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关于修饰符

能放修饰符的地方有4个(更高级的内部类不谈):

1)类名或接口名前

2)类的成员变量前

3)类的成员方法前

4)方法内的局部变量前

和abstract有冲突的不能共存的修饰符有三个 private final static

fianl:abstract用于类名前表示一个抽象类,abstract用于成员方法前表示抽象方法,而抽象类内部至少要有一个抽象方法。抽象类本身必须有子类需要重写它的方法,但是final类又不能有子类。

private:私有方法子类是不能被继承到的,那么方法就没有被重写。

static:static能被实例化可直接调用,abstract是不能被实例化的。

三种类的修饰符

public、abstract、final

三种构造函数的修饰符

public、protected、private

七种实例变量的修饰符

public、protected、private、static、final、transient、volatile

一种局部变量的修饰符

final

八种方法的修饰符

public、protected、private、static、final、abstract、native、synchronized

官方推荐的修饰符位置的顺序,可以不按照这个顺序编译也能成功,但会降低可读性

1. Annotations 2. public 3. protected 4. private 5. abstract 6. static 7. final 8. transient 9. volatile 10. synchronized 11. native 12. strictfp

final修饰方法的作用:

1)把方法锁定,确保在继承中使用方法行为不变,并且不会被覆盖。

2)效率,如果一个方法指明为final,就是同意编译器将针对该方法的所有调用都转为内嵌调用(可以理解成嵌套调用)。 转为内嵌调用的目的是节省开销,因为编译器发现一个final方法调用命令时,会跳过程序代码这种正常方式而执行方法调用机制(将参数压入栈,跳至方法代码处并执行,然后跳回并清理栈中的参数,处理返回值),并且以方法体中的实际代码的副本来替代方法调用。但是如果一个方法很大,程序很膨胀,就会看不到内嵌带来的任何性能的提高。

final和private关键字

类中所有private方法都隐式地指定为是final的,因为private关键字只能被本类调用,其他类中的方法也无法覆盖private修饰的方法,因此和加上final效果是一样的。

当某个类的整体定义为final时,表明该类不能被继承,方法不能被覆盖,且final类中的所有方法都隐式指定为是final的,方法声明为final后还可以有效地“关闭”动态绑定。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ducn/p/6140492.html

局部内部类和匿名内部类只能访问局部final变量。

在一个方法执行完之后,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结束,会被回收,但局部内部类和匿名内部类对象不一定会结束,那么对局部变量的使用就会产生矛盾。于是Java采用了 复制 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局部内部类和匿名内部类的使用的是另一个局部变量,只不过值相同。如果这个局部内部类和匿名内部类中的局部变量改变,那么会造成数据不一致,所以引入final进行修饰。

参考: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811445.html

本身在父类中声明为 static 的方法,在子类中确实不可以重写,并且子类会隐藏掉父类中的这个 static 方法,让自己的这个方法和父类的那个同名方法变成两个无关联的普通方法。如果在父类中的这个 static 方法加上了 final,那么子类中就不可以定义重名的方法了,因为子类的隐藏和 final 的阻止隐藏会发生冲突。

参考:https://blog.csdn.net/lixibin0829/article/details/80629134

注:

参数列表相同,返回值也应该相同。如果不同则没有必要使用@Override来进行函数的重写,而是直接用函数重载就可以实现。简单点说就是可以用@Override来对函数进行重写(屏蔽原函数),而不是实现函数的重载。

@Override会让编译器进行检查是否是父类的方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1596538/article/details/812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