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方向

 

问题:怎样思考,才能告别肤浅、告别低水平勤奋呢?

1. 学会过滤信息,找到重点

总有人喜欢抱怨:为什么看了那么多的书,却没有什么长进?为什么这么快一天就过去了,我都不知道自己一整天干了什么。你应该找到重点,有目的地过滤信息、只做重点事项。古典在《跃迁》这本书里提到了三种“时代溺水者”,其中一种就是无法过滤信息的、找不到重点的人。大脑的信息负荷有限,如果接收过多的无用信息,不但会导致大脑超载,还会错过真正有用的信息。当你在接触到新信息时,必须学会有意识地问自己:我现在读的东西对我有帮助吗?不重要的信息、不重要的事项,应该主动断舍离。就像我之前的合租舍友小G,如果他能只专注于一项技能的提升,而不是焦虑地涉猎各种信息,想必也不至于碌碌无为。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大部分人的主要成就,都来自于只专注做那些少数重要的事。就像古典所说的: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论,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选择目标、找到重点,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才能让你告别低水平勤奋。

2. 逆向思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现实生活当中,如果试试逆向思维,把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反而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获得成长。听朋友的哥哥讲过一件让我拍手叫好的事情:他儿子今年刚满7岁,有一天晚上放学回家,竟说不想做作业。他一开始很生气,甚至想凶儿子几句,后来灵机一动说:“那这样吧,我来帮你做作业,你来帮爸爸检查好吗?”儿子兴奋地答应了,并认真地将作业检查了一遍,还耐心地给爸爸讲解哪些题目做错了、应该怎么做。他肯定不知道为什么爸爸把每道题目都做错了。逆向思维能让我们明白很多事情,更能找到事情的根源和解决办法。查理·芒格说:“要学会把事情颠倒过来考虑,逆向思维会帮助你发现很多问题。很多难题就是在逆向思考、倒过来考虑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的。”长期的不思考往往使得人们只看到事物其中的一面,使得每个人的言论、处理事情的方法越来越雷同、没有新意。利用事物的另一面,学会逆向思维,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刻意练习,才能告别肤浅的自己

作家Lachel说:我们的大脑,本质上是排斥深度思考的。一方面,深度思考要求投入大量的精力,另一方面,我们进行深度思考时,接受不到外界的刺激。所以我们宁愿将碎片时间拿来愉悦自己,用各种不费脑的娱乐来取悦自己。我们往往缺少了一种魄力,一种尝试和改变的魄力,一种克服本能的魄力。然而,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刻意练习的重要性。你想要学会深度思考,就去练习深度思考。即使刻意练习的过程中,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痛苦。但当你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时,你会乐在其中,获得更高级的愉悦。当你在学习、职场、自我认知等方面掌握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你就能更加游刃有余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总之,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如果你不想总是脑袋空空,带着混沌的大脑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你应该拥有思考的能力。不要逃避思考,慢慢培养自己过滤信息、逆向思考的能力,才能活出更有深度的自己。

--------------------- 本文来自 AMIGO_GO 的CSDN 博客 ,全文地址请点击:https://blog.csdn.net/gbwine/article/details/78507624?utm_source=copy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anshan1111/article/details/8293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