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中国】滴滴优步合并了,你想到了什么?

小编有话说

资本时代,谁能占有更多的用户资源,占领用户心智,谁就能快速做大,并拥有市场的溢价权,最后强强联合,越做越大。各位老板,用刷脸链接你的企业,创造你的强强联合。

Img422324052.jpg

滴滴出行81日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 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股权,相当于17.7%经济权益,优步中国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经济权益。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a71xwv10641970455310.jpg

滴滴出行CEO程维、总裁柳青今日发布内部信,称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从整个棋局来看,滴滴、Uber形成双赢,对于神州专车、易到用车来说,面临的压力也会更大。


上个世纪,巴菲特曾经亲自领导过一场旷世瞩目的烧钱大战。

 

1977 年巴菲特收购了《布法罗晚报》,伴随这桩收购,该报与布法罗排名第二的《信使快报》开始了惨烈的肉搏战。

 

巴菲特不但投入大量资金,而且以很多人看不懂的姿态全身心投入火拼,他深入编辑部、排版房和印刷厂,给全报社发表战争动员。

 

第二年,《晚报》的税前损失高达 290 万美元,这是巴菲特损失最惨重的一年。

 

第三年,《晚报》的亏损更是达到历史上最严重的 460 万美元。在竞争局面上,《晚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信使快报》在发行量上仍存在 7 万份的差距。

 

烧钱大战又持续了 3 年,一直到了 1982 年初,《晚报》才超过对手。

 

该年 9 月,《信使快报》终于被巴菲特烧到濒临倒闭——《信使快报》每年在早报业务上要亏损 300 万美元,是《晚报》的两倍。

 

在《信使快报》关门的那天,《晚报》当即更名为《布法罗新闻报》。不到半年,发行量就上升到 36 万份,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早先的记录,发行量也急剧上升。

 

在没有竞争对手的第一年里,《布法罗新闻报》的税前利润就高达 1900 万美元。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年均盈利在 4000 万美元左右。这笔曾经不被看好的 “烧钱”投资,走上越来越景气的良性循环。

uisdp5tiogd.jpg

在今天,滴滴出行和 Uber 中国结束了在中国市场的生死肉搏,与巴菲特这个案例不同的是,这里面不存在谁烧死谁,结果是共赢的,而相同的是,时隔 40 年之后,商业依然不改其本质。

 

合并后,双方将共同占有中国网络约车市场接近 90% 的份额,实现了巴菲特所说的 “桥梁上的收费站”的地位。

这如同当初滴滴合并快的一样,在两家合并后,滴滴快速杀向了快车、代驾、大巴等领域,结束与Uber中国战争后,新的滴滴估值超过300亿美元,达到近350亿美元,已超过京东成为一家巨型的准上市公司。 这对滴滴后续的资本运作、上市、新业务扩张都有巨大的好处。

6360572745447892743572440.jpg

斗则你死我活,合则亲密无间。滴滴和uber,滴滴和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优酷和土豆,为什么中国企业总在竞争激烈的时候合并?

 

先扶持两家,挤死第三四五家,然后合并成一家,垄断市场。”这就是资本时代互联网企业的玩法。要想把企业做成一个比较光辉亮丽甚至伟大的企业,大多数的企业的确是借助资本力量才得以伟大。通过烧钱的方式快速抢夺更多的用户资源,市场份额,排挤其他第三方竞争对手,争取更高估值。

所以说,赚钱的公司不一定值钱,值钱的公司未必赚钱。资本时代,谁能在各自的领域占有更多的用户资源,占领用户心智的第一位,谁就能快速做大,并拥有市场的溢价权,最后强强一联合,越做越大。

 

我们实体企业能否从中借鉴一二,在现有的优势下,利用好的平台,强强联盟,吸引客户,留住客户,聚拢大批的客户资源,把企业做的有资本价值?

 

blob.png

阅读原文:http://www.o2osl.com/any/fancyStar/detail/93.htm

猜你喜欢

转载自chinabestface.iteye.com/blog/231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