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微信,做真正的IM即时通讯系统

近期,软银等宣布推出即时通讯软件+Message 挑战Line。日本即时通讯巨头Line股价周二下跌,此前软银、DocomoKDDI等几家电信公司宣布,将推出一款即时通讯应用“+Message”,挑战Line

这款应用软件预计将于59日同时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推出,可以用于语言通信、群组聊天和发送照片信息,并可以发送至多2730个字符的文本信息。

 

即时通信应用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市场份额已经被几个大的企业瓜分得差不多了。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Messenger占据了大部分的欧美市场;微信称霸了中国市场,而亚洲其他地区还有Line等相关应用。可以说这个领域已经成为了一篇非常红的红海。

然而,这个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那就是:仅仅能够发送文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用户们追求的是能够在交流中实现全方位的信息互动。

 

微信的第一条朋友圈,大部分人都在2013年。那个时候还只有几十个好友,现在都是1000个左右的微信好友,跟当年人人的好友数持平。

微信作为一个即时通讯工具,以及时联系为目的,受众开放,跟我们手机通讯录里的联系人没什么区别,强调的是人和人之间一对一的强社交关系。

然而随着微信开发出越来越丰富的功能,看似是在解决社会需求,但在强社交关系中引发极大的效应。只能看三天的功能出后,周边很多人都想设三天,但又不敢设置,担心被身边的人质疑动机,带来的结果就是,很多状态发了几天之后,再设置为只有自己可见,用这种阅后即焚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同时,避免周边人的误解。让用户每加一个联系人都要考虑要不要分个组,每次回看自己的状态都加几个锁,这种焦虑的状态,恐怕用户已经没有什么意愿去发声了。

微信在刚开始时被定位成即时通讯工具,但贪多求大,试图通过紧密的即时通讯关系绑住用户,集合所有用户的社交场景,让用户离不开微信,让用户把所有的社交关系都放到微信上,让微信替代用户的一切需求,让用户没有动力去点开其他的社交软件。

可惜,一个汇聚所有的社交关系的软件本身对于用户就有极高的负担,所有的关系都在微信上,仿佛受到了无数双眼睛的监视。

同样是即时通讯,ThisIM即时通讯中间件就没有微信那么的复杂,功能也没有那么的多,现有的功能也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仅仅作为即时聊天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ThisIM是一款类似融云、环信、网易云信等市面上常见即聊SAAS服务的中间件。与上述产品不同的是,ThisIM并不是SAAS服务,而是源码型即时通讯产品,是技术解决方案,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拥有强大的存储功能,可以融入任何产品的即时通讯插件。目前ThisIM已经实现了如下功能:用户间的文字对话、表情对话、搜索站内用户、添加好友等其他需求功能,目前ThisIM针对客户需求,发布了个聊版与客服版两款即时通讯中间件,为想要需求私有云即时通讯插件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angtian818/article/details/7996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