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画UML用例图

visio2010绘制用例图

1.MicrosoftOffice2010中打开Microsoft Visio 2010,在“新建中选择”软件和数据库“,如图:

2.然后选择“UML模型图”,点击右下方的“创建”,进入主页面,如图:


3.在左下角模型资源管理器中,“顶层包”上右键->新建->”子系统“,如图:


4.给新建的“子系统”命名,如图:


5.然后在新建的子系统上右击,选择”用例图“如图:


6.新建用例图后打开。左上角工具栏出现常用工具,拖拽即可绘制用例图:


7.选中需要自定义的元素,右键可查看具体自定义元素样式,包括连线方式,文本,线条样式,填充,如图:


8.设置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

a)在左侧工具栏中选择“用”工具如图


b)在用例图中拖动图标链接目标用例与参与者:


c)选中线条右键-》格式-》线条,设置箭头起点为无


d) 双击连线。修改构造型为空,可隐藏连线上的label


9.设置用例之间的扩展关系:

a)选中工具栏上的扩展按钮:


b)拖动到有扩展关系的用例上


c)选中线条右键-》格式-》线条。设置虚线和起始箭头:

10.设置用例之间的包含关系:

a)选择点击菜单栏中的“UML” -> 单击选项“构造型”-> 新建 > 构造型那里输入include -> 基类那里选“归纳”-> 最后“确定”;

b)把UML用例下的“扩展”拖到绘图页上 -> 双击或右键属性 -> 构造型下拉列表中选“include” -> 确定即可,include关系就显示出来了。


 

用例图图例说明

用例图事物说明

事物名称

解释

UML表示

参与者(Actor)

在系统外部与系统直接交互的人或事物(如另一个计算机系统或一些可运行的进程)。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1.参与者是角色(role)而不是具体的人,它代表了参与者在与系统打交道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以在系统的实际运作中,一个实际用户可能对应系统的多个参与者。不同的用户也可以只对应于一个参与者,从而代表同一参与者的不同实例。

2.参与者作为外部用户(而不是内部)与系统发生交互作用,是它的主要特征。

3.在后面的顺序图等中出现的“参与者”,与此概念相同,但具体指代的含义,视具体情况而定。

用例(Use Case)

系统外部可见的一个系统功能单元。系统的功能由系统单元所提供,并通过一系列系统单元与一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交换的消息所表达 。

系统边界

确定系统范围、明确用例所属系统

用例图关系说明

关系

解释

参与者与用例之间关系

关联

表示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交互,通信途径。

用例之间的关系

包含

箭头指向的用例为被包含的用例,称为包含用例;箭头出发的用例为基用例。包含用例是必选的,如果缺少包含用例,基用例就不完整;包含用例必须被执行,不需要满足某种条件;其执行并不会改变基用例的行为。

扩展

虚线箭头指向的用例被称为基用例,虚线箭头的出发用例成为扩展用例。扩展关系用于描述一下场景:

l  扩展用例为可选行为

l  某种条件下会执行的子过程

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泛化

发出箭头的事物“is a”箭头指向的事物。泛化关系是一般和特殊关系,发出箭头的一方代表特殊的一方,箭头指向的一方代表一般一方。特殊一方继承了一般方的特性并增加了新的特性。

         

UML用例图

用例图主要用来图示化系统的主事件流程,它主要用来描述客户的需求,即用户希望系统具备的完成一定功能的动作,通俗地理解用例就是软件的功能模块,所以是设计系统分析阶段的起点,设计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建和解释用例图,用来描述软件应具备哪些功能模块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UML用例图包含了用例和参与者,用例之间用关联来连接以求把系统的整个结构和功能反映给非技术人员(通常是软件的用户),对应的是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分解。

用例是从系统外部可见的行为,是系统为某一个或几个参与者(Actor)提供的一段完整的服务。从原则上来讲,用例之间都是独立、并列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包含从属关系。但是为了体现一些用例之间的业务关系,提高可维护性和一致性,用例之间可以抽象出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generalization)几种关系。

共性:都是从现有的用例中抽取出公共的那部分信息,作为一个单独的用例,然后通后过不同的方法来重用这个公共的用例,以减少模型维护的工作量。

1、包含(include)

包含关系:使用包含(Inclusion)用例来封装一组跨越多个用例的相似动作(行为片断),以便多个基(Base)用例复用。基用例控制与包含用例的关系,以及被包含用例的事件流是否会插入到基用例的事件流中。基用例可以依赖包含用例执行的结果,但是双方都不能访问对方的属性。

UML用例图中包含关系对典型的应用就是复用,也就是定义中说的情景。但是有时当某用例的事件流过于复杂时,为了简化用例的描述,我们也可以把某一段事件流抽象成为一个被包含的用例;相反,用例划分太细时,也可以抽象出一个基用例,来包含这些细颗粒的用例。这种情况类似于在过程设计语言中,将程序的某一段算法封装成一个子过程,然后再从主程序中调用这一子过程。 

例如:业务中,总是存在着维护某某信息的功能,如果将它作为一个用例,那新建、编辑以及修改都要在用例详述中描述,过于复杂;如果分成新建用例、编辑用例和删除用例,则划分太细。这时包含关系可以用来理清关系。

2、扩展(extend)

扩展关系:将基用例中一段相对独立并且可选的动作,用扩展(Extension)用例加以封装,再让它从基用例中声明的扩展点(ExtensionPoint)上进行扩展,从而使基用例行为更简练和目标更集中。UML用例图中扩展用例为基用例添加新的行为。扩展用例可以访问基用例的属性,因此它能根据基用例中扩展点的当前状态来判断是否执行自己。但是扩展用例对基用例不可见。

对于一个扩展用例,可以在基用例上有几个扩展点。

例如,系统中允许用户对查询的结果进行导出、打印。对于查询而言,能不能导出、打印查询都是一样的,导出、打印是不可见的。导入、打印和查询相对独立,而且为查询添加了新行为。因此可以采用扩展关系来描述:

3、泛化(generalization)

UML用例图中泛化关系:子用例和父用例相似,但表现出更特别的行为;子用例将继承父用例的所有结构、行为和关系。子用例可以使用父用例的一段行为,也可以重载它。父用例通常是抽象的。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使用泛化关系,子用例中的特殊行为都可以作为父用例中的备选流存在。

例如,业务中可能存在许多需要部门领导审批的事情,但是领导审批的流程是很相似的,这时可以做成泛化关系表示:

上面是我参考的一篇文章,觉得将三种关系的区别讲得很清晰,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系统,对项目(在线购物系统)的用例做了整体的描绘。


深入剖析UML用例图关系中包含 扩展和泛化之间的联系


UML用例图中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化(generalization)三种关系详解

共性:都是从现有的用例中抽取出公共的那部分信息,作为一个单独的用例,然后通后过不同的方法来重用这个公共的用例,以减少模型维护的工作量。

1、包含(include)

UML用例图的包含关系:使用包含(Inclusion)用例来封装一组跨越多个用例的相似动作(行为片断),以便多个基(Base)用例复用。基用例控制与包含用例的关系,以及被包含用例的事件流是否会插入到基用例的事件流中。基用例可以依赖包含用例执行的结果,但是双方都不能访问对方的属性。

UML用例图包含关系对典型的应用就是复用,也就是定义中说的情景。但是有时当某用例的事件流过于复杂时,为了简化用例的描述,我们也可以把某一段事件流抽象成为一个被包含的用例;相反,用例划分太细时,也可以抽象出一个基用例,来包含这些细颗粒的用例。这种情况类似于在过程设计语言中,将程序的某一段算法封装成一个子过程,然后再从主程序中调用这一子过程。 
例如:业务中,总是存在着维护某某信息的功能,如果将它作为一个用例,那新建、编辑以及修改都要在用例详述中描述,过于复杂;如果分成新建用例、编辑用例和删除用例,则划分太细。这时包含关系可以用来理清关系。

2、扩展(extend)

UML用例图的扩展关系:将基用例中一段相对独立并且可选的动作,用扩展(Extension)用例加以封装,再让它从基用例中声明的扩展点(ExtensionPoint)上进行扩展,从而使基用例行为更简练和目标更集中。扩展用例为基用例添加新的行为。扩展用例可以访问基用例的属性,因此它能根据基用例中扩展点的当前状态来判断是否执行自己。但是扩展用例对基用例不可见。

对于一个扩展用例,可以在基用例上有几个扩展点。

例如,系统中允许用户对查询的结果进行导出、打印。对于查询而言,能不能导出、打印查询都是一样的,导出、打印是不可见的。导入、打印和查询相对独立,而且为查询添加了新行为。因此可以采用扩展关系来描述:

3、泛化(generalization)

UML用例图的泛化关系:子用例和父用例相似,但表现出更特别的行为;子用例将继承父用例的所有结构、行为和关系。子用例可以使用父用例的一段行为,也可以重载它。父用例通常是抽象的。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使用泛化关系,子用例中的特殊行为都可以作为父用例中的备选流存在。
例如,业务中可能存在许多需要部门领导审批的事情,但是领导审批的流程是很相似的,这时可以做成泛化关系表示: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yphoonwang/article/details/5082053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