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01_基础

Python基础内容

版本:Python3平台:Windows 7/10


Python简介

Python是著名的“龟叔”Guido van Rossum在1989年圣诞节期间,为了打发无聊的圣诞节而编写的一个编程语言。

Pyhton是一种牺牲硬件换取软件的编程语言,同样的一个任务,C语言要写1000行代码,Java只需要写100行,而Python可能只要20行。

但是,代码少的代价是运行速度慢,C程序运行1秒钟,Java程序可能需要2秒,而Python程序可能就需要10秒。

Python语言的定位:“优雅”、“明确”、“简单”。所以Python程序看上去总是简单易懂,初学者学Python,不但入门容易,而且将来深入下去,可以编写那些非常非常复杂的程序。

总的来说,Python的哲学就是简单优雅,尽量写容易看明白的代码,尽量写少的代码。如果一个资深程序员向你炫耀他写的晦涩难懂、动不动就几万行的代码,你可以尽情地嘲笑他。

  • Python适合的领域:服务器后台 服务器脚本工具 Web应用程序
  • Python不适合的领域:操作系统 移动端应用 3D游戏

Python的缺点

1.运行速度慢:因为Python属于解释型语言,代码在执行时会一行一行地翻译成CPU能理解的机器码,这个翻译过程非常耗时,所以很慢。而C程序是运行前直接编译成CPU能执行的机器码,所以非常快。但是大量的应用程序不需要这么快的运行速度,因为用户根本感觉不出来。

2.代码不能加密:如果要发布你的Python程序,实际上就是发布源代码,这一点跟C语言不同,C语言不用发布源代码,只需要把编译后的机器码(也就是你在Windows上常见的xxx.exe文件)发布出去。要从机器码反推出C代码是不可能的,所以,凡是编译型的语言,都没有这个问题,而解释型的语言,则必须把源码发布出去。好消息是目前的互联网时代,靠卖软件授权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少了,靠网站和移动应用卖服务的模式越来越多了,后一种模式不需要把源码给别人。

安装Python

目前,Python有两个版本,一个是2.x版,一个是3.x版,这两个版本是不兼容的。由于3.x版越来越普及,我们的教程将以最新的Python 3.5版本为基础。请确保你的电脑上安装的Python版本是最新的3.5.x,这样,你才能无痛学习这个教程。
下载地址: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

基本的输入与输出

输出

print()在括号中加上字符串,就可以向屏幕上输出指定的文字。比如输出'hello, world',用代码实现如下:

print('hello, world')

print()函数也可以接受多个字符串,用逗号“,”隔开,就可以连成一串输出:

prin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print()会依次打印每个字符串,遇到逗号“,”会输出一个空格,因此,输出的字符串是这样拼起来的:

print()也可以打印整数,或者计算结果:

print('100 + 200 =', 100 + 200)

输入

Python提供了一个input(),可以让用户输入字符串,并存放到一个变量里。比如输入用户的名字:

name = input('please enter your name: )

数据类型与变量

  • 整数:Python可以处理任意大小的整数,当然包括负整数,在程序中的表示方法和数学上的写法一模一样,例如:1100-80800,等等。计算机由于使用二进制,所以,有时候用十六进制表示整数比较方便,十六进制用0x前缀和0-9a-f表示,例如:0xff000xa5b4c3d2,等等。

  • 浮点数:浮点数也就是小数,之所以称为浮点数,是因为按照科学记数法表示时,一个浮点数的小数点位置是可变的,比如,1.23x10912.3x108是完全相等的。浮点数可以用数学写法,如1.233.14-9.01,等等。但是对于很大或很小的浮点数,就必须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把10e替代,1.23x109就是1.23e9,或者12.3e80.000012可以写成1.2e-5,等等。

  • 字符串:字符串是以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的任意文本,比如'abc'"xyz"等等。请注意,''""本身只是一种表示方式,不是字符串的一部分,因此,字符串'abc'只有abc这3个字符。如果'本身也是一个字符,那就可以用""括起来,比如"I'm OK"包含的字符是I'm,空格,OK这6个字符。

    如果字符串内部既包含'又包含"怎么办?可以用转义字符\来标识,比如:

    'I\'m \"OK\"!'
    

    转义字符\可以转义很多字符,比如\n表示换行,\t表示制表符,字符\本身也要转义,所以\\表示的字符就是\

    print('I\'m learning\nPython.')
    print('\\\n\\')
    

    如果字符串里面有很多字符都需要转义,就需要加很多k,为了简化,Python还允许用r''表示''内部的字符串默认不转义:

    print(r'\\\t\\')
    
  • 布尔值:布尔值和布尔代数的表示完全一致,一个布尔值只有TrueFalse两种值,要么是True,要么是False,在Python中,可以直接用TrueFalse表示布尔值(请注意大小写),也可以通过布尔运算计算出来:

    >>> True
    True
    >>> False
    False
    >>> 3 > 2
    True
    >>> 3 > 5
    False
    

    布尔值可以用andornot运算。

  • 空值:空值是Python里一个特殊的值,用None表示。None不能理解为0,因为0是有意义的,而None是一个特殊的空值。此外,Python还提供了列表、字典等多种数据类型,还允许创建自定义数据类型

  • 变量:变量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代数的方程变量是一致的,只是在计算机程序中,变量不仅可以是数字,还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变量在程序中就是用一个变量名表示了,变量名必须是大小写英文、数字和_的组合,且不能用数字开头。Python为动态语言,所以变量的类型不固定。

    最后,理解变量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也非常重要

    a = 'ABC'
    

    Python解释器干了两件事情:

    1.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ABC'的字符串;

    2.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名为a的变量,并把它指向'ABC'

    解释运行结果:

    a = 'ABC'
    b = a
    a = 'XYZ'
    print(b)
    

关于除法的一些问题 10/3->3.3333333,10//3->3,9/3->3.0

也就是说除法/是精确运算,地板除//结果永远是整数

list与tuple

list

Python内置的一种数据类型是列表:list。list是一种有序的集合,可以随时添加和删除其中的元素。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len()函数可以获得list元素的个数:

>>> len(classmates)
3

用索引来访问list中每一个位置的元素,记得索引是从0开始的:

>>> classmates[0]
'Michael'
>>> classmates[1]
'Bob'
>>> classmates[2]
'Tracy'
>>> classmates[3]

如果要取最后一个元素,除了计算索引位置外,还可以用-1做索引,直接获取最后一个元素:

>>> classmates[-1]
'Tracy'

以此类推,可以获取倒数第2个、倒数第3个:

>>> classmates[-2]
'Bob'
>>> classmates[-3]
'Michael'

list是一个可变的有序表,所以,可以往list中追加元素到末尾:

classmates.append('Adam')

也可以把元素插入到指定的位置,比如索引号为1的位置:

classmates.insert(1, 'Jack')

要删除list末尾的元素,用pop()方法:

classmates.pop()

要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用pop(i)方法,其中i是索引位置:

classmates.pop(1)

要把某个元素替换成别的元素,可以直接赋值给对应的索引位置:

classmates[1] = 'Sarah'

list里面的元素的数据类型也可以不同,比如:

L = ['Apple', 123, True]

list元素也可以是另一个list,比如:

s = ['python', 'java', ['asp', 'php'], 'scheme']

如果一个list中一个元素也没有,就是一个空的list,它的长度为0

>>> L = []
>>> len(L)
0

tuple

另一种有序列表叫元组:tuple。tuple和list非常类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注意:t = (1)的定义等价于t = 1

为了消除歧义只有1个元素的tuple定义时必须加一个逗号,t = (1,)

解释运行结果:

>>> t = ('a', 'b', ['A', 'B'])
>>> t[2][0] = 'X'
>>> t[2][1] = 'Y'
>>> t

条件判断

计算机之所以能做很多自动化的任务,因为它可以自己做条件判断。

age = 20
if age >= 18: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adult')

根据Python的缩进规则,如果if语句判断是True,就把缩进的两行print语句执行了,否则,什么也不做。

也可以给if添加一个else语句,意思是,如果if判断是False,不要执行if的内容,去把else执行了:

age = 3
if age >= 18: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adult')
else: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teenager')

注意不要少写了冒号:

当然上面的判断是很粗略的,完全可以用elif做更细致的判断:

age = 3
if age >= 18:
    print('adult')
elif age >= 6:
    print('teenager')
else:
    print('kid')

elifelse if的缩写,完全可以有多个elif,所以if语句的完整形式就是:

if <条件判断1>:
    <执行1>
elif <条件判断2>:
    <执行2>
elif <条件判断3>:
    <执行3>
else:
    <执行4>

if判断条件还可以简写,比如写:

if x:
    print('True')

只要x是非零数值、非空字符串、非空list等,就判断为True,否则为False

解释运行结果:

s = input('birth: ')
birth = int(s)
if birth < 2000:
    print('00前')
else:
    print('00后')

循环

for in 循环

names = ['Michael', 'Bob', 'Tracy']
for name in names:
    print(name)

所以for x in ...循环就是把每个元素代入变量x,然后执行缩进块的语句。

再比如我们想计算1-10的整数之和,可以用一个sum变量做累加:

sum = 0
for x in [1, 2, 3, 4, 5, 6, 7, 8, 9, 10]:
    sum = sum + x
print(sum)

如果要计算1-100的整数之和,从1写到100有点困难,幸好Python提供一个range()函数,可以生成一个整数序列,再通过list()函数可以转换为list。比如range(5)生成的序列是从0开始小于5的整数:

>>> list(range(5))
[0, 1, 2, 3, 4]

range(101)就可以生成0-100的整数序列,计算如下:

sum = 0
for x in range(101):
    sum = sum + x
print(sum)

while循环

只要条件满足,就不断循环,条件不满足时退出循环

计算10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

sum = 0
n = 99
while n > 0:
    sum = sum + n
    n = n - 2
print(sum)

在循环内部变量n不断自减,直到变为-1时,不再满足while条件,循环退出。

dict与set

dict

Python内置了字典:dict的支持,dict全称dictionary,在其他语言中也称为map,使用键-值(key-value)存储,具有极快的查找速度(hash表)。这种key-value存储方式,在放进去的时候,必须根据key算出value的存放位置,这样,取的时候才能根据key直接拿到value

>>> d = {'Michael': 95, 'Bob': 75, 'Tracy': 85}
>>> d['Michael']
95

把数据放入dict的方法,除了初始化时指定外,还可以通过key放入:

>>> d['Adam'] = 67
>>> d['Adam']
67

由于一个key只能对应一个value,所以,多次对一个key放入value,后面的值会把前面的值冲掉:

>>> d['Jack'] = 90
>>> d['Jack']
90
>>> d['Jack'] = 88
>>> d['Jack']
88

如果key不存在,dict就会报错:

>>> d['Thomas']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KeyError: 'Thomas'

要避免key不存在的错误,有两种办法,一是通过in判断key是否存在:

>>> 'Thomas' in d
False

二是通过dict提供的get方法,如果key不存在,可以返回None,或者自己指定的value

>>> d.get('Thomas')
>>> d.get('Thomas', -1)
-1

要删除一个key,用pop(key)方法,对应的value也会从dict中删除:

d.pop('Bob')

请务必注意,dict内部存放的顺序和key放入的顺序是没有关系的。

和list比较,dict有以下几个特点:

1.查找和插入的速度极快,不会随着key的增加而变慢;

2.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内存浪费多。

而list相反:

1.查找和插入的时间随着元素的增加而增加;

2.占用空间小,浪费内存很少。

所以,dict是用空间来换取时间的一种方法。

dict可以用在需要高速查找的很多地方,在Python代码中几乎无处不在,正确使用dict非常重要,需要牢记的第一条就是dict的key必须是不可变对象。

这是因为dict根据key来计算value的存储位置,如果每次计算相同的key得出的结果不同,那dict内部就完全混乱了。这个通过key计算位置的算法称为哈希算法(Hash)。

要保证hash的正确性,作为key的对象就不能变。在Python中,字符串、整数等都是不可变的,因此,可以放心地作为key。而list是可变的,就不能作为key

set

set和dict类似,也是一组key的集合,但不存储value。由于key不能重复,所以,在set中,没有重复的key

要创建一个set,需要提供一个list作为输入集合:

>>> s = set([1, 2, 3])
>>> s
{1, 2, 3}   

注意,传入的参数[1, 2, 3]是一个list,而显示的{1, 2, 3}只是告诉你这个set内部有123这3个元素,显示的顺序也不表示set是有序的。

重复元素在set中自动被过滤:

>>> s = set([1, 1, 2, 2, 3, 3])
>>> s
{1, 2, 3}

通过add(key)方法可以添加元素到set中,可以重复添加,但不会有效果:

>>> s.add(4)
>>> s
{1, 2, 3, 4}
>>> s.add(4)
>>> s
{1, 2, 3, 4}

通过remove(key)方法可以删除元素:

>>> s.remove(4)
>>> s
{1, 2, 3}

set可以看成数学意义上的无序和无重复元素的集合,因此,两个set可以做数学意义上的交集、并集等操作:

>>> s1 = set([1, 2, 3])
>>> s2 = set([2, 3, 4])
>>> s1 & s2
{2, 3}
>>> s1 | s2
{1, 2, 3, 4}

set和dict的唯一区别仅在于没有存储对应的value,但是,set的原理和dict一样,所以,同样不可以放入可变对象,因为无法判断两个可变对象是否相等,也就无法保证set内部“不会有重复元素”。试试把list放入set,看看是否会报错。

不可变对象

str是不变对象,而list是可变对象。

对于可变对象,比如list,对list进行操作,list内部的内容是会变化的,比如:

>>> a = ['c', 'b', 'a']
>>> a.sort()
>>> a
['a', 'b', 'c']

而对于不可变对象,比如str,对str进行操作呢:

>>> a = 'abc'
>>> a.replace('a', 'A')
'Abc'
>>> a
'abc'

虽然字符串有个replace()方法,也确实变出了'Abc',但变量a最后仍是'abc',应该怎么理解呢?

所以,对于不变对象来说,调用对象自身的任意方法,也不会改变该对象自身的内容。相反,这些方法会创建新的对象并返回,这样,就保证了不可变对象本身永远是不可变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0189239/article/details/7794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