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讨好”其实是“害怕”,我们可以更“自我”一些!

我们常常强调自我进化、提升认知,而其结果就是在不断进步中成为或是找到更好的自己,听起来十分励志或是主流的看法,但在看了几期武志红老师的得到专栏后,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面对成长、进化和自我的关系,审视自己也许才是重新确立成长和进化方向的开端。

清明节回家看见了从未见过的小弟弟,我五爷的孙子,今年5周岁。虽然从未谋面,但从见面那一刻起,小家伙就好像跟我特别熟,没有一点陌生感,主动给我拿水果,牵着我的手,毫无道理的说喜欢我,弄得我这个大哥哥都快不好意思了,感叹现在孩子鬼灵精的同时,我也发现我这个小弟弟对于任何从未见过的长辈都特别主动,毫无生疏感,而每当长辈们夸奖他时,能感觉出他发自内心的喜悦,这种讨好的方式让他很享受,而他的父母也在一旁愉悦的笑着。很多父母眼中,这就是听话的孩子,懂事的孩子,情商高的孩子,我却隐隐为我这个小弟弟生出些担忧。因为我从小弟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小时候,凡是遇到熟悉的人,父母总是强迫我问好,哪怕我特别不喜欢的人,也得强忍着问候一句,然后对面就会回敬一句“好孩子!”。作为孩子,见到任何人我都得保持礼貌,表现得积极主动,否则,别人就会说我太内向。在那个当时太内向可以看作是对于一个人的批评和人格上的否定,也许只有外向主动才是一个人应该有的样子,慢慢地,我开始更多关注他人而忽略自己。从小学开始,我说话做事就关注别人的表情,做很多事情小心翼翼;想吃冰淇凌却偏要说口渴了;想显摆一下自己,却非要刻意谦虚一下,在很多事上变得敏感、欲擒故纵,却又患得患失,以别人为中心,却忽略了自我的真实感受。讨好的性格就这么慢慢形成,尽管我在试图调整。

以下是一段我对自我经历的深情告白,却也是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

“从上小学开始,我一直被告诉要做一个好孩子,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好好学习、听大人的话。好好学习,未来就可以考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就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一直被这样一种观念推着往前走。虽然过程中我也偶尔耍点儿小聪明,抄作业、偷看电视、还偷偷跑去网吧、甚至在高中后期还有了初恋(这可都是大忌啊),但总体而言,我一直以来都告诉自己要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这样我离好工作、舒适的生活又进了一步(但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生活),但对于学习本身我是一百个不喜欢,甚至是讨厌。就这样一直到现在,我偶有出格的时候,但总体而言还算一个好孩子。

但是当我真正走入社会,开始步入舒适生活的同时,我突然失去了目标,我不知道接下来我该干嘛,按照常规经验来看,在工作上,我应该像打游戏一样,一级一级晋升;生活上,找个女朋友,然后结婚生孩子,这样才不会被当成异类,别人才不会背后说三道四。

我特别怕别人说我不是好孩子,而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听话;我特别怕老师批评我,因为老师批评我就会不喜欢我;我特别怕考试考不好,因为这样难以跟家里交差;我特别怕毕业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好工作,因为我怕别人说我读了这么多年书连个好工作都找不到;我特别怕输,怕被别人瞧不起;我特别怕拒绝别人,我怕别人说我不够意思…其实我一直担心的、害怕的都是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许我应该活得更坦荡一些、更像自己一些”,作为上述内容的主人公,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在这样刻板却显得友好、很正统的环境中艰难的生长,长成了现在的模样,好在长到一定阶段开始长出了独立思考的嫩芽,我们应该好好守护它,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下一代。

上文中提到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条路上,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努力、坚持让自己变得更好,但这种更好有时也是一种变相的讨好,我们希望自己变得出色、变得优秀、变得卓越、变得与众不同,其本质并不是只在乎自己,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显示自己,让别人仰视自己,让别人羡慕自己,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优秀者,说到底,也是一种讨好,因为我们始终活在和别人的关系中,我们大多数人需要在关系的彼此评价中才能找到自己,否则很容易迷失和不知所措。特别喜欢武志红老师的一句话:生命是为了更好的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所以在成长的路上,应该先明确我们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前者是站在别人的视角看自己,而后者是自己看自己。如果时间倒退10年,也许你为了生存不得不讨好,而现如今,讨好只是一道选择题,你有权不选,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活出野性的自己,让本能从包裹中喷涌而出吧。

分享武志红老师得到专栏的一段话:

我们反对自大,忌讳谈性,也强调克制愤怒,我个人认为,这些极力想消灭的坏东西,是最宝贵的生命力自身。

人越是远离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三个东西,就越是死气沉沉,没有了生命力。相反,那些能直接展现这三种能量的人,虽然容易有争议,但他们身上,容易有热情、创造力、魅力等生命力的各种表现。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28841 查看本文章

一个具体的人,之所以将自恋、性和攻击性视为负面,那很可能是因为你最初的家庭将这些生命力视为坏的,而家庭之所以如此,可能是社会文化环境所导致的。

庄子说:“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所谓“环中”,就是连环的中心。世界就像一个连环套,无穷无尽的变幻让人眼花瞭乱。这个世界,看似有序,实则无序,如果硬要给出一个中心点,那么就是我们自己。做好自己,才能应付无穷无尽的事。说到这,突然对“自我”这个词颇有好感。



作者:光熙杂谈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2fe909d09d34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udehao524/article/details/79973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