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开发环境配置

搭建JavaWeb(ssh)开发环境

第一步:安装并配置JDK

(1)下载安装JDK1.8并安装

(2)设置环境变量

      1)新建JAVA_HOME=D:\Program Files\Java\jdk1.8.0_73

      2)新建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3)在path中添加%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

          D:\Program Files\mysql-5.6.17-winx64\bin;%CATALINA_HOME%\lib;%CATALINA_HOME%\bin;

第二步:安装web开发工具

   (1)下载eclipse-jee-mars-2-win32-x86_64并解压缩到指定安装路径

第三步:安装tomcat

(1)下载并解压缩apache-tomcat-8.0.47-windows-x64到指定安装路径

(2) apache-tomcat-8.0.47-src(不用解压缩)

(3)新建环境变量CATALINA_HOME=D:\Program Files\apache-tomcat-8.0.50

第四步:安装mysql

(1)下载并解压缩mysql-5.6.35-winx64到你的安装路径

(2)配置mysql
       1)进入mysql根目录,复制my-default.ini文件,改名 my.ini文件,打开my.ini文件,修改文件

[mysqld]

  port = 3306

  basedir="C:/Program Files/Mysql"

  # 设置mysql的安装目录

  datadir="C:/Program Files/Mysql/data"

  # 设置mysql数据库的数据的存放目录,必须是data,或者是//xxx/data

  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 创建新表时将使用的默认存储引擎

  socket = /tmp/mysql.sock

  sql-mode="STRICT_TRANS_TABLES,NO_AUTO_CREATE_USER,NO_ENGINE_SUBSTITUTION"

  # SQL模式为strict模式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 设置mysql服务器的字符集

  #character-set-server=utf-8

  # 服务端使用的字符集默认为8比特编码的latin1字符集

  max_connections=200

  # mysql服务器支持的最大并发连接数(用户数)。但总会预留其中的一个连接给管理员使用超级权限登录,即使连接数目达到最大限制。如果设置得过小而用户比较多,会经常出现“Too many connections”错误。

  query_cache_size=0

  # 查询缓存大小,用于缓存SELECT查询结果。如果有许多返回相同查询结果的SELECT查询,并且很少改变表,可以设置query_cache_size大于0,可以极大改善查询效率。而如果表数据频繁变化,就不要使用这个,会适得其反

  #table_cache=256

  # 这个参数在5.1.3之后的版本中叫做table_open_cache,用于设置table高速缓存的数量。由于每个客户端连接都会至少访问一个表,因此此参数的值与 max_connections有关。当某一连接访问一个表时,MySQL会检查当前已缓存表的数量。如果该表已经在缓存中打开,则会直接访问缓存中的表已加快查询速度;如果该表未被缓存,则会将当前的表添加进缓存并进行查询。在执行缓存操作之前,table_cache用于限制缓存表的最大数目:如果当前已经缓存的表未达到table_cache,则会将新表添加进来;若已经达到此值,MySQL将根据缓存表的最后查询时间、查询率等规则释放之前的缓存。

  tmp_table_size=34M

  # 内存中的每个临时表允许的最大大小。如果临时表大小超过该值,临时表将自动转为基于磁盘的表(Disk Based Table)。

  thread_cache_size=8

  # 缓存的最大线程数。当客户端连接断开时,如果客户端总连接数小于该值,则处理客户端任务的线程放回缓存。在高并发情况下,如果该值设置得太小,就会有很多线程频繁创建,线程创建的开销会变大,查询效率也会下降。一般来说如果在应用端有良好的多线程处理,这个参数对性能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MyISAM相关参数 begin------------------------------------------------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100G

  # mysql重建索引时允许使用的临时文件最大大小

  myisam_sort_buffer_size=68M

  key_buffer_size=54M

  # Key Buffer大小,用于缓存MyISAM表的索引块。决定数据库索引处理的速度(尤其是索引读)

  read_buffer_size=64K

  # 用于对MyISAM表全表扫描时使用的缓冲区大小。针对每个线程进行分配(前提是进行了全表扫描)。进行排序查询时,MySql会首先扫描一遍该缓冲,以避免磁盘搜索,提高查询速度,如果需要排序大量数据,可适当调高该值。但MySql会为每个客户连接发放该缓冲空间,所以应尽量适当设置该值,以避免内存开销过大。

  read_rnd_buffer_size=256K

  sort_buffer_size=256K

  # connection级参数(为每个线程配置),500个线程将消耗500*256K的sort_buffer_size。

  #------------------------------MyISAM相关参数 end------------------------------------------------

  #-------------------------------# InnoDB相关参数 begin ---------------------------------------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3M

  # InnoDB用于存储元数据信息的内存池大小,一般不需修改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1

  # 事务相关参数,如果值为1,则InnoDB在每次commit都会将事务日志写入磁盘(磁盘IO消耗较大),这样保证了完全的ACID特性。而如果设置为0,则表示事务日志写入内存log和内存log写入磁盘的频率都为1次/秒。如果设为2则表示事务日志在每次commit都写入内存log,但内存log写入磁盘的频率为1次/秒。

  innodb_log_buffer_size=2M

  # InnoDB日志数据缓冲大小,如果缓冲满了,就会将缓冲中的日志数据写入磁盘(flush)。由于一般至少都1秒钟会写一次磁盘,所以没必要设置过大,即使是长事务。

  innodb_buffer_pool_size=105M

  # InnoDB使用缓冲池来缓存索引和行数据。该值设置的越大,则磁盘IO越少。一般将该值设为物理内存的80%。

  innodb_log_file_size=53M

  # 每一个InnoDB事务日志的大小。一般设为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25%到100%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9

  # InnoDB内核最大并发线程数

  #-------------------------------# InnoDB相关参数 end ---------------------------------------

修改之后在安装mysqld服务

在cmd中运行命令:

mysqld --install MySQL --defaults-file="D:\Program Files\mysql-5.6.17-winx64\my.ini”其中的MySQL是安装服务器的名称,可以指定任何名称。安装完成后会提示下面的信息:Service successfully installed,即表示成功安装,安装成功后会在系统的服务组策中添加该服务,在使用时只需要开启即可。

第五步:配置eclipse
(1) 设置eclipse所有的xml,jsp,workspace为utf-8

(2)windows->preferences->server->runtime envirxx->设置tomcat8

(3)设置windows->preferences->java -java buildPath->new libarary添加tomcat的jar包。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uo13071060890/article/details/8262398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