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堆和栈的区别

参考声明:

https://blog.csdn.net/wolenski/article/details/7951961#comments

https://www.cnblogs.com/mysticCoder/p/4921724.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0%86%E6%A0%88/1682032

 
数据结构 先进后出(FILO—First-In/Last-Out) 先进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
空间分配 操作系统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缓存方式 栈使用的是一级缓存, 他们通常都是被调用时处于存储空间中,调用完毕立即释放。 堆则是存放在二级缓存中,生命周期由虚拟机的垃圾回收算法来决定(并不是一旦成为孤儿对象就能被回收)。所以调用这些对象的速度要相对来得低一些。
申请响应 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首先应该知道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
申请限制 在Windows下,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在 WINDOWS下,栈的大小是2M(也有的说是1M,总之是一个编译时就确定的常数),如果申请的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时,将提示overflow。因此,能从栈获得的空间较小。 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效率 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 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17753903/article/details/8241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