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采用隔行扫描?

实践证明,把活动图像分成一幅幅内容十分相近的静止图像来传送,只要传送速度足够快,就可以得到连续的活动图像而没有闪烁感。如果每秒钟传送50帧图像信号,虽然可以消除闪烁感,但每秒钟传送的信息量太大,使图像信号的频带太宽。因为每帧由625行组成,这就意味着在图像的垂直方向有625个像素,荧光屏的宽高比是4:3,则在水平方向有(4/3)×625个像素,那么一帧图像有(4/3)×625×625=52万个像素。若相邻两个像素均黑白交替变化,则52万个像素相当于产生26万个周期的黑白交变信号。若每秒钟发送50帧图像时,则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为50×26万=13MHz,即图像信号的带宽为0Hz~13MHz,这个信号的频带实在太宽,它使得电视设备复杂化。若每秒钟改为发送25帧图像时,则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为6.5MHz,再扣除逆程扫描行,实际最高频率约为6.0MHz,即图像信号的带宽为0Hz~6MHz,但缺点是人眼观看电视时有闪烁感产生。
 

 为了解决以上闪烁感与图像信号频宽之间的矛盾,规定每秒钟发送25帧图像,但每帧分两场隔行扫描,这样既使图像信号的带宽为0Hz~6MHz,又因为场频为50Hz而消除了闪烁

为什么电视是隔行扫描?而电脑是逐行扫描?

 

模拟电视系统中节目的制作、发送、传输和接收都是以模拟方式进行的。模拟电视在国际上有PAL、NTSC、SECAM三种制式,

被不同的国家采用。

这三种电视制式都采用隔行扫描方式,隔行扫描是将图像的奇数行和偶数行分两场传输,隔行扫描的优点是减小模拟电视信号占用带宽,

技术实现简单,缺点是图像显示会有闪烁。我国采用的标准是PAL制,PAL和SECAM制每秒传送25帧电视图像、每帧625行。

NTSC制每秒传送30帧图像,每帧525行。通常的模拟电视长宽比为4:3,电视画面每行象素的理论值可以通过长宽比推算出来。

在象素黑白相间的极端情况下,PAL制的信号带宽为625×832×25÷2=6.5MHZ,传输占用带宽为8MHZ,

NTSC制为525×700×30÷2=5.5125MHZ,传输占用带宽为6MHZ。 在这里因为色度信号是插在亮度信号频谱间发送,

所以不考虑色度信号占用带宽。
电脑是逐行扫描是由于没有带宽限制。

如何分辨隔行扫描线与逐行扫描线?

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
电视机屏幕上的图像是由一条一条的扫描线组成,一幅电视画面,扫描线数越多,垂直方向的信号清晰度就越高。

电视机即使没有收到信号,也存在扫描线,形成光栅或图案。扫描分行扫描与场扫描,电子束从左到右水平方向的运动称为行扫描,

而自上而下作垂直方向的运动称为场,按照我国的电视标准,行频是15625Hz,即每幅电视画面有625行扫描线,

场频为50Hz,即每秒钟连续变化50场电视图像。
1.隔行扫描
一幅图像如果分两次扫描,即分两场,第一场扫1、3、5……(单数行),称为奇数场,第二场扫2、4、6……(双数行),

称为偶数场。奇数场和偶数场组合起来,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这种扫描方式,通常叫隔行扫描。
2.变频逐行扫描
下面介绍目前数字化彩电的几种扫描方式,使读者在选购时参考。
⑴变频逐行扫描
为了提高电视图像的清晰度,目前生产的彩色电视机,均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进行变频逐行扫描,它通过机内芯片

将隔行扫描转化成逐行扫描,同时完成将场频50Hz转换成60Hz,这样可改善图像大面积闪烁,扫描行间闪烁及行结构线,

使画面稳定无闪烁。
最新一些高端彩色,采用75Hz逐行扫描技术,将场扫描过度提升到最符合人眼视觉标准的每秒75幅图像,从而使画面

更加稳定舒适、异常清晰。还有采用3元次逐行扫描技术,这种扫描方式将现在使用的隔行扫描信号转换成逐行扫描信号,

它通过计算机测算3个场(现在的场和之前、之后的场)之间的10条扫描线最大相关的影象数据,求出内插的像素数据。

这样实现了清晰、自然的活动画面。
⑵只有变频扫描
一些变频彩电只将场频从50Hz变到60Hz、75Hz或100Hz三种,而没有进行逐行转换,这类彩电只克服了图像大面积闪烁,

而不能克服扫描行间闪烁和行结构线过于明显的缺陷。
⑶变频与逐行扫描分开
还有一些彩电采用改良的100Hz技术,机内有100Hz隔行和50Hz逐行两个选项,但100Hz和逐行扫描无法同时实现。这种

彩电中逐行扫描的场频仍然是50Hz,与人眼对闪烁的敏感频率比较接近,所以观看PAL制彩色电视节目时会感觉到大面积闪

烁,屏幕上出现亮色画面时闪烁尤其明显,100Hz隔行扫描同样存在扫描行间闪烁和行结构线过于明显的缺陷。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c346de0100t4j5.html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aspirs/p/9657122.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