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好的知识付费产品,我有几点和你分享......

“我就喜欢他们俗不可耐的样子”

网络课堂的兴起,音频视频的商业化展示,当“白看”的电子书收取费用,当平民化的问答找不到答案,那些深耕领域作业的从业者执笔论经验、支桌开讲堂,富有阶层性的知识获取逐渐分明,这个时代的知识付费,到底给大众带来多少“”与“”?

01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

从概念上看,知识付费并不是现存于营销号内小说连载,用火爆标题吸引低端大众群体消费的商业现象,它更多存在于真正有益行业从业者,专业获悉者的分享平台,将自身经验整合打包,大到趋势规律,小到操作细节,无孔不入全盘倾授。

最早的议论热点,是2016年5月15日,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通过这一平台,你可以快速地找到能给自己提供帮助的那个人,用一分钟时间为你答疑解惑,很多名人和各领域的专家也都加入分答付费问答模式。随后,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全力打造“得到APP”,喜马拉雅FM创办知识付费节“123知识狂欢节” ,知乎上线知乎live等。

也许知识付费的初衷,是将更专业,更优质的资源进行锁定,从而获取更精准,更垂直的用户群体。但是伴随着和“钱”沾边的商业契机被挖掘,越来越多的平台增加付费环节,用户的选择空间逐渐扩大,行业弊端也随之展现:伪专家充斥平台,内容质量参差,原创机制得不到保护,用户选择艰难。另大众困窘的不合算成本,大众是否要认命买单?

02

服务付费,来源于尊重和平等

一个月前,付费比稿的倡议刷爆公关圈,多家公关公司联合发声,为乙方求得一丝希望,一呼百应直戳服务者诉求。作为乙方公司,笔者未在敏感时期发声却也为部分理论暗自打call。

确实,大多乙方在甲方面前,始终存在不对等的姿态,根深蒂固的“你为我服务”思想,再有B格的乙方企业也会被某些“甲方姿态”伤神感叹。圈内早就存在被骗稿、被不平等合约牵制、被甲方拖款致死的案例。可怕的是,这并不是个案。付费比稿既是对创意产出的尊重,又是规范化竞争的必然趋势。

我们不妨反向分析,付费倡议虽看似站在弱方,但是乙方企业如若只要做出创意就让甲方买单,是否是对经济预算不高的甲方企业做梳理。同时,按高效出方案的频率,3个人从0到1作业2天可以为企业制定出大致方案,如若不负责任的乙方,会将部分成品稿件进行修改再塑,时效在半天左右

对于两者的不同,创意费用如何做计算?甲方对乙方的不信任感逐日加深,乙方对不平等的方针日加抱怨,多方弊端又应该如何避免?

03

要钱没错,但想做到价值产出,输出者还需丰富本身;想做到买后不亏,购入者切记规律化选择

坐观靠内容为生的从业者,大多都并非写作出身。科技领军内容产出多来源于产品经理、技术人员,营销大家也并非一拍脑门靠刷人设和豪言壮语就能夺得喜爱。微课万人倾听,一夜便获利百万;书稿整理成文,销量常年丰盈。他们的创意也许不及小说、剧本脑洞大开,不及诗词歌赋文采斐然,却依靠多年经验以及严密逻辑,达到长久不败的地位。

很多文字工作者或策略人员只依靠仿照文风,洗稿重生渴望变卖才艺,靠天马行空不计后果构造出切不可行的方案,然而输在了选择话题,经验积累,高价值共鸣。

想要摇旗呐喊“内容为王”,先要把文字修饰和臆想放弃,以实战带动产出,内容逐步精深。

作为还在学习中的获取者,不用过多顾虑内容的价值性,对于不同阶段的从业者和筛选者,首先要了解自己所求所得在什么方向、偏好、细节,笼统性的概念讲解并没有实际价值,对于行业链底端的从业者,工作经验比坐听讲解来的实际。其次,对“三天赚了从1到100万”、“5天学会营销大法”这类夸张式课解,必要看明概要再做选择,如果营销、传播、新媒体可以速成,那中国广告行业坚持数十年的理论经验真是白干了。最后,对所有课程的方法论进行选择性尝试,毕竟,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唯一真理。慎重且轻快的去选择,不要为一时冲动上缴智商税

04

平台维护者和我们自身应买卖之中规避混乱,给更多经验者和渴望学习的人构建锁链。知识付费时代,让更多深耕知识的从业者看到希望,也让更多优质内容展示眼前。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ear12345/article/details/8120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