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编程入门


鸡啄米的C++学习目录:http://www.jizhuomi.com/software/129.html

20世纪80年代比较风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它的设计思路是,自上而下,逐步细化,将程序结构按功能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可能又会分成多个模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模块的树状结构,各个模块间的关系尽可能简单,功能上相对独立。每个模块都是由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这种方法就将一个复杂的程序设计问题分成很多简单细化的子问题,更便于开发维护。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各自独立,如果数据结构改变,所有相关的方法都要改变。这时就出现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它将数据和方法放到一个整体里,这个整体就叫对象,同类型对象抽象成类,类中大部分数据只能用本类中的方法处理,类通过简单的外部接口与外界发生关系,而内部的各种关系对外部是透明的。

       下面介绍面向对象的几个基本概念:

       1.对象。每个对象都是描述客观存在事物的一个实体,都是由数据和方法(也可以叫属性和行为)构成。属性是描述事物特征的数据,行为描述对对象属性的一些操作。

       2.类。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些对象的集合,它为所有属于这个类的对象提供抽象的描述,比如麻雀和杜鹃都可以看作是对象,而鸟就可以看作类。

       3.封装。封装就是把对象的所有属性和行为结合成一个独立的单位,对外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只保留有几个接口与外界联系。

       4.继承。一个类(叫做子类)可以通过继承另一个类(叫做父类)来拥有另一个类的所有属性和行为。比如车和汽车,汽车从车继承,车的所有属性和行为都继承到了汽车上。


     5.多态性。多态性就是说父类中的属性和行为被子类继承后,子类可以有自己不同于父类的属性或行为。比如定义一个类“动物”,它具有“吃”这个行为,但是具体怎么吃吃什么,不知道,因为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动物”,如果从这个类继承出子类“羊”和“老虎”,“吃”就成了具体的行为,怎么吃吃什么就都知道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510998/article/details/80767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