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算法】八大排序算法概述(算法复杂度、稳定性)

版权声明:【fishing-pan:https://blog.csdn.net/u013921430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log.csdn.net/u013921430/article/details/80748659

前言

  排序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它将一个数据元素(或记录)的任意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序列。在有序的序列中查找元素的效率很高,(例如,折半查找法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l o g 2 ( n + 1 ) 1 ),但是无序序列只能逐一查找,其平均查找长度为 ( n + 1 ) / 2 。又比如构建二叉排序树的过程,就是一个排序的过程,因此,如何进行排序,尤其是高效排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排序的数据元素是很多样的,其关键字也是多种的,为了方便理解和表示,后面均使用数列进行分析,其用于排序的关键字就是数字本身。(默认将序列排列成升序)

稳定性

  假设某一序列的关键字是Ki  ( i = 1 , 2 , 3 , , n ) ,且存在Km=Ks  ( 1 m < s n ) ,如果进过排序后,Km依然在Ks左侧(前方),则称该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若Km排列在Ks右侧(后方),则称该排序方法是不稳定的

内部排序与外部排序

  由于排序的记录数量的不同,使排序过程中设计的存储器不同,可以将排序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内部排序,指的是待排序记录存放在计算机自身的存储器中进行排序的过程;另一类是外部排序,指的是由于待排序记录数量很大,以致于内存无法一次全部容纳所有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从外存中访问记录的排序过程。
在本篇博文中主要分析的都是常见的内部排序算法,将会尽力用简短易于理解的语言来分析。


为了方便叙述,首先给出一个无序序列,后续的算法分析都是基于这个序列。序列如下

初始无序序列


排序算法

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Straight Insertion Sort)是一种非常简单易理解的排序方法,它的操作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经排序号好的有序表中。假设上面的序列中,前四个元素经过排序后已经有序,序列为38,49,65,97,再插入76。假设从右往左进行对比,因为65<76<97,所以76被插入到65与97之间。依次对每个元素进行这样的操作,直到所有的元素都被插入到有序表中。
  在最好的情况下,序列已经是有序的,每次插入元素只需要与有序表中最后一个元素进行比较,时间复杂度为 O ( n ) 。在最坏的情况下,每次插入元素需要与前面所有的元素进行比较,时间复杂度为 O ( n 2 )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 ( n 2 )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 O ( 1 ) 。可以想象,在插入第二个49时,当它与前方的49进行比较,两者相等,不会把第二个放在第一个的前方,所以直接插入排序是稳定的

简单选择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Simple Select Sort,也称为“选择排序”或者是“直接选择排序”),其方法是:找出序列中的最小关键字,然后将这个元素与序列首端元素交换位置。例如,序列前i个元素已经有序,从第i+1到第n个元素中选择关键字最小的元素,假设第j个元素为最小元素,则交换第j个元素与第i+1个元素的位置。依次执行此操作,直到第n-1个元素也被确定。

这里写图片描述

  相比于上面提到的两种排序方法,简单选择排序不论是否序列已经有序都需要进行n-1次最小数选择,所以它的最好、最坏以及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 O ( n 2 )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 O ( 1 ) 。此外,由于交换位置的两个元素的位置是跳跃的,所以相同关键字的元素位置可能发生交换。例如在上面的序列中,第二个49后面还有一个元素1,那么在第一次排序后,两个49的排列顺序就发生了改变,因此简单选择排序是 不稳定的

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Shell Sort,又称“缩小量排序”),它也是一种插入排序,但是在时间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它的基本思想是:假设序列中有n个元素,首先选择一个间隔gap,将全部的序列分为gap个子序列,然后分别在子序列内部进行简单插入排序,得到一个新的主序列;而后缩小gap,再得到子序列,对子序列进行简单插入排序,又再次得到新的主序列,直到gap=1为止。在算法中,排序前期,由于gap值比较大,每个子序列中元素少,排序快,到了排序后期,由于前面的排序导致序列已经基本有序,排序速度也很快。
  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与gap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时间复杂度是低于 O ( n 2 )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 O ( 1 ) 。由于希尔排序中元素交换位置也是跳跃式的,所以它也是不稳定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也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方法是:首先将第一个关键字与第二个关键字进行比较,若逆序,则交换位置;然后比较第二个与第三个关键字,依次进行比较,直到第n-1个关键字和第n的关键字完成比较为止。上述过程是第一趟冒泡,结果就是值最大的关键字排在了最后面。然后对前n-1个关键字进行第二趟冒泡,如此往复,直到整个序列有序为止。很明显,若果某一趟冒泡过程中没有发生元素位置交换,那么此时整个序列已经是有序的,无需继续下面的操作。
  在最好的情况下,序列已经是有序的,只进行了第一趟冒泡比较,此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n ) 。在最坏的情况下,执行了n-1次冒泡,时间复杂度为 O ( n 2 )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 O ( 1 ) 。在比较上面序列中的第一个49与第二个49时,两者相等,不会进行位置交换,所以算法是稳定的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Quick Sort),快速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它的基本思想如下:通过一趟排序将序列分割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关键字均大于另一部分,则可以分别对两部分进行排序,从而使整个序列有序。
  实施方案是:首先选择一个关键字作为枢纽(通常为第一个元素的关键字),然后让所有关键字比枢纽小元素放在枢纽前面,比枢纽大的元素放在枢纽后面。这样就根据枢纽最后落在的位置将序列分割成为了两部分。然后进行递归运算,就可以对数列进行排序。
  例如用快速排序上面的序列。起初以49为枢纽,用两个指针分别指向第0个和最后一个元素(i=0,j=7)。从后往前搜索,搜索至27时(i=0,j=6),由于27<49,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序列变成27、38、65、97、76、13、49、49,这时(i=0,j=6);从前往后搜索,搜索i=2时,65>49,则交换元素的位置,序列变成27、38、49、97、76、13、65、49,此时(i=2,j=6);再从后往前搜索,搜索至j=5时,13<49, 则交换元素的位置,序列变成27、38、13、97、76、49、65、49,此时(i=3,j=5),从前往后搜索,搜索至i=4时,97>49,交换元素的位置,序列变成27、38、13、49、76、97、65、49,此时(i=4,j=5),再从后往前搜索,由于i=j=4时不会发生交换,所以第一趟搜索结束,此时以49为分界,49前方的数字均大于49后方的数字。然后分别对49的左右两部分进行递归排序。
  快速排序算法递归的次数取决于元素的数目,最理想的情况下,每次划分左右两部分的长度相等,则需要递归次 ( n l o g n ) 次,每次需要比较定位的次数为n,所以最理想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n l o g n ) 。可以证明平均时间复杂度也为 O ( n l o g n ) ,最坏的情况下它可以被看做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为 O ( n 2 ) 。空间复杂度是递归过程中的需要占据的空间,最优情况下空间复杂度为 O ( n l o g n ) ,很明显它是不稳定的

堆排序

  对于有n个元素的关键字序列 k 1 , k 2 , k 3 , , k n ,当且仅当所有关键字满足以下条件时称之为最小堆或者最大堆。

这里写图片描述

  前者称之为最小堆,后者称之为最大堆。前者任一节点的关键之均小于其左右孩子的关键字,后者任一节点的关键之均大于其左右孩子的关键字,下面以小堆为例进行讲解。
  首先根据上面的数列的关键字构建一个堆,然后找到从下往上的第一个非叶子结点97,对比其与其左右孩子的大小,若有孩子比起小则交换位置。

这里写图片描述

  然后找到下一个非叶子结点,对比其叶子结点,进行位置交换,这里将65与13交换位置。

这里写图片描述

  依次对比,直到形成最小堆,此时堆顶为13,输出13,或者将第一位数与最后一位数交换位置。

这里写图片描述

  如此往复,直到输出所有元素为止。

  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n l o g n ) ,需要一个临时空间用于交换元素,所以空间复杂度为 O ( 1 ) ,堆排序的位置交换也是跳跃式的,是一个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基数排序

  基数排序的思想是按照组成关键字的各个数位进行排序,它是分配排序的一种。假如关键字是十进制数字,那么令r=10,d是所有关键字中的最大位数(位数小于d的数字,在前方补0)。基数排序可以从最低有效位开始,也可以从最高有效位开始。
  基数排序的思想是:设立r个队列,编号分别为0,1,2,3…,r-1。首先按照最低有效位的值,将n个关键字放置到r个队列中,然后从小到大将元素收集起来,再按照次低位的值将元素放置到各个队列中,再进行收集,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收集完毕为止。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于有n个元素的序列,执行一次放置和收集的时间为 O ( n + r ) ,则其时间复杂度为
O ( d ( n + r ) ) ,空间复杂度为 O ( d r ) ,虽然基数排序的位置交换是跳跃的,但是元素放置和收集时都是按照顺序进行的,所以不会打乱顺序,是一种稳定的算法。

归并排序

  之前有写过一篇归并排序的博文,不理解的可以到《【数据结构】二叉树的遍历及应用(https://blog.csdn.net/u013921430/article/details/80252035)》去阅读,讲解的很详细。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n l o g n ) ,空间复杂度为 O ( n ) ,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总结

这里写图片描述
  各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及稳定性的表格如上图所示(偷个懒,找了本数,把书上的内容拍下来了。)。迄今为止,已有的排序方法远远不止上面的八种,各个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排序算法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
  (1)待排序的记录个数;
  (2)记录本身的大小;
  (3)对稳定性的要求;
  (4)关键字的分布;
  (5)语言工具的条件,辅助空间的大小。
依据这几点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当待排序的记录数目n比较小时,可以采用直接插入排序和选择排序
  (2)当记录中的关键字基本有序时,宜采用直接插入排序或者冒泡排序。
  (3)当n较大且排序记录关键字最大位数较小是,宜采用基数排序。
  (4)当n较大,则可以选择时间复杂度为 O ( n l o g n ) 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堆排序或者归并排序,前两者不是稳定排序,当要求稳定排序时,可以选择归并排序。

  已完。。

参考书籍

《软件设计师教程》 陈平 褚华 主编
《C++与数据结构》 高飞 主编,白霞 胡进等 副主编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3921430/article/details/8074865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