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M学习指南

rpm简介

常见的Linux发行版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类ReadHat系列和类Debian系列,这里我们是以其软件包的格式来划分的,这两类系统分别提供了自己的软件包管理系统和相应的工具。

  • 类RedHat系统中软件包的后缀是rpm;类Debian系统中软件包的后缀是deb。另一方面,类RedHat系统提供了同名的rpm命令来安装、卸载、升级rpm软件包;
  • 类Debian系统同样提供了dpkg命令来对后缀是deb的软件包进行安装、卸载和升级等操作

rpm的全称是Redhat Package Manager,常见的使用rpm软件包的系统主要有Fedora、CentOS、openSUSE、SUSE企业版、PCLinuxOS以及Mandriva Linux、Mageia等。使用deb软件包后缀的类Debian系统最常见的有Debian、Ubuntu、Finnix等。如下表所示:

目录名 说明 macros中的宏名
BUILD 编译rpm包的临时目录 %_builddir
BUILDROOT 编译后生成的软件临时安装目录 %_buildrootdir
RPMS 最终生成的可安装rpm包的所在目录 %_rpmdir
SOURCES 所有源代码和补丁文件的存放目录 %_sourcedir
SPECS 存放SPEC文件的目录(重要) %_specdir
SRPMS 软件最终的rpm源码格式存放路径 %_srcrpmdir

本文档主要描述如何通过软件包的源代码构建自己的rpm软件安装包。

从软件运行的结构来说,一个软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可执行程序、配置文件和动态库。当然还有可能会有相关文档、手册、供二次开发用的头文件以及一些示例程序等等。其他部分都是可选的,只有可执行文件是必须的

制作rpm包

关于如何制作rpm软件包的方法,网上教程也一大堆,谈及最多的当属rpmbuild这个命令行工具(如果自己系统上没有rpmbuild命令就安装之:yum install rpm* rpm-build rpmdev*)。用rpmbuild制作rpm包的主要步骤如下:

1,执行rpmdev-setuptree会在当前用户家目录下的rpmbuild目录(如果该目录不存在也会被自动创建)里自动建立以下6个子目录:

阶段 动作
%prep 将%_sourcedir目录下的源代码解压到%_builddir目录下。如果有补丁的需要在这个阶段进行打补丁的操作
%build 在%_builddir目录下执行源码包的编译。一般是执行./configure和make指令
%install 将需要打包到rpm软件包里的文件从%_builddir下拷贝%_buildrootdir目录下。当用户最终用rpm -ivh name-version.rpm安装软件包时,这些文件会安装到用户系统中相应的目录里
制作rpm包 这个阶段是自动完成的,所以在SPEC文件里面是看不到的,这个阶段会将%_buildroot目录的相关文件制作成rpm软件包最终放到%_rpmdir目录里
%clean 编译后的清理工作,这里可以执行make clean以及清空%_buildroot目录等

2,将源码sample.tar.gz放在 /root/rpmbuild/SOURCES/目录下
3,在 /root/rpmbuild/SPECS/目录下编写 main.spec文件,具体内容在后面介绍
4,在 /root/rpmbuild/目录下执行:

rpmbuild -ba SPECS/main.spec

/root/rpmbuild/RPMS/x86_64/下将生成二进制rpm包
/root/rpmbuild/SRPMS/下将生成含源码的rpm包
安装rpm包: rpm -ivh sample-1.0.0-1.rpm

rpm命令

1.安装一个包
# rpm -ivh < rpm package name>
2.安装参数
--force 即使覆盖属于其它包的文件也强迫安装
--nodeps 如果该RPM包的安装依赖其它包,即使其它包没装,也强迫安装。
3.升级一个包
# rpm -Uvh < rpm package name>
4.移除一个包
# rpm -e < rpm package name>
5.查询一个包是否被安装
# rpm -q < rpm package name>
6.得到被安装的包的信息
# rpm -qi < rpm package name>
7.列出该包中有哪些库和头文件
# rpm -ql < rpm package name>
8.列出服务器上的一个文件属于哪一个RPM包
#rpm -qf + 文件名
9.可综合好几个参数一起用
# rpm -qil < rpm package name>
10.列出所有被安装的rpm package
# rpm -qa
11.列出一个RPM包文件中包含有哪些文件
# rpm -qlp < rpm package name>
12.解压一个rpm包
# rpm2cpio xxx.rpm | cpio -idm

spec文件

制作rpm包的关键就是上面的SPEC文件的写法,我们可以用rpmdev-newspec -o Name-version.spec命令来生成SPEC文件的模板,然后在上面修改就可。例如:

[root@localhost ~]# rpmdev-newspec -o myapp-0.1.0.spec
Skeleton specfile (minimal) has been created to "myapp-0.1.0.spec".
[root@localhost ~]# cat myapp-0.1.0.spec
Name: myapp-0.1.0
Version:
Release: 1%{?dist}
Summary:

Group:
License:
URL:
Source0:
BuildRoot: %{_tmppath}/%{name}-%{version}-%{release}-root-%(%{__id_u} -n)

BuildRequires:
Requires:

%description

%prep           #这个阶段主要完成对源代码包的解压和打补丁
%setup -q       #静默模式解压并cd 
#%patch0 -p1    #如果需要在这打补丁,依次写 

%build          #这个阶段就是执行常见的configure和make操作
%configure      #%configure 也可以用./configure来替换
make %{?_smp_mflags}

%install
rm -rf $RPM_BUILD_ROOT
make install DESTDIR=$RPM_BUILD_ROOT

%clean
rm -rf $RPM_BUILD_ROOT

%files
%defattr(-,root,root,-)
%doc

%changelog #这是最后一个阶段,主要记录的每次打包时的修改变更日志

总结一下制作rpm包时spec文件的几个关键阶段,以及所发生的事情:

这里写图片描述

更详细的模板:

### 0.define section               #自定义宏段,这个不是必须的 
### %define nginx_user nginx       #这是我们自定义了一个宏,名字为nginx_user值为nginx,%{nginx_user}引用 

### 1.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介绍区域段 

Name:           tengine            #名字为tar包的名字 
Version:        1.4.2              #版本号,一定要与tar包的一致哦 
Release:        1%{?dist}          #释出号,也就是第几次制作rpm 
Summary:        tengine from TaoBao  #软件包简介,最好不要超过50字符 

Group:          System Environment/Daemons  #组名,可以通过less /usr/share/doc/rpm-4.8.0/GROUPS 选择合适组 
License:        GPLv2                       #许可,GPL还是BSD等  
URL:            http://laoguang.blog.51cto.com   #可以写一个网址 
Packager:       Laoguang <[email protected]> 
Vendor:         TaoBao.com 
Source0:        %{name}-%{version}.tar.gz   
#定义用到的source,也就是你收集的,可以用宏来表示,也可以直接写名字,上面定义的内容都可以像上面那样引用 
#patch0:            a.patch                 #如果需要补丁,依次写 
BuildRoot:      %_topdir/BUILDROOT         
#这个是软件make install 的测试安装目录,也就是测试中的根,我们不用默认的,我们自定义,
#我们可以来观察生成了哪此文件,方便写file区域 
BuildRequires:  gcc,make                           #制作过程中用到的软件包 
Requires:       pcre,pcre-devel,openssl,chkconfig  #软件运行需要的软件包,也可以指定最低版本如 bash >= 1.1.1 
%description                                       #软件包描述,尽情的写吧 
It is a Nginx from Taobao.                         #描述内容 

###  2.The Prep section 准备阶段,主要目的解压source并cd进去 

%prep                                              #这个宏开始 
%setup -q                                          #这个宏的作用静默模式解压并cd 
#%patch0 -p1                                       #如果需要在这打补丁,依次写 

###  3.The Build Section 编译制作阶段,主要目的就是编译 
%build 
./configure \                                      #./configure 也可以用%configure来替换 
  --prefix=/usr \                                  #下面的我想大家都很熟悉 
  --sbin-path=/usr/sbin/nginx \ 
  --conf-path=/etc/nginx/nginx.conf \ 
  --error-log-path=/var/log/nginx/error.log \ 
  --http-log-path=/var/log/nginx/access.log \ 
  --pid-path=/var/run/nginx/nginx.pid  \ 
  --lock-path=/var/lock/nginx.lock \ 
  --user=nginx \ 
  --group=nginx \ 
  --with-http_ssl_module \ 
  --with-http_flv_module \ 
  --with-http_stub_status_module \ 
  --with-http_gzip_static_module \ 
  --http-client-body-temp-path=/var/tmp/nginx/client/ \ 
  --http-proxy-temp-path=/var/tmp/nginx/proxy/ \ 
  --http-fastcgi-temp-path=/var/tmp/nginx/fcgi/ \ 
  --http-uwsgi-temp-path=/var/tmp/nginx/uwsgi \ 
  --http-scgi-temp-path=/var/tmp/nginx/scgi \ 
  --with-pcre 
make %{?_smp_mflags}          #make后面的意思是:如果就多处理器的话make时并行编译 

###  4.Install section  安装阶段 
%install                                
rm -rf %{buildroot}                #先删除原来的安装的,如果你不是第一次安装的话 
make install DESTDIR=%{buildroot} 
#DESTDIR指定安装的目录,而不是真实的安装目录,%{buildroot}你应该知道是指的什么了 

###  4.1 scripts section #没必要可以不写 
%pre        #rpm安装前制行的脚本 
if [ $1 == 1 ];then    #$1==1 代表的是第一次安装,2代表是升级,0代表是卸载 
        /usr/sbin/useradd -r nginx 2> /dev/null  ##其实这个脚本写的不完整
fi 
%post       #安装后执行的脚本 

%preun      #卸载前执行的脚本 
if [ $1 == 0 ];then 
        /usr/sbin/userdel -r nginx 2> /dev/null 
fi 
%postun     #卸载后执行的脚本 

###  5.clean section 清理段,删除buildroot 

%clean 
rm -rf %{buildroot} 

###  6.file section 要包含的文件 
%files  
%defattr (-,root,root,0755)   #设定默认权限,如果下面没有指定权限,则继承默认 
/etc/           #下面的内容要根据你在%{rootbuild}下生成的来写     
/usr/ 
/var/ 

###  7.chagelog section  改变日志段 
%changelog 
*  Fri Dec 29 2012 laoguang <[email protected]> - 1.0.14-1 
- Initial version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1,linux程序的存放目录大致有三个地方:

/etc, /bin, /sbin, /lib :系统启动就需要用到的程序,这些目录不能挂载额外的分区,必须在根文件系统的分区上

/usr/bin,/usr/sbin,/usr/lib:操作系统核心功能,可以单独分区

/usr/local/bin,/usr/local/sbin,/usr/local/lib,/usr/local/etc,/usr/local/man:这个用于安装第三方程序,分别对应了二进制文件、库文件、配置文件、帮助文档的目录

通常来说我们安装程序就安装在 /usr/local目录下。

2,./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configure是用来检测你的安装平台的目标特征的。比如它会检测你是不是有CC或GCC,并不是需要CC或GCC,它是个shell脚本。然后,它创建 Makefile 文件。

make是用来编译的,它从Makefile中读取指令,然后编译。

make install是用来安装的,它也从Makefile中读取指令,安装到指定的位置。

./configure参数介绍:

./configure \                                      
  --prefix=/usr \      #安装路径。如果没有指定,默认为"/"或者是"/usr/local/xxx"等等                            
  --sbin-path=/usr/sbin/nginx \ #可执行文件安装路径
  --conf-path=/etc/nginx/nginx.conf \   #在没有给定-c选项下默认的nginx.conf的路径。如果没有指定,默认为<prefix>/conf/nginx.conf
  --error-log-path=/var/log/nginx/error.log \ 
  --http-log-path=/var/log/nginx/access.log \ 
  --pid-path=/var/run/nginx/nginx.pid  \ 
  --lock-path=/var/lock/nginx.lock \ 
  --user=nginx \ 
  --group=nginx \ 
  --with-http_ssl_module \ 
  --with-http_flv_module \ 
  --with-http_stub_status_module \ 
  --with-http_gzip_static_module \ 
  --http-client-body-temp-path=/var/tmp/nginx/client/ \ 
  --http-proxy-temp-path=/var/tmp/nginx/proxy/ \ 
  --http-fastcgi-temp-path=/var/tmp/nginx/fcgi/ \ 
  --http-uwsgi-temp-path=/var/tmp/nginx/uwsgi \ 
  --http-scgi-temp-path=/var/tmp/nginx/scgi \ 
  --with-pcre 

3,/bin,/sbin,/usr/sbin,/usr/bin 目录

这些目录都是存放命令的,首先区别下/sbin和/bin:

从命令功能来看,/sbin 下的命令属于基本的系统命令,如shutdown,reboot,用于启动系统,修复系统,/bin下存放一些普通的基本命令,如ls,chmod等,这些命令在Linux系统里的配置文件脚本里经常用到。

从用户权限的角度看,/sbin目录下的命令通常只有管理员才可以运行,/bin下的命令管理员和一般的用户都可以使用。

从可运行时间角度看,/sbin,/bin能够在挂载其他文件系统前就可以使用。

而/usr/bin,/usr/sbin与/sbin /bin目录的区别在于:

/bin,/sbin目录是在系统启动后挂载到根文件系统中的,所以/sbin,/bin目录必须和根文件系统在同一分区;

/usr/bin,usr/sbin可以和根文件系统不在一个分区。

/usr/sbin存放的一些非必须的系统命令;/usr/bin存放一些用户命令,如led(控制LED灯的)。

转下一位网友的解读,个人认为诠释得很到位:

/bin是系统的一些指令。bin为binary的简写主要放置一些系统的必备执行档例如:cat、cp、chmod df、dmesg、gzip、kill、ls、mkdir、more、mount、rm、su、tar等。

/sbin一般是指超级用户指令。主要放置一些系统管理的必备程式例如:cfdisk、dhcpcd、dump、e2fsck、fdisk、halt、ifconfig、ifup、 ifdown、init、insmod、lilo、lsmod、mke2fs、modprobe、quotacheck、reboot、rmmod、 runlevel、shutdown等。

/usr/bin 是你在后期安装的一些软件的运行脚本。主要放置一些应用软体工具的必备执行档例如c++、g++、gcc、chdrv、diff、dig、du、eject、elm、free、gnome*、 gzip、htpasswd、kfm、ktop、last、less、locale、m4、make、man、mcopy、ncftp、 newaliases、nslookup passwd、quota、smb*、wget等。

/usr/sbin 放置一些用户安装的系统管理的必备程式例如:dhcpd、httpd、imap、in.*d、inetd、lpd、named、netconfig、nmbd、samba、sendmail、squid、swap、tcpd、tcpdump等。

如果新装的系统,运行一些很正常的诸如:shutdown,fdisk的命令时,提示:bash:command not found。那么首先就要考虑root 的$PATH里是否已经包含了这些环境变量。可以查看PATH,如果是:PATH=$PATH:$HOME/bin,则需要添加成如下:

    PATH=$PATH:$HOME/bin:/sbin:/usr/bin:/usr/sbin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15437629/article/details/800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