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随记

最近复习了一下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觉得将总结的要点记录下来,以待将来。

  • 网络拓扑结构
  1. 星型拓扑结构
  2. 网型拓扑结构
  • IP地址
  1. 32位2进制数字,每八位用点分隔。
  2. IP地址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3. 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A/B/C最常见。
  4. A类地址:8bits network | 24bits host 第一个八位组范围:00000000~01111111 :0~127 首尾保留:故A类地址有效范围为:1~126.主机部分也不能全为0或全为1,(全0为网络ID,全1为本网络广播地址)。最大可用主机数:224-2
  5. B类地址:16bits network | 16bits network 网络范围:10000000.00000000~10111111.11111111:128~191,最大可用主机数为:216-2.
  6. C类地址:24bits network | 8bits host 网络范围:11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11111.11111111.11111111:192~223 ,最大可用主机数为:28-2.
  7. D类地址:组播通信地址。
  8. E类地址:科学研究保留地址。
  9. 私有地址:(企业内网使用,不能在Internet上使用)
    1. 10.0.0.0~10.255.255.255
    2. 172.16.0.0~172.31.255.255
    3. 192.168.0.0~192.168.255.255
  • 子网掩码
  1. 网络地址相同的两个IP:同一网段
  2. 网络地址不同的两个IP:不同网段
  3. 子网掩码:对应IP中网络部分用1表示,主机部分用0表示
  4. 子网掩码 && IP地址 = 网络地址
  • OSI参考模型
  1. 应用层:
  2. 表示层:数据表示,安全,压缩
  3. 会话层:Token
  4. 传输层:进程选择、端口号
  5. 网络层:IP地址
  6. 数据链路层:MAC地址
  7. 物理层:
  • TCP.IP五层模型
  1. 应用层:HTTP/FTP/TFTP/SMTP/SNMP/DNS
  2. 传输层:TCP/UDP
  3. 网络层:IP:ARP/RARP/ICMP/IGMP
  4. 数据链路层:
  5. 物理层
  • 数据封装过程
  1. 应用层:转为二进制
  2. 传输层:将上层数据分段,封装TCP报文头部,TCP头部有端口号
  3. 网络层:将上层数据封装IP头部,IP头部中包含目标IP与源IP
  4. 数据链路层:将上层数据封装MAC头部,包含目标MAC地址与源MAC地址
  5. 物理层:传输信号
  • 数据解封过程
  1. 物理层:将电信号转为二进制,传至数据链路层
  2. 数据链路层:查看目标MAC地址,相同则拆掉MAC头部,将剩余数据传上层,不同则丢弃数据。
  3. 网络层:查看目标IP地址,相同则拆掉IP头部,将剩余数据传至上层,不同则丢弃数据。
  4. 传输层:根据TCP头部判断送往那个应用程序,然后将分组数据段充足送往应用层。
  5. 应用层:解码二进制数据,进行还原操作。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fly-to-the-sky/p/963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