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中的请求信息

1.背景介绍

作为一个Web开发人员,日常中与我们开发相关的,就是Chrome的开发者工具。 Network标签页对于分析网站请求的网络情况、查看某一请求的请求头响 应头还有响应内容很有用,特别是在查看Ajax类请求的时候,非常有帮助。 今天就是要简要说说Chrome的开发者工具中Network中header部分。

2.知识剖析

2.1、先来了解一下HTTP请求的7个步骤

1.建立TCP链接

2.浏览器发送请求(GET/sample/hello.jsp HTTP/1.1)

3.浏览器发送请求头(request header)

4.服务器发送应答(HTTP/1.1 200 OK)

5.服务器发送应答头(response header)

6.服务器发送数据

7.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来源:图解Http

 

用于HTTP协议交互的信息被称为HTTP报文,客户端的HTTP报文叫做请求报文,服务器端的叫做响应报文。 HTTP报文本身是由多行数据构成的字符串文本。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是以一种抽象的,高层次概念定义统一资源标识,而URL和URN则是具体的资源标识的方式。URL和URN都是一种URI。

 

2.2、找到Network下的Header

首先我们打开chrome的开发者工具,选中network,再刷新页面,此时可以在下方看到一个Name,Name对应的是资源的名称及其路径,Status是请求服务器返回的状态码,当状态码为200时,则表示接口配置成功。点击任一文件名,右侧则会出现Header选项。下面让我们来详细看下Header中的各项是什么意思。

我们接着看:

General部分: 

Request URL:资源的请求url

Request Method:HTTP方法

Status Code:响应状态码

200(状态码) OK(原因短语)

301 - 资源(网页等)被永久转移到其它URL

404 - 请求的资源(网页等)不存在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Response Headers:

Content-Encoding:gzip ——压缩编码类型

Content-Type:text/html ——服务端发送的类型及采用的编码方式

Date:Tue, 14 Feb 2017 03:38:28 GMT ——客户端请求服务端的时间

Last-Modified:Fri, 10 Feb 2017 09:46:23 GMT ——服务端对该资源最后修改的时间,GMT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Server:nginx/1.2.4 ——服务端的Web服务端名

Transfer-Encoding:chunked ——分块传递数据到客户端

Request Headers:

Accept:text/html ——客户端能接收的资源类型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客户端能接收的压缩数据的类型

Accept-Language:en-US,en;q=0.8 ——客户端接收的语言类型

Cache-Control:no-cache ——服务端禁止客户端缓存页面数据

Connection:keep-alive ——维护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连接关系

Cookie: ——客户端暂存服务端的信息

Host:www.jnshu.com ——连接的目标主机和端口号

Pragma:no-cache ——服务端禁止客户端缓存页面数据

Referer:http://www.jnshu.com/daily/15052 ——来于哪里

User-Agent: ——客户端版本号的名字

headers

 

3.常见问题

使用post发送请求时如何设置content-type的值?

4.解决方案

1.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最常见的POST提交格式,使用这个编码格式post的数据会以键值对的方式提交

2. multipart/form-data 通常上传图片等文件会使用这种编码格式提交。

3. application/json 提交JSON格式的数据

5.参考文献

http中请求头和响应头

content-type说明

谷歌浏览器Timeline用法详解

6.更多讨论

1、TIMELINE 时间轴中的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什么意思?

Timeline工具里面使用是4种颜色来表示不同类别的事件: 
蓝色:加载;
黄色:脚本;
紫色:渲染;
绿色:绘制;

2、状态码302代表什么意思?

302 Found 临时移动。与301类似。但资源只是临时被移动。客户端应继续使用

3、Cache-Control:no-cache代表什么意思?

“no-cache”和“no-store”

“no-cache”表示必须先与服务器确认返回的响应是否发生了变化,然后才能使用该响应来满足后续对同一网址的请求。因此,如果存在合适的验证令牌 (ETag),no-cache 会发起往返通信来验证缓存的响应,但如果资源未发生变化,则可避免下载。

相比之下,“no-store”则要简单得多。它直接禁止浏览器以及所有中间缓存存储任何版本的返回响应,例如,包含个人隐私数据或银行业务数据的响应。每次用户请求该资产时,都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下载完整的响应。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1819731/article/details/818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