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数与多核CPU的关系

多线程程序大家都在写,那多核CPU的服务器上,线程数开多少个比较合适,你知道吗?

这里,首先要厘清CPU数、核数、processor数这么几个概念。

比如,使用top查看负载时,按1,看到的CPU0~CPUn,这里的数量其实是processor数。

CPUCPU

而使用cat /proc/cpuinfo看到的输出中,就可以看到cpu cores、processor这几个概念。

CPUCPU

那这几个概念区别是什么?

CPU:独立的中央处理单元,体现在主板上是有多个CPU的槽位。  
CPU cores:在每一个CPU上,都可能有多个核(core),每一个核中都有独立的一套ALU、FPU、Cache等组件,所以这个概念也被称作物理核。  
processor:这个主要得益于超线程技术,可以让一个物理核模拟出多个逻辑核,即processor。
简单来说就是,当有多个计算任务时,可以让其中一个计算任务使用ALU的时候,另一个则去使用FPU。
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物理核中的各个部件,使得同一个物理核中,也可以并行处理多个计算任务。  

厘清了这些概念之后,那么应该怎么去选择设置程序的线程数呢?

理论上来说,对于计算密集型的任务,线程数应该和CPU所能提供的并行数一致。那这里的“并行数”应该采取物理核数还是processor数呢?

用事实说话。

我用一个2CPU,每个CPU上12个物理核,每个物理核上2个逻辑processor的服务器做测试。线程数分别使用6、10、12、30、48、96。

CPUCPU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2870796 查看本文章

可以看到,线程数超过processor数量(48),或者小于物理核数量(24),吞吐量都会收到较大影响。所以对于测试的计算密集型任务,线程数应该设置再24~48之间。

具体来看,吞吐量、CPU负载在24(物理核数)到48(processor数)之间,没有明显变化。但是99时延有个缓慢的上升(10%)左右,平均时延有小幅下降(4%)。

对时延更具体的统计也可以看到,时延曲线的毛刺会随着线程数的降低而降低。

那么,为什么这里“超线程”技术,并没有像理论中的那样加大并行度,从而提高吞吐量呢?

我想,可能是由于在我的程序(以及大部分程序)中,对各个计算部件(FPU\ALU)的使用并不是均匀的,一般ALU的使用占大头,FPU的使用只占小部分,所以超线程技术并不能带来很大的并行度提升;而这一点点提升,也被线程切换带来的消耗所抵消了。

综上,对于计算密集型的任务,一般建议将线程数设置为物理核数。具体的,还需要针对不同的程序,做对应压力测试得到合适的参数选择。

>>>>>传播一个好消息

云服务器已白菜价,想开发个人App后端或者建自己网站的童鞋,机会来了:

1. 腾讯云有史以来最大幅度降价,服务器1年最低只要325元,立即前往

2. 阿里云推行全民云计算计划,注册领1000元代金卷,云服务器最低293元/年,立即前往


转自http://blog.guoyb.com/2018/08/18/cpu-cores/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ebySin/article/details/8181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