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万里行:腾讯@天津

640?wx_fmt=jpeg

申耀的科技观察

读懂科技,赢取未来!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或许仅仅是巧合,跨越十大省市、覆盖八大数据中心、行程约5000公里的“2018数字中国万里行”活动的第一站,选择了在滨海之城天津正式启动了。


显然,这应该与本次活动的策划人大兔、狒哥是新老“天津人”无干,至少他俩不像是那种拿活动做献礼的人。在我看来,天津拥有国内第一个单园区服务器数量突破10万台的数据中心,绝对是十足的加分项——今年新华社也曾经专门就此进行过报道。


对了,这个数据中心的主人是腾讯。


拥抱技术  引领变革

位于天津滨海开发区的腾讯天津数据中心,正式启用于2010年11月。这是腾讯第一个完全自建的数据中心,这也是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单个园区运行服务器最多的数据中心。


与其他很多超大型数据中心不同,腾讯天津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比邻天津地铁9号线,距离滨海高铁站也非常近,无论从市区,还是说外地过来都非常方便。



腾讯天津数据中心经理栗权介绍,目前腾讯天津数据中心包括四幢建筑,总建筑面积为92777平方米,除了2号楼用于办公,其余三幢均为业务机房。不过由于建成和投用时间不同,因此机房在技术的采用上也有一定的迭代演进。


显然,腾讯是一家卓越的、以产品驱动业务演进的互联网企业。人们往往注意到的,是它提供的各种社交和游戏产品,譬如QQ、微信以及王者荣耀等,然而腾讯的成功更得益于它对于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并且在最关键的时刻紧紧把握住商机。


正如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美国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所指出的那样,“实现跨越的组织在看待技术以及技术所带来的变革时,有着与平庸公司截然不同的观点。”


就此而言,腾讯选择自建数据中心的时间点就很能说明问题。划重点,那可是2008年,虽然现在大型互联网企业从深度定制数据中心走向自建数据中心已经大势所趋,但是当时这种决策在国内还是很超前的,甚至领先于国外一些顶级的互联网企业。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不仅包括服务器、存储等,制冷系统和配电系统同样极其重要,为此腾讯辅之以先进的设计和建设理念,并不断将业界领先的各种技术引入数据中心,从而保证了绿色、安全、高效和稳定,整个数据中心的PUE值在国内也处于领先水平。


以制冷系统而言,用于对IT设备进行制冷的冷水,通过颜色不同的巨型管道在数据中心里输送和回流。看似没有什么玄机,实际上腾讯采用了非常前卫和有效的自动化与智能技术,一旦出现故障,控制系统会自动控制数千个阀门实现切断,并快速切换到正常的备用系统,从而保障整体系统的稳定运行。


正是技术,为我们创造了这个大时代。一张张的技术老船票,显然不能承载我们通往未来的期望。通过对各种新型技术的参透、领悟与应用,腾讯得以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航向上。


小块头也有大智慧

在最早的1号楼里,腾讯采用的是传统地板下送风的数据中心。而从之后的3号楼开始,腾讯逐渐引入了腾讯第三代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即开始大量采用完全由腾讯标准制定的微模块。


按照腾讯的定义,模块化数据中心(Modular Data Center,简称MDC)是以微模块(Micro Module)为独立单位进行工厂预制、快速部署的数据中心,其中可包含多个不同功能、功率的微模块配合使用,满足业务需求。


640?wx_fmt=jpeg

机房过道深几许?


微模块里虽然有个“微”字,不过它的块头可不小,占地差不多15平方米,但是在功能上不输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中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字倒也是名副其实,说明小块头也能有大智慧。


据栗权介绍,微模块内置了制冷模块、供配电模块,以及网络、布线、监控等在内的独立运行单元,数据中心的整体运营效率藉此得到提升,快速部署、弹性扩充和绿色节能的需求也得到满足。


以快速部署为例,微模块可以做到最快4周的交付,这与此前的传统模式可谓天壤之别。尤其是在客户有比较紧急和繁重的计算需求时,微模块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堆叠出强大的算力


从3号楼开始,腾讯开始采用行间空调近距离送风以及冷通道密封等技术,因此进一步减少了制冷的耗能和成本。粗略估算,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采用微模块的数据中心可以节省25%的能源消耗——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超出了腾讯早先的预期。


由于腾讯当前各种主营和核心业务均不同程度地运行在这里,因此公司对天津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冗余性要求非常高。仍是以3号楼为例,腾讯天津数据中心为之配备了七台冷机,本身也是6+1作为备份,重视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全自建、超大规模的天津数据中心,想必是在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鹅厂”的最高级别掌门人,马化腾曾经两次专程前来参加天津数据中心在不同阶段的建设动工和运营仪式,而哪怕是环顾全球,我们也很难在其他顶级互联网公司里,找到像马化腾这种积极为数据中心“站台背书”的大BOSS。


高效运维  安全管理

目前腾讯天津数据中心里拥有5100多个机架,管理的服务器超过10万台,不过专门从事管理维护的腾讯员工却仅有四、五个人,这着实出乎我们一行参观采访者的预料。


据栗权介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得益于腾讯天津数据中心“天生强大”的缘故——先天在设计建设理念上的领先,使得运维管理的工作量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腾讯为之配备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外包团队。


640?wx_fmt=jpeg

图中右二讲解者为:腾讯天津数据中心经理栗权


在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中,腾讯也是在不断迭代。不止于技术、管理方法、体系等,包括外包管理也都在快速迭代。通过这种由内及外的持续演进,腾讯自身得到了长足进步,外包的主动性、运营质量等也同样提升明显。


目前,腾讯天津数据中心在运营中分成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就是主动预防,其中涉及到变更、维护、演练和巡检;事中是一旦出现告警或是事件,通过监控和事件单及时发现与处理;事后则是通过应急管理做分析和复盘。


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腾讯天津数据中心实现了超高效率的管理。腾讯自研的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微模块运行、空调、数据运营等信息,而所有这些信息在深圳的总部也可以实时看到。


与此同时,腾讯天津数据中心对于园区的物理安全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甚至在当天我们乘坐的汽车还没有驶入,就感受到了一种异常严肃的气氛:当时由于办理入园手续,某些车辆停靠在路边,结果很快就有安保人员前来查询。


栗权表示,整个园区的物理安全可以分为五个防护圈。


首先是数据中心园区外围的篱笆上都有一层红外对射,这就是主动红外入侵检测器,一旦某些车或人没有通过主出入口正常进出(譬如翻越栏杆),就会触发红外报警,安保人员需要在1分钟之内到场处理和解决。


其次是园区门岗,对所有的来访者必须核对其目的,没有事先申报的访问将不会被批准和授权。


第三是通过证件实现对大楼的安全控制,所有的合法来访者必须凭借真实的有效证件换取参观胸牌,并且在完成身份核对之后方可进入建筑物。


第四是门禁系统,这主要是基于对内部安全的考虑,根据岗位职级的不同,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权限,而那些未被授权的区域,即便是内部员工也无法刷卡进入。


最后是生物识别,假如有员工进入到数据中心的相应机房,但是由于他的指纹与微模块内置的不同,他也是同样无法进行操作管理。


这真的是:坚如磐石,固若金汤。


结束当天的采访,当我们乘坐的越野车缓缓驶出腾讯天津数据中心的大门时,我回转过身,最终对着那四幢巨大的建筑说出憋了一上午的话:


“厉害了,我的鹅!”


640?wx_fmt=gif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跨界科技媒体人申耀(微信号:shenyao)创办,15年媒体工作经验,拥有中美两地10万公里公路自驾经验老斯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拥有专栏,致力于科技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读懂科技行业,知趋势,赢未来!


640?wx_fmt=jpe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5AeN4Hhx17EDo1/article/details/81976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