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在开发中的应用 --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

代理是一种模式,提供了对目标对象的间接访问方式,即通过代理访问目标对象。如此便于在实现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功能操作,前拦截,后拦截等,以满足自身的业务需求,同时代理模式便于扩展目标对象功能的特点也为多人所用。

静态代理

静态代理的实现比较简单,代理类通过实现与目标对象相同的接口,并在类中维护一个代理对象。通过构造器塞入目标对象,赋值给代理对象,进而执行代理对象实现的接口方法,并实现前拦截,后拦截等所需的业务功能。

优缺点:
优点:可以做到不对目标对象进行修改的前提下,对目标对象进行功能的扩展和拦截。
缺点:因为代理对象,需要实现与目标对象一样的接口,会导致代理类十分繁多,不易维护,同时一旦接口增加方法,则目标对象和代理类都需要维护。

动态代理

代理类在程序运行时创建的代理方式被成为 动态代理。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代理类并不是在Java代码中定义的,而是在运行时根据我们在Java代码中的“指示”动态生成的。相比于静态代理, 动态代理的优势在于可以很方便的对代理类的函数进行统一的处理,而不用修改每个代理类的函数。

在java的动态代理机制中,有两个重要的类或接口,一个是 InvocationHandler(Interface)、另一个则是 Proxy(Class),这一个类和接口是实现我们动态代理所必须用到的

InvocationHandler这个接口的唯一一个方法 invoke 方法: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proxy:  指代我们所代理的那个真实对象
method:  指代的是我们所要调用真实对象的某个方法的Method对象
args:  指代的是调用真实对象某个方法时接受的参数

public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loader:一个ClassLoader对象,定义了由哪个ClassLoader对象来对生成的代理对象进行加载
interfaces:一个Interface对象的数组,表示的是我将要给我需要代理的对象提供一组什么接口,如果我提供了一组接口给它,那么这个代理对象就宣称实现了该接口(多态),这样我就能调用这组接口中的方法了
h: 一个InvocationHandler对象,表示的是当我这个动态代理对象在调用方法的时候,会关联到哪一个InvocationHandler对象上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houhaihua57410/article/details/8282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