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才能看破:围棋与中国哲学思想

原文出处:http://www.xiukee.com/show_148783.html

围棋分为棋艺、棋理、棋道三个层次,这是由清代名家朱弘祉在《官子谱》中第一次提出。他同时阐明了三者的关系:“天下未有舍理而可言艺者也,则亦未有舍道而可言理者也。” 即不懂棋理就不能谈技艺,而不懂棋道就不能谈棋理。

一切科学学科的方法论,都具有三个层次:技术方法、具体方法和一般(哲学)方法,具体方法要服从一般方法。而棋艺、棋理、棋道也正是与此对应的三种方法,它们是从属而不是并行关系。下围棋是一个渐进和发展的过程,逐渐领悟一些方法论后,会反过来促进棋艺的提高。

说到棋道,就不能不说说儒家、道家、易经、辩证法等哲学思想。围棋和这些思想联系是如此紧密,可以说是对这些哲学思想活生生的诠释。

儒家与围棋

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创造了一个道德体系,明确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对战火纷飞、道德丧失的春秋战国时代来说,其作用和影响非常深远。

儒家和谐的最高境界就是“大同理想”和“中庸之道”。“大同”是一种社会理想,“中庸”则是为人处世之道。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何谓“中庸”?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人在为人处世上思想与行为的适度与守常,“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围棋和儒家思想有着不解之缘,它们都同样强调修身养性、和谐中庸之核心思想。就围棋本身来讲,它是一种竞技游戏,是一种“争”之道,但却无时不刻在追求一种平衡与和谐,形式上讲它是一种动态的和谐。

在布局及序盘阶段,黑白双方格局还未完全搭建,这时就需要找到双方都能接收的方案,这也导致了“定式”的诞生。定式是不断实践的结果,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平衡,避免局势在不明朗的情况下变的更加复杂。

通常中盘是围棋战斗最多的阶段,地盘少或局势弱的一方就会主动挑起战争,或到对方的领地实施侵袭。其目的其实也是寻找平衡,只不过表现形式是战斗罢了。

到了收官阶段,大规模战斗都已结束,已无大场可寻,但是在双方势力范围的交会处还有很多小的利益,边界也需要划定。这时局面变得细微,胜负往往在毫厘之间,双方为争取利益最大化而做最后较量。对全局来说,双方是为了终极目标及和谐而争斗。由于规则的缘故,围棋极难出现和棋,可能是出于趣味性和观赏性的考虑吧。

所谓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有争斗就必然有失败,而失败同样可以获取经验教训。既有所得也就值得高兴,这是中庸思想的典型体现。道理本身没有错,但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失败了虽然也有收获,但更重要的是为了以后不再失败。

道家与围棋

道具有万物本原的意义,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可道,非常道”,以理性的根源而论,围棋发端于天地之“道”。

围棋只有黑白两种棋子,这正符合道家“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的哲学。围棋诸子无尊卑高下之分,而这正符合道家“众生平等”的思想。只有当某子在棋局中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时,它才具有重要地位,这符合“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即在无目的无意图下,合目的合意图,遵循自然规律。

无为而胜,是老子哲学的精髓。这在围棋里可以得到验证,急于想要战胜另一方的人,往往会成为失败者,没有争胜心态的人,反而自然会成为胜利者。

就棋理而言,围棋也体现着道家的内蕴。围棋的最终目的,便是围地,即围“目”。围棋的胜负正是以围地的多少来计算的。而要想围住地,你的棋便需是活棋才行,而活棋则必须有两“眼”。目、眼,相对于棋子而言,都是属于虚,即无;而棋子则是属实,即有。可见,显然在围棋中,“无”是比“有”的地位重要一些的。这正体现着道家“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生于无”的哲学原则。

道家的理想历来吸引着无数人,将其作为人生理想和生活方式。唐伯虎的《闲中歌》言到“眼前富贵一枰棋,身后功名半张纸”,指把富贵当作一局棋,在棋局上把酸甜苦遍尝了,把荣辱得失看多了,也就把功名看轻看淡了。

其实人生不过如此,如过眼烟云罢了。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或战乱动荡等因素历代文人里面追求精神自由,怡情于琴棋,忘情于山水的例子实在太多,举不胜举。

易经与围棋

易经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为人处世要奉行“中庸”之道,才会吉祥。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学说都是奠定在《易经》基础上的。《易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从乾到离,凡三十卦;下经从咸到未济,凡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词、爻题、爻辞。当今围棋泰斗吴清源曾说过,“围棋本来就是解释《易经》的” 。围棋的发明应该说是易经思想在现实社会当中的实践之一。许多学者已对易经和围棋的密切关系做过研究,本人不敢越俎代庖,只是想在这里概括总结一下,让包括我在内的,还没有深入了解易经的门外汉对其有个初步认识。

围棋在三个方面解释了易经思想,即象征含义、规则、和谐思想。

一、象征含义

易经的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易经的思想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的属性组成的,而围棋只有黑和白两种棋子,也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古代围棋,有黑白四座子,象征四季。以白子先行,黑子后行。象征以白昼开始,夜晚结束。白子代表了易经中的阳,黑子代表了易经中的阴。可以说,阴、阳与黑、白两色棋子相对应,象征黑夜与白昼的交替。

另外,易经的系辞中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易经理论里面,以9代表阳,6代表阴,一年有四季,因此,阳的四季数9*4=36,阴的四季为数6*4=24。因为易经每卦皆有6爻,因此,纯阳之数为6*36=216。纯阴之数为6*24=144。阴阳二数之和为:216+144=360 。围棋中心的天元,象征宇宙的中心。除去天元外的360个点,恰好与农历一年的日数相同。
  

由此可见,围棋与易经的渊源是非常深的。

二、围棋规则

根据历史文物以及考古发掘的实践,最初的围棋并不是十九道,而是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简单地来说,由9*9,发展到13*13,再发展到15*15,17*17,到了大约南北朝、隋唐初年,十九路围棋逐渐成为主流。
  

这个事实说明,围棋作为一个事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展到了十九路的围棋,一直流传到今天。这个发展过程,与易经思想里面“简易、不易、变易”的基本思想完全相符。

三、围棋的调和思想

吴清源在其自传《天外有天》中说到:”二十一世纪的围棋,内涵应该是调和的。”这句话一语道破天机,说出了围棋艺术的真谛,阐明了围棋艺术的至高境界。

易经系辞上说:“《易》之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易经》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和谐,这里所说的“三才”,就是指的“天、地、人”三极。 放在围棋里,简单来说,有气则生,无气则亡,这就是“天”道,棋盘就是“地”道,黑白双方的较量实际上是人的较量,谓其“人”道。

因此,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围棋的基本思想理念就应该是“调和”,黑白双方通过斗争,相互忍让,达到一种和谐的共生状态。所以,围棋与易经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谐中庸的处世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围棋与辩证法

辩证法可以认为是现代的东方哲学思想代表。它认为,矛盾有二个基本的属性:斗争性和统一性。

围棋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是贯穿始终的。因此棋子死与活的问题,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切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该做活的地方死了,该吃掉对方的又没吃掉。

围棋的统一性在于共存,一方应当允许另一方的存在,也就是辩证法里说的斗争性和统一性的相互依存。如果总是想一味追杀对方,而忽略自己的漏洞,就会走出过分着数,往往会受到严厉惩罚,得不偿失。

此外,围棋在许多方面都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芒。全局和局部、大场和急所、棋型和效率、实地和外势、进攻和防守、弃和取、虚和实、大和小、先和后、死和活等等,他们都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和谐共存的一面。

围棋哲学思想的核心,概括而言就是“和”之道,要循天人合一的人文自然法则,这也和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相同。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oomdy/article/details/8057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