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Activity生命周期及作用

Acitivity本质上有四种状态:

  1. 运行:如果一个活动被移到了前台(活动栈顶部)。

  2. 暂停:如果一个活动被另一个非全屏的活动所覆盖(比如一个Dialog),那么该活动就失去了焦点,它将会暂停(但它仍然保留所有的状态和成员信息,并且仍然是依附在WindowsManager上),在系统内存积极缺乏的时候会将它杀死。

  3. 停止:如果一个活动被另一个全屏活动完全覆盖,那么该活动处于停止状态(状态和成员信息会保留,但是Activity已经不再依附于WindowManager了)。同时,在系统缺乏资源的时候会将它杀死(它会比暂停状态的活动先杀死)。

  4. 重启:如果一个活动在处于停止或者暂停的状态下,系统内存缺乏时会将其结束(finish)或者杀死(kill)。这种非正常情况下,系统在杀死或者结束之前会调用onSaveInstance()方法来保存信息,同时,当Activity被移动到前台时,重新启动该Activity并调用onRestoreInstance()方法加载保留的信息,以保持原有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的生命周期

  1. onCreate:与onDestroy配对,表示Activity正在被创建,这是生命周期的第一个方法。在这个方法中可以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加载布局资源、初始化Activity所需要的数据等),耗时的工作在异步线程上完成。

  2. onRestart:表示Activity正在重新启动。一般情况下,在当前Activity从不可见重新变为可见的状态时onRestart就会被调用。这种情形一般是由于用户的行为所导致的,比如用户按下Home键切换到桌面或者打开了一个新的Activity(这时当前Activity会暂停,也就是onPause和onStop被执行),接着用户有回到了这个Activity,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3. onStart:与onStop配对,表示Activity正在被启动,并且即将开始。但是这个时候要注意它与onResume的区别。两者都表示Activity可见,但是onStart时Activity还正在加载其他内容,正在向我们展示,用户还无法看到,即无法交互。

  4. onResume:与onPause配对,表示Activity已经创建完成,并且可以开始活动了,这个时候用户已经可以看到界面了,并且即将与用户交互(完成该周期之后便可以响应用户的交互事件了)。

  5. onPause:与onResume配对,表示Activity正在暂停,正常情况下,onStop接着就会被调用。在特殊情况下,如果这个时候用户快速地再回到当前的Activity,那么onResume会被调用(极端情况)。一般来说,在这个生命周期状态下,可以做一些存储数据、停止动画的工作,但是不能太耗时,如果是由于启动新的Activity而唤醒的该状态,那会影响到新Activity的显示,原因是onPause必须执行完,新的Activity的onResume才会执行。

  6. onStop:与onStart配对,表示Activity即将停止,可以做一些稍微重量级的回收工作,同样也不能太耗时(可以比onPause稍微好一点)。

  7. onDestroy:与onCreate配对,表示Activity即将被销毁,这是Activity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回调,我们可以做一些回收工作和最终的资源释放(如Service、BroadReceiver、Map等)。

情况1:资源相关的系统配置发生改变导致Activity被杀死并重新创建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系统的资源加载机制有一定了解,不过这里我不分析系统资源加载机制了(因为我也不怎么懂)。简单说明一下,就像是我们把一张图片放在drawable目录之后,就可以通过Resources去获取这张图片。同时为了兼容不同的设备,我们还可能需要在其他的一些目录放置不同的图片,比如 drawable-mdpi、drawable-hdpi等。这样,当应用程序启动时,系统就会根据当前设备的情况去加载合适的Resource资源,比如说横屏和竖屏的手机会拿到两张不同的图片(设定了landscape或portrait状态下的图片)。

如果说,当前Activity处于竖屏状态,如果突然旋转屏幕,由于系统配置发生了改变,在默认情况下,Activity就会被销毁并重新创建(当然我们也可以组织系统重新创建,具体就在Mainfest中申明android:Configchanges=属性即可)。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s89751/article/details/81807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