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异常处理及设计(二)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u014401141/article/details/81328016

异常处理的基本语法

在编写代码处理异常时,对于检查异常,有2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使用try…catch…finally语句块处理它。或者,在函数签名中使用throws向上抛出。

try…catch…finally语句块

 try{     
        //try块中放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     
        // 如果执行完try且不发生异常,则接着去执行finally块和finally后面的代码(如果有的话)。     /
        // /如果发生异常,则尝试去匹配catch块。
        }catch(SQLException SQLexception){
        //每一个catch块用于捕获并处理一个特定的异常,或者这异常类型的子类。Java7中可以将多个异常声明在一个catch中。    
        // catch后面的括号定义了异常类型和异常参数。如果异常与之匹配且是最先匹配到的,则虚拟机将使用这个catch块来处理异常。    
        // 在catch块中可以使用这个块的异常参数来获取异常的相关信息。异常参数是这个catch块中的局部变量,其它块不能访问。    
        // 如果当前try块中发生的异常在后续的所有catch中都没捕获到,则先去执行finally,然后到这个函数的外部caller中去匹配异常处理器。    
        // 如果try中没有发生异常,则所有的catch块将被忽略。
        }catch(Exception exception){    
         }finally{    
        // finally块通常是可选的。   
        // 无论异常是否发生,异常是否匹配被处理,finally都会执行。  
        //  //一个try至少要有一个catch块,否则, 至少要有1个finally块。但是finally不是用来处理异常的,finally不会捕获异常。  
        // finally主要做一些清理工作,如流的关闭,数据库连接的关闭等。 
         }

需要注意的地方

1、try块中的局部变量和catch块中的局部变量(包括异常变量),以及finally中的局部变量,他们之间不可共享使用。

2、每一个catch块用于处理一个异常。异常匹配是按照catch块的顺序从上往下寻找的,只有第一个匹配的catch会得到执行。匹配时,不仅运行精确匹配,也支持父类匹配,因此,如果同一个try块下的多个catch异常类型有父子关系,应该将子类异常放在前面,父类异常放在后面,这样保证每个catch块都有存在的意义。

throws 函数声明

throws声明:如果一个方法内部的代码会抛出检查异常(checked exception),而方法自己又没有完全处理掉,则javac保证你必须在方法的签名上使用throws关键字声明这些可能抛出的异常,否则编译不通过。

采取这种异常处理的原因可能是:方法本身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异常,或者说让调用者处理更好,调用者需要为可能发生的异常负责。

public void foo() throws ExceptionType1 , ExceptionType2 ,ExceptionTypeN

{
 //foo内部可以抛出 ExceptionType1 , ExceptionType2 ,ExceptionTypeN 类的异常,或者他们的子类的异常对象。

}

finally块

finally块不管异常是否发生,只要对应的try执行了,则它一定也执行。只有一种方法让finally块不执行:System.exit()。因此finally块通常用来做资源释放操作:关闭文件,关闭数据库连接等等。

良好的编程习惯是:在try块中打开资源,在finally块中清理释放这些资源。

需要注意的地方:

1、finally块没有处理异常的能力。处理异常的只能是catch块。

2、在同一try…catch…finally块中 ,如果try中抛出异常,且有匹配的catch块,则先执行catch块,再执行finally块。如果没有catch块匹配,则先执行finally,然后去外面的调用者中寻找合适的catch块。

3、在同一try…catch…finally块中 ,try发生异常,且匹配的catch块中处理异常时也抛出异常,那么后面的finally也会执行:首先执行finally块,然后去外围调用者中寻找合适的catch块。

这是正常的情况,但是也有特例。关于finally有很多恶心,偏、怪、难的问题,我在本文最后统一介绍了,电梯速达->:finally块和return

异常的链化

异常的链化可以将多个模块的异常串联起来,使得异常信息不会丢失。

异常链化:以一个异常对象为参数构造新的异常对象。新的异对象将包含先前异常的信息。这项技术主要是异常类的一个带Throwable参数的函数来实现的。这个当做参数的异常,我们叫他根源异常(cause)。

查看Throwable类源码,可以发现里面有一个Throwable字段cause,就是它保存了构造时传递的根源异常参数。这种设计和链表的结点类设计如出一辙,因此形成链也是自然的了。

public class Throwable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Throwable cause = this;


    public Throwable(String message, Throwable cause) {

        fillInStackTrace();

        detailMessage = message;

        this.cause = cause;

    }

     public Throwable(Throwable cause) {

        fillInStackTrace();

        detailMessage = (cause==null ? null : cause.toString());

        this.cause = cause;

    }


    //........

}

 

 

自定义异常

如果要自定义异常类,则扩展Exception类即可,因此这样的自定义异常都属于检查异常(checked exception)。如果要自定义非检查异常,则扩展自RuntimeException。

按照国际惯例,自定义的异常应该总是包含如下的构造函数:

  • 一个无参构造函数
  • 一个带有String参数的构造函数,并传递给父类的构造函数。
  • 一个带有String参数和Throwable参数,并都传递给父类构造函数
  • 一个带有Throwable 参数的构造函数,并传递给父类的构造函数。

下面是IOException类的完整源代码,可以借鉴。

public class IO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7818375828146090155L;


    public IOException()

    {

        super();

    }


    public IOException(String message)

    {

        super(message);

    }


    public IOException(String message, Throwable cause)

    {

        super(message, cause);

    }


    public IOException(Throwable cause)

    {

        super(cause);

    }

}

 

异常的注意事项

1、当子类重写父类的带有 throws声明的函数时,其throws声明的异常必须在父类异常的可控范围内——用于处理父类的throws方法的异常处理器,必须也适用于子类的这个带throws方法 。这是为了支持多态。

例如,父类方法throws 的是2个异常,子类就不能throws 3个及以上的异常。父类throws IOException,子类就必须throws IOException或者IOException的子类。

至于为什么?我想,也许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

2、Java程序可以是多线程的。每一个线程都是一个独立的执行流,独立的函数调用栈。如果程序只有一个线程,那么没有被任何代码处理的异常 会导致程序终止。如果是多线程的,那么没有被任何代码处理的异常仅仅会导致异常所在的线程结束。

也就是说,Java中的异常是线程独立的,线程的问题应该由线程自己来解决,而不要委托到外部,也不会直接影响到其它线程的执行。

class Father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throw new IOException();

    }

}


class Son extends Father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Exception

    {

        throw new SQLException();

    }

}

/**********************假设上面的代码是允许的(实质是错误的)***********************/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ather[] objs = new Father[2];

        objs[0] = new Father();

        objs[1] = new Son();


        for(Father obj:objs)

        {

        //因为Son类抛出的实质是SQLException,而IOException无法处理它。

        //那么这里的try。。catch就不能处理Son中的异常。

        //多态就不能实现了。

            try {

                 obj.start();

            }catch(IOException)

            {

                 //处理IOException

            }

         }

   }

}

finally块和return

首先一个不容易理解的事实:在 try块中即便有return,break,continue等改变执行流的语句,finally也会执行。

finally中的return 会覆盖 try 或者catch中的返回值。

finally中的return会抑制(消灭)前面try或者catch块中的异常

finally中的异常会覆盖(消灭)前面try或者catch中的异常

上面的3个例子都异于常人的编码思维,因此我建议:

  • 不要在fianlly中使用return。
  • 不要在finally中抛出异常。
  • 减轻finally的任务,不要在finally中做一些其它的事情,finally块仅仅用来释放资源是最合适的。
  • 将尽量将所有的return写在函数的最后面,而不是try … catch … finally中。

优雅的设计 Java 异常

1. 在Finally块中清理资源或者使用try-with-resource语句

当使用类似InputStream这种需要使用后关闭的资源时,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在try块的最后关闭资源。

上述代码在没有任何exception的时候运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try块中的语句抛出异常或者自己实现的代码抛出异常,那么就不会执行最后的关闭语句,从而资源也无法释放。

合理的做法则是将所有清理的代码都放到finally块中或者使用try-with-resource语句。

2. 指定具体的异常

尽可能的使用最具体的异常来声明方法,这样才能使得代码更容易理解。

public void doNotDoThis() throws Exception {

    ...

}

public void doThis()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

    ...

}

如上,NumberFormatException字面上即可以看出是数字格式化错误。

3. 对异常进行文档说明

当在方法上声明抛出异常时,也需要进行文档说明。和前面的一点一样,都是为了给调用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从而可以更好地避免/处理异常。在Javadoc中加入throws声明,并且描述抛出异常的场景。

4. 抛出异常的时候包含描述信息

在抛出异常时,需要尽可能精确地描述问题和相关信息,这样无论是打印到日志中还是监控工具中,都能够更容易被人阅读,从而可以更好地定位具体错误信息、错误的严重程度等。

但这里并不是说要对错误信息长篇大论,因为本来Exception的类名就能够反映错误的原因,因此只需要用一到两句话描述即可。

try {

    new Long("xyz");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log.error(e);

}

NumberFormatException即告诉了这个异常是格式化错误,异常的额外信息只需要提供这个错误字符串即可。当异常的名称不够明显的时候,则需要提供尽可能具体的错误信息。

5. 首先捕获最具体的异常

现在很多IDE都能智能提示这个最佳实践,当你试图首先捕获最笼统的异常时,会提示不能达到的代码。

当有多个catch块中,按照捕获顺序只有第一个匹配到的catch块才能执行。因此,如果先捕获IllegalArgumentException,那么则无法运行到对NumberFormatException的捕获。

6. 不要捕获Throwable

Throwable是所有异常和错误的父类。你可以在catch语句中捕获,但是永远不要这么做。

如果catch了throwable,那么不仅仅会捕获所有exception,还会捕获error。而error是表明无法恢复的jvm错误。因此除非绝对肯定能够处理或者被要求处理error,不要捕获throwable。

public void doNotCatchThrowable() {

    try {

        // do something

    } catch (Throwable t) {

        // don't do this!

    }

}

7. 不要忽略异常

很多时候,开发者很有自信不会抛出异常,因此写了一个catch块,但是没有做任何处理或者记录日志。

public void doNotIgnoreExceptions() {

    try {

        // do something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 this will never happen

    }

}

但现实是经常会出现无法预料的异常或者无法确定这里的代码未来是不是会改动(删除了阻止异常抛出的代码),而此时由于异常被捕获,使得无法拿到足够的错误信息来定位问题。

合理的做法是至少要记录异常的信息。

public void logAnException() {

    try {

        // do something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log.error("This should never happen: " + e);

    }

}

8. 不要记录并抛出异常

可以发现很多代码甚至类库中都会有捕获异常、记录日志并再次抛出的逻辑。如下:

try {

    new Long("xyz");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log.error(e);

    throw e;

}

这个处理逻辑看着是合理的。但这经常会给同一个异常输出多条日志如果想要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那么可以将异常包装为自定义异常。因此,仅仅当想要处理异常时才去捕获,否则只需要在方法签名中声明让调用者去处理。

9. 包装异常时不要抛弃原始的异常

捕获标准异常并包装为自定义异常是一个很常见的做法。这样可以添加更为具体的异常信息并能够做针对的异常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包装异常时,一定要把原始的异常设置为cause(Exception有构造方法可以传入cause)。否则,丢失了原始的异常信息会让错误的分析变得困难。

public void wrapException(String input) throws MyBusinessException {

    try {

        // do something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throw new MyBusinessException("A message that describes the error.", e);

    }

}

Service异常设计

那么再回到异常的设计问题上,上述代码已经很清楚的描述如何在适当的位置合理的判断一个异常了,那么如何合理的抛出异常呢?
只抛出RuntimeException就算是优雅的抛出异常吗?当然不是,对于service中的抛出异常,笔者认为大致有两种抛出的方法:

  1. 抛出带状态码RumtimeException异常
  2. 抛出指定类型的RuntimeException异常

相对这两种异常的方式进行结束,第一种异常指的是我所有的异常都抛RuntimeException异常,但是需要带一个状态码,调用者可以根据状态码再去查询究竟service抛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异常。
第二种异常是指在service中抛出什么样的异常就自定义一个指定的异常错误,然后在进行抛出异常。
一般来讲,如果系统没有别的特殊需求的时候,在开发设计中,建议使用第二种方式。但是比如说像基础判断的异常,就可以完全使用guava给我们提供的类库进行操作。jsr 303异常也可以使用自己封装好的异常判断类进行操作,因为这两种异常都是属于基础判断,不需要为它们指定特殊的异常。但是对于第三点义务条件约束判断抛出的异常,就需要抛出指定类型的异常了。
对于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找不到当前用户!");

定义一个特定的异常类来进行这个义务异常的判断:

public class NotFindUserException extends RuntimeException {

public NotFindUserException() {

    super("找不到此用户");

}


public NotFindUserException(String message) {

    super(message);

}

}

然后将此处改为:

throw new NotFindUserException("找不到当前用户!");

api异常设计

大致有两种抛出的方法:

  1. 抛出带状态码RumtimeException异常
  2. 抛出指定类型的RuntimeException异常

这个是在设计service层异常时提到的,通过对service层的介绍,我们在service层抛出异常时选择了第二种抛出的方式,不同的是,在api层抛出异常我们需要使用这两种方式进行抛出:要指定api异常的类型,并且要指定相关的状态码,然后才将异常抛出,这种异常设计的核心是让调用api的使用者更能清楚的了解发生异常的详细信息,除了抛出异常外,我们还需要将状态码对应的异常详细信息以及异常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制作成一个对应的表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的查询。(如github提供的api文档,微信提供的api文档等),还有一个好处:如果用户需要自定义提示消息,可以根据返回的状态码进行提示的修改。

api验证约束

首先对于api的设计来说,需要存在一个dto对象,这个对象负责和调用者进行数据的沟通和传递,然后dto->domain在传给service进行操作,这一点一定要注意,第二点,除了说道的service需要进行基础判断(null判断)和jsr 303验证以外,同样的,api层也需要进行相关的验证,如果验证不通过的话,直接返回给调用者,告知调用失败,不应该带着不合法的数据再进行对service的访问,那么读者可能会有些迷惑,不是service已经进行验证了,为什么api层还需要进行验证么?这里便设计到了一个概念:编程中的墨菲定律,如果api层的数据验证疏忽了,那么有可能不合法数据就带到了service层,进而讲脏数据保存到了数据库。

所以缜密编程的核心是:永远不要相信收到的数据是合法的。

api异常设计

设计api层异常时,正如我们上边所说的,需要提供错误码和错误信息,那么可以这样设计,提供一个通用的api超类异常,其他不同的api异常都继承自这个超类:

public class ApiException extends RuntimeException {

protected Long errorCode ;

protected Object data ;


public ApiException(Long errorCode,String message,Object data,Throwable e){

    super(message,e);

    this.errorCode = errorCode ;

    this.data = data ;

}


public ApiException(Long errorCode,String message,Object data){

    this(errorCode,message,data,null);

}


public ApiException(Long errorCode,String message){

    this(errorCode,message,null,null);

}

然后分别定义api层异常:

ApiDefaultAddressNotDeleteException,ApiNotFindAddressException,ApiNotFindUserException,ApiNotMatchUserAddressException。
以默认地址不能删除为例:

public class ApiDefaultAddressNotDeleteException extends ApiException {


public ApiDefaultAddressNotDeleteException(String message) {

    super(AddressErrorCode.DefaultAddressNotDeleteErrorCode, message, null);

}

}

AddressErrorCode.DefaultAddressNotDeleteErrorCode就是需要提供给调用者的错误码。错误码类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AddressErrorCode {

    public static final Long DefaultAddressNotDeleteErrorCode = 10001L;//默认地址不能删除

    public static final Long NotFindAddressErrorCode = 10002L;//找不到此收货地址

    public static final Long NotFindUserErrorCode = 10003L;//找不到此用户

    public static final Long NotMatchUserAddressErrorCode = 10004L;//用户与收货地址不匹配

}

ok,那么api层的异常就已经设计完了,在此多说一句,AddressErrorCode错误码类存放了可能出现的错误码,更合理的做法是把他放到配置文件中进行管理。

参考:http://www.importnew.com/28000.html

http://www.importnew.com/20645.html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4401141/article/details/81328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