知识。我们之前用手去抚摸,以及一页一页的翻动书页,都是为了看书,学习知识这个本质需求对吧?那么现在,我是为了装B可以买一本书放到我的书架上,而我也确实在这样做。但是如果就是为了学习知识,那么看电子书就可以了啊。于是,电子书就绕过了书这个载体,将知识直接呈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物理质量直接成零。
所以,减物质化,就是注重需求的本质,将有质量的产品转变成无质量的服务。产品是拥有你所购买的,而服务是使用你所订阅的。产品就是主张所有权,而服务则是主张使用权。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拥有你所购买的和使用你说订阅的相比,后者居然比前者拥有更高的用户粘性!乍一听这貌似有点反常识,但是仔细一想确实如此。所有权,如果有更好的东西出现,那就抓住新的丢掉旧的。而使用权呢?订阅则是提供了有关更新、发布和版本的永不停歇的服务流程,这就让我们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保持了一种永久的联系。购买是一次性事件,而服务却不是。你经常会被捆绑在一个订阅服务里而难以跳出,你可以想象你的电话运营商。你使用一个服务的时间越长。他们对你就越了解,而他们越了解你,你想离开他们重新选择就会更加困难。这就和结了婚一样,在这种关系中生产者自然是满怀期待,而消费者也同样获益,比如说不间断的质量保证、持续的性能提升、以及细致的个性化定制,为了保证服务的良好,这些东西生产商就会不断的提供,阻止你可能发生的被判。嗯就提一下这一点。
第二个推动使用趋势的力量,即时性。
这个就简单了,之前说流动的时候我们也讲过了,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我要的现在就要!立刻马上到我碗里来!Uber和滴滴就是掐住了这个命门,并且我们在出行上确实存在强烈的痛点。所以他们拔地而起。即时性就是促进共享经济的关键力量。因为要满足即时性,所以我们愿意让渡出一定的所有权。你是消费者的同时,你也可以是生产者。我用滴滴出行,那我上班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开个顺风车呢?城市辣么大,交通辣么堵,美女那么多,顺风车不但能解决油费,也许还能顺便解决家族的伟大复兴哦。呵呵。即时性不用多说,各位同学应该都明白。
第三个,去中心化。
KK告诉我们,现在我们正处在长达100年的伟大去中心化进程的中点上,中间的中,不是终结的终。去中心化这个词最近出现的有点多了是吧?感觉逼格好高的样子。动不动就丢出一句去中心化,似乎就要上天一样。其实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翻译出来就是集权与分权。中心化集权就是为了信息、资源集中起来的高效运用以及统一决策。而去中心化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依然可以让组织的各个节点正常运转并且高度自治,这样开放式、扁平化的系统或者结构我们就叫他去中心化。也就是说,当我们跨越沙漠、穿越海底的电缆无休无止的在地球上缠绕的时候,去中心化的趋势就已经成为了必然,就是长距离即时通讯技术一手造成的。这样一翻译出来,感觉也没啥不得了的,对吧?
我们之前所经历的都是中心化的时代,比如说国家有个皇帝,皇帝是国家的中心,能控制国家兴衰;企业有个老板,老板是企业的中心,能指挥企业运营;学校也有个校长,校长是学校的中心,能左右学校运转;甚至货币都有个央行,央行是金融的中心,能掌控利率高低。对吧?
而互联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互联网的出现把人与人的等级差距拉平,大家都是同等重要的,组织就不用说了,现在的很多组织已经开始向扁平化的组织靠拢,甚至货币也出现了去中心化的货币——比特币。
很多同学都应该听说过吧,比特币这种货币没有能操控它的中央银行,完全是靠这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体现价值。比特币有个特点,就是在交易数据上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共享的,只要持有比特币,就能拥有比特币所有的交易历史记录,每个人都拥有它,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人真正拥有。就像我们开车上路,每条路都可以走,但我们没有拥有这些路,这些道路都是共享的。
刚才说互联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对吧?没有人能拥有整个网络,而网络却又被所有人共同的拥有,网络本身是没有所有权的,只有使用权,这种特性在未来将会从网络世界波及到现实世界中。从中心化的组织向扁平化的互联网世界转变的后果就是,每一个事物都必须快速的流动起来,所有权正在从你的指缝间流失。这是第三个,去中心化。
第四个是平台协同。
我们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组织方式就是两种,一种叫做企业,另一种呢叫做市场。一家公司呢他是有确定边界的,员工呢也需要经过一些培训或者是持有从业资格证才能开展工作,对吧?公司使得人们通过协作来提升效率,这要比我们在公司外面各自为战工作效率要更高。另外一种组织方式叫做市场,他的边界相对于公司来说就要模糊很多,也不需要什么许可你就可以参与其中,并且市场通过价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分配资源,实现效率。这两种组织形式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而最近几年我们也发现,第三种组织形式出现了,他叫做平台。
平台有点像一个百货公司,出售商品但是商品并非由他来制造。我们可以想想我们的电脑和手机操作系统,他们就是典型的平台。我们在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候我们是在使用软件和应用,对吧?如果不是到电脑蓝屏,要重装系统的时候,我们都很不会察觉到操作系统的存在。他给软件和应用提供最底层的支持,但是他并不生产软件。我们iphone手机的iTunes、Facebook、淘宝网、滴滴、美团、微信他们都是这样的平台。
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平台和上面的商品内容提供者以及上面的用户共同组成了一个强劲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之中,如果一个物种要想成功的话,那么一定都是建立在其他共生物种的成功基础之上的。只有他好你才能好,淘宝上的商品多了,那么你才能买到最好的商品,接受到最好的服务。而只有顾客多了,你作为淘宝店主才能有钱可赚。美团上的餐馆越来越多,你能享受到的美味才会越来越多,顾客越来越多,餐馆也才会越来越多。滴滴出行,只有司机和乘客都使用滴滴,那么你才能随时打到车,而司机呢才能随时拉到客。平台这个生态系用就是这样的共生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你的成功取决于他人的成功的正和博弈。
共享,在平台上都是默认设置,无论是私有还是财产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都没有太多的意义,随着被分享的事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少的事物会被当做是财产看待。这是第四个,平台协作。
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云端。
这个也很简单,我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云端。你每天通过手机电脑看到的所有新闻、图片、文字、电影全全部部都是保存在云端之内的。他就像一个所有人共同使用的数字仓库,你要用的话打开看一眼就行了,你都懒得拿走。还记得以前吗?我们看电影要下载,看什么都要先搬到自己的电脑里,先占有才能使用。而现在哪里还需要呢?现在要用现在打开仓库看,看完关上仓库就完了嘛,我何必再去搬回到自己家里呢?
云端注定会发展越来越快,好处就是我们所持有的设备会越来越小,手中的电脑和手机只不过就是一个显示器,背后所有的复杂工作全部都在云端完成。
好了,就是这五个趋势,减物质化、即时性、去中心化、平台协同还有云端,他们共同造就了所有权的衰弱和使用权的崛起,未来的这一方向已经清晰可见。
KK在这一章又给我们的创业者指了一条明路,找到现在什么东西大家都还在买的,都还在源源不断的获取所有权的,之后想出一套商业模式,向大家提供他的使用权,并且要满足底层需求。OK,你成功了。容易吗?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changwoo/p/981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