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数据抽象、实例、模式

数据抽象主要是为了向用户屏蔽复杂性。一共分为三层:

1,物理层,物理层的数据抽象主要描述了数据在物理层面是怎么存储的数据,这主要是数据库的供应商来研究的。

2,逻辑层,逻辑层的数据抽象主要描述了数据库中存储着什么数据,这些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主要是开发人员或者是数据库管理员考虑的,逻辑层的用户不需要去知道我的数据具体是怎么样子存储的。

3,视图层,在一些数据库系统中,往往数据库是非常庞大的,而我们用户只关心庞大的数据库中的某一个小部分,视图层描述着庞大的数据库中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视图,由于大型数据库中的数据非常多而且具有着多样性,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复杂性,视图层的抽象的定义正是为了给只需要访问一部分数据库的用户提供与系统的交互的简单性。

视图:数据库为用户在视图层提供一个个的视图,可以隐藏数据库的复杂性,因为如果用户只需要某一部分的数据,那么只需要把那部分拿出来单独作为一个视图提供给用户就好了,用户不用关心这一部分数据与数据库系统中其他数据的关系,而且视图还可以起到不让用户访问某一些数据的作用,可以对数据库的安全性有所保障。

实例和模式

实例:数据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数据的更改或者是结构的更改,在某一时刻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集合,叫实例。

模式

数据库的总体设计被称为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结构以及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视图。
1,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2,模式是指数据库在逻辑层的视图
3,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
4,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如数据记录由哪些数据项构成,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而且要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义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

三级模式:

外模式(子模式): 用户在视图层的视图

  1.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2. 外模式是安全性的保障
  3. 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

模式: 用户在逻辑层的视图

内模式:用户在物理层的视图,数据库在物理结构以及存储方式的描述。

  1.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cuzoutao/article/details/7800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