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二、奔跑吧,所有人都是菜鸡

今天和大家聊《必然》的第一章,形成 Becoming。先提个醒,还记得我们上一期说的吗?读必然不能忘记,科技是一个生命体,它是一种生物。形成这一章,其实应该算是整本书真正的序言。一开篇,kk大叔告诉我们,一直到他60岁的时候,他才明白一件事情。就是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所有的事物都处在分崩离析的过程之中,这其实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意思就是,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没有了照料,没有了维护,那么它不可能会长久的存在下去。生命的本质,就是维持!那么,作为一个生命体的现代科技,依然如此。并且,越复杂的科技和产品,他的分崩离析的速度就会越快!一上来就高能的节奏,不知道您能不能适应的了。
KK这里所说的是不是有点像王东岳老师在物演通论里的递弱代偿原理?知道这个理论的同学就很好理解,不知道递弱代偿也没有关系,你慢慢听也能听明白。前面所说的这就是递弱的部分,就是逐渐的衰弱。意思就是,在时间上越后演化出的生物,越复杂的科技,那么他的存在度就越低,他分崩离析的速度也就越快!并且这个速度是以加速度的形式在不断递增的。那递弱代偿,那代偿的部分呢?怎么代为补偿呢?生命的本质,就是维持。那现代科技的产品如何维持呢?方法就是不断不断的对其进行升级。因此,越复杂的工具就越需要我们的照料,需要升级的速度也就会越来越快!
能在 KK大叔的必然开篇,找到王东岳老师物演通论的影子,其实挺让我高兴的。这是不是读书乐趣的一种表象?亲眼见证不同知识体系的汇交和相互的应证,确实挺让人振奋的。
那好,现在我们就能解释什么是 KK所说的形成?现代科技在它本身的分崩离析,与我们使用者对他不断的维护和升级的过程中,完成自身一次又一次形态的更迭!这就是现代科技生命体的进化过程!再重复一遍哈:现代科技在它本身的分崩离析,与我们使用者对他不断的维护和升级的过程中,完成其自身的一次又一次形态的更迭!这是现代科技生命体的进化过程,KK把这样的过程称之为形成!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这样的形成,你的电脑和手机的操作系统,随时随地的都在要求你对他进行升级,你正在使用的所有软件和所有的 APP,只要连接上网络,他自己就会进行更新,有时候你根本就不需要知道他们进行了这个操作。而很多时候,这些升级之后你能明显的感觉到他更好用了吗?并没有吧?你并没有感觉到,对吧?很多时候的升级只是为了维持它能继续的使用罢了。但是,如果你胆敢拒绝每一次小的升级,那么他累积起来最终就会变成一项巨大的更新,大到足以带来“创伤”级别的干扰。所以,如果我不提醒你,你可能根本不会感觉到,现在升级对于你来说已经成为了像是一种卫生习惯。你不会刻意的去做,但是你随时随地都在做,甚至是被动的在做,根本不可能停下来。
这样的形成过程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刚才所说的,每一次的升级和维护所带来的变化微小到你根本就察觉不到,但是随着时间的累积,当改变后的状态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会让你惊叹不已。
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会用的 QQ。你记得一开始使用他的时候吗?是什么样子的?这个肯定记得,windows的经典边框,默认蓝色的底板,卡通的头像。还有马化腾从自己的摩托罗拉传呼机上录制下来滴滴滴的消息提示音。非常简单的聊天功能,对吧?那现在的QQ又是什么样子的?你打开电脑或者手机再看看就知道,完全就已经是两款软件了嘛,天差地别。无论是他的外观,还是他的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你能告诉我,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更像今天的样子吗?你记得他什么时候增加了什么功能吗?不用想了,你根本不可能知道!
再比如说,现代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你一天盯着手机屏幕的时间可能超过 4、5个小时。如果哪一天出门忘记带手机了,这样的生活你根本就无法忍受?那你回想一下10年前,如果我告诉你,你不带手机出门会焦躁不安,整个人都会发疯的。你会相信吗?你肯定会说胡说八道,神经病啊!那么,你知道你是从哪一天开始习惯上天天带手机出门的?习惯随时查看手机上的信息的?是哪一天?不用想了,你根本不可能知道!
还不仅如此,形成的过程,使得这些事物和当初你们第一次相见的时候相比,你根本就不认识他,简直就是老母鸡变鸭,就连他的亲妈都认不出来。我们再看几个例子。
比如说,电影刚刚出现的时候,它是什么?它只不过是把当时的剧场演出,戏班子搬到了大屏幕上,一次录制可以给更多的人看到,但是后来呢?你现在还可以看到一丁点剧场看戏的影子吗?现在你在电影上看到的各大影星就是为电影而生的,他们何时进过剧场呢?现在所运用的特效技术,拍摄手法,那是原来亲眼见证电影诞生,电影的生父生母能够想象的到的?
还有,后来出现的电视,它是什么?它只不过是吧之前的剧场和电影的播放形式家庭化,让你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原来的到剧场和大荧幕前才能看到的东西。当时的电视节目就是转播戏剧和电影。但是后来呢?各大电视台、各大卫视现在所构成的是多么巨大的一个产业?你觉得他们当时能想象的到吗?
如果这两个例子你觉得还不够深刻,还差点意思的话,那我们在说说互联网。在互联网刚刚进入应用阶段不久的 1994年,美国的第一大杂志《时代周刊》就断言说,互联网永远不都不可能成为主流。《时代周刊》认为互联网并非为商业设计,并且很难接受新的用户。紧接着,翻过年去,1995年,美国第二大杂志《新闻周刊》又刊登了一篇文章,对互联网的怀疑态度更加的直接。文章标题直接就是“互联网?呸!”文章中说互联网所畅想的在线购物和网络社区根本就是违反常识的事情,这完全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你看看哈,这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杂志媒体的态度。
还有,《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张朝阳的投资人和导师,尼葛洛庞帝。我在解读《激荡》的时候讲过他,尼葛洛庞帝的这本《数字化生存》是 1995年翻译进到中国来的。他深深影响了包括张朝阳和丁磊在内的我国第一批互联网企业家。尼葛洛庞帝当时非常看好互联网,他对互联网图书馆、虚拟社区和电子商务抱有非常巨大的期望,他当时就预测说人们会直接从互联网上购买杂志和报纸。但是他都万没想到,互联网直接替代杂志和报纸功能的时间,比我们从网上购买他们的时间来得还要快的多得多!
还有,当时最大的广播电视媒体,美国广播公司 ABC这样评价互联网,他说互联网顶多就是90年代的民用电台,用户对于互联网的贡献只不过就是变成网上的喷子罢了,他们不会为互联网添加有价值的内容。对于说这样的内容制作和上传只有他们这些媒体才会去做的事情。但是呢,话又说回来了,每一次往互联网上添加内容那可是需要成本的投入。比如说,当时在他们看来,互联网上确实需要大量的永不关闭的电视频道和电台,而这些都是要用大量的真金白银才能铺的出来的。请问谁能花的起这个钱呢?所以,当时他们就连注册一个abc.com的域名的懒得去弄。
当时没有一个人考虑到互联网所激发用户共享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我们过去没有想象出互联网会变成今天的 样子,同样的,今天我们仍然不清楚 互联网 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在 诞生 20年后, 互联网的世界就 已经广袤到无边无际了。网页总数已经超过 60万亿。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60万亿,如果 平均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的身上,就是将近一万个页面。 紧接着,在本世纪最初的 10年里,5000万个博客几乎瞬间爆发出来、每秒钟都有两篇博客发布出来。而再过几年之后,互联网用户所制作的视频以每天6万5千条的速度上传到youtobe,2015年的每一分钟都会迸发出300个小时长度的视频。
今天 我们 通过任何一个互联网的窗口,都能得到各种各样的音乐和视频、全面透彻的百科全书,还能查看天气预报,观看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卫星照片,跟踪全球最前沿的资讯。此外还有:电视指南、 地图 导航、股票信息、电话号码、房产信息、世间万物的照片、体育 比赛比分、购买几乎任何东西的电商、重要报纸的存档,等等等等。而我们获取他们所耗费的时间,几乎为零。
这种视角如上帝般不可思议 ,我想, 天使观察人类的视角 也不过如此了吧?今天互联网的样子,就连当时世界上最最精英的媒体人和互联网从业者都根本想象不到的。但这并不是他们的判断失误,而是形成的过程就是这样具有欺骗性。当他还是初级形态的时候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会让你真真的觉得他就是这样,你已经完全看懂他了。但是,当他进化之后,完全就变成另一个东西了。
你听完这些还敢忽视形成的力量吗?
所以 KK所说形成的特点,是你会被动接受,并且过程是你根本察觉不到,而一段时间之后累积出来的改变则是巨大的。
那么形成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最大的 一个影响 应该 就是无论你使用一项工具的时间有多长,无尽的升级和迭代都会把你变成一只菜鸡,你永远会变成笨手笨脚的新用户。在这个 “形成”的过程里,所有人都是菜鸡。
而且, 更加糟糕的是,你还必须 随时保持警惕, 一次 一次的不断的学习, 有可能避免掉队,不然你连当 一只菜鸡的资格都没有了,这样的过程将永无休止,而且无一例外。
你可能会觉得,新的科技应该是门槛越来越低,从入门到掌握的时间应该是越来越快。这样的工具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不好意思,你错了,根本不是这样的。在形成的状态里,科技的生长来自于之前的升级和迭代。如果你不会用鼠标和键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你要怎么使用现在的互联网工具。你现在会使用喜马拉雅、蜻蜓这些 APP,或者会使用微信公众号收听我的节目,那是因为你原来用过寻呼机,原来编辑过短信、或者是你原来在黑白手机上玩过俄罗斯方块。从那时开始你都在不断的学习并且一直学习到现在。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你把你的智能手机拿给家中的老人,让他们用美团订个外卖试试。把你的淘宝账号和支付宝密码发给你爸爸妈妈,让他们去网上购物,你看看他们能不能把上面的钱花出去?
所以说现在下一个新的游戏,一个新的 APP。你根本不需要看说明说就会玩会用,这是因为你这只菜鸡还没有掉队。但是这些对于你的长辈们来说却难以接受,这是为什么?这是前面所说的长时间的不断累积,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更新,并且可以给他们带来了“创伤”级别的干扰,这样的掉队根本就不是你一两天的耐心能够弥补的了的。
更进一步,就算你没有掉队,但是也不用骄傲,因为即便你不断的努力学习,菜鸟的身份还是会跟随你一辈子。 KK告诉我们,原因在于:未来30年中,大部分可以主导生活的重要科技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以当你每次面对这些科技的时候,就像现在你让家里的老人要发自拍到朋友圈里一样,这是他根本不会的事情。而科技会无穷无尽的不停升级,每一次升级都将迫使你学习的新知识。
其次,现在你会用的科技工具正在迅速的被淘汰,而且这个淘汰的循环正在加速。现在已经加速到什么程度了?有个数据,就是 Iphone应用商店里的APP,平均寿命都不超过30天。你想想看哈。在新科技被淘汰之前,你哪里会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任何事情呢?
所以,基于这样的原因,永远是菜菜鸡,是每个人不变的设定,这和你的年龄和你的经验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嘿嘿,听完这期节目以后,在你和别人打招呼的时候可以大方的说: “你好啊,你这只菜鸡!”如果别人反手就是一耳光,那就说明他没有读过必然。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读懂 kk大叔所说的形成了吧。他为了解释形成,自己生造了一个词出来,我还是要说一下。就是我们上期节目里提到的进托邦。进托邦是什么鬼?我们只知道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对吧?我先解释一下。
所谓的乌托邦,就是传说中的理想社会,所有的一切都是公平的分配,在那里没有问题、没有烦恼也没有痛苦。但是这样的社会并不是理想中的乐园。为什么呢?你想啊。就是因为没有欲望就没有进步的推动力,那么人们生活在其中也不会有任何追求和向往。像这样的社会就如同一潭死水,毫无活力可言。
那反乌托邦呢?就是乌托邦的黑暗对立面。那里混乱不堪,没有秩序可言,一片混沌。但是这样的社会却比乌托邦更加的有意思,因为混乱其实是不可持续的。怎么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不法分子和黑社会组织确实会在混乱爆发的时候横行一时,但是很快就会被有组织的犯罪和武装力量所取代。因为在这样的状态下,可以使得强盗们的收入最大化。所以从强盗进化成腐败政府的速度会非常的快。那么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贪婪就可以轻松解决无政府的问题。最终我们看到的反乌托邦,是比外表看上去更加的守法和有秩序的。但是实际上那是一个真正破败的社会。反乌托邦的社会怎么听起来感觉好熟悉啊,好像比乌托邦更亲切的样子。
那么 KK大叔给人类设想的归宿既不是反乌托邦、更不是乌托邦。而就是进托邦,更准确的说,我们已经达到了进托邦。所谓的进托邦,它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变化的状态,是一种进程。他的模式就是形成的状态,人类每天都在创造着价值,但于此同时呢?也在不断的制造着麻烦。而只要我们创造的比破坏的多那么一点点就行了。这会是一种渐进式的改变,一种温柔的进步。每一次的一点点积极的变化,日积月累到我们的文明当中,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归宿,进托邦。看过必然只要知道这个名词就好了,用来理解形成的,这里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展开来说了。
本章的最后又是一大亮点。 KK大叔给我们这一代的创业者们来了一剂强心针。
我们现在的创业者可能都会非常的羡慕 20多年前,也就是互联网黎明的时代,想着在那个时代创业肯定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我只要回去弄一个百度,弄一个淘宝,或者弄一个QQ,我立即就可以功成名就了。就算这些都不行,我回去注册几个好的域名,现在都可以卖出天价。在现在看来啊,我们前面的开拓者们经过前几轮的开疆拓土已经把每一个可能的角落都开垦的一干二净了,给我们今天的创业者带来的只有困难、苦涩和叹息了。
但是,刚才我们说所的还记得吗? 30年后主导我们生活的产品和科技,现在根本就连影子都没有呢。我们羡慕之前的创业者是在开垦一片广袤的处女地,一样的道理,2050年的人也会羡慕我们2016年的创业者,觉得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也完全就是一片广袤的处女地啊,到处都是机会,遍地都是黄金啊。如果我回到2016年的时候,我就会怎么样怎么样,然后怎么样怎么样,很简单就可以功成名就了。
所以,真相是,此时此刻,就是 2016年的今天,就是创业最佳的时机。纵观历史,从来都没有哪一天会比今天更加适合奋力一搏的,从来都没有哪个时代会比当前、当下此时此刻更有机遇、更加开放,更加积极和有更多回报的创业环境。未来的人们回顾此刻的时候一定会感慨的说,:“我要是能活在那个时候该有多好啊!”
所以,KK大叔告诉我们,你并没有迟到!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changwoo/p/9818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