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复习

简单复习下node,不过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是图,文字无法展示出来。

1.Node的特点

  • 异步I/O
  • 事件与回调函数
  • 单线程
  • 跨平台(libuv)

2.Node的应用场景

  • I/O密集型(事件循环、异步I/O)
  • CPU密集型(可以采用子进程)

3.CommonJS的模块规范

  • 模块引用
  • 模块定义
  • 模块标识

4.Node的模块实现

  • 优先从缓存加载
  • 路径分析和文件定位(核心模块》文件模块》自定义模块)(.js、.json、.node)
  • 模块编译(js:fs读取。node:dlopen()。json:fs模块+JSON.parse())

5.AMD规范与CMD规范

  • 对于依赖的模块,AMD 是提前执行,CMD 是延迟执行。

  • CMD 推崇依赖就近,AMD 推崇依赖前置

6.Node的异步I/O

  • 事件循环
  • 观察者
  • 请求对象
  • 执行回调

事件循环、观察者、请求对象、I/O线程池这死者共同构成了Node异步I/O模型的基本要素。

windows下主要通过IOCP来向系统发送I/O调用和从内核获取已完成的I/O操作,配以事件循环,以此来完成异步I/O的过程。

在linux下通过epoll来实现这个过程。,FreeBSD通过kqueue实现,Solaris通过Event ports实现。

不同的是线程池在windos下由内核(IOCP)直接提供,*nix系列下由libuv自行实现。

7.非I/O的异步API

执行顺序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https://juejin.im/post/5b097df46fb9a07aa213cf88

异或是这两篇

http://www.cnblogs.com/wuguanglin/p/EventLoop.html

https://www.jianshu.com/p/12b9f73c5a4f

8.异步编程解决方案

  • 事件发布/订阅模式
  • Promise
  • Generator
  • Async/Await

9.V8的内存限制

Node基于V8构建,在Node使用的javascript对象基本上都是通过V8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分配和管理。V8的这套内存管理机制在浏览器的应用场景下绰绰有余,但在Node中,却限制了开发者随心所欲使用大内存的想法。

V8为何要限制堆的大小,表层原因为V8最初为浏览器而设计,不太可能遇到用大量内存的场景。深层的原因是V8的垃圾回收机制的限制。(内存越大,垃圾回收耗时越长)

10.V8的垃圾回收机制

V8的垃圾回收策略主要基于分代式垃圾回收机制:现代的垃圾回收算法中按对象的存活时间将内存的垃圾回收进行不同的分代,然后分别对不同分代的内存施以更高效的算法。

在V8中,主要将内存分为新生代和老生代两代,新生代中的对象为存活时间较短的对象,老生代中的对象为存活时间较长或常驻内存的对象。

V8堆内存的最大保留空间=4*reserved_semispace_size_+max_old_generation_size_

默认情况下,V8堆内存的最大值在64位系统上为1464MB,32位系统上则为732MB。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wuguanglin/p/NodeReview.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