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天气预报员如何提高预报准确率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所有预报员永恒不变的追求……”研讨会期间,两位来自地方的首席预报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对提高基层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出几点建议。


江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爱华:总结天气预报失败个例意义重大


许爱华告诉记者,在自己整整30年的预报员生涯里,她会把每一次天气预报失败个例记录下来并认真分析,因为这样不但能避免自己今后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对提高个人预报水平也有很大帮助。


许爱华指出,提高一个地区的天气预报准确率,预报员需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预报员要充分认识本地的天气气候特征和气候规律,哪里是暴雨中心,哪里是强对流天气频发区域,这些都需要预报员清楚地掌握,并以此为依据判断影响当地的天气过程;其次,预报员要加强对雷达资料、卫星资料、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集合预报技术等与天气预报相关的新资料、新方法、新理论的学习,实时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天气预报失败个例的总结,天气预报失败个例能让预报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且对今后的预报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沈阳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蒋大凯:预报员应成为“一专多长”的专家


蒋大凯认为,随着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天气预报业务对预报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时期的预报员应在全面掌握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知识的情况下有所侧重,成长为“一专多长”的 天气预报专家。


对于年轻预报员而言,成长为“一专多长”的专家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漫长过程。这期间,预报员不仅要全面学习、掌握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熟悉本地的各种灾害性天气或者是高影响天气,总结、掌握这些高影响天气的预报模型和预报方法,还要寻找一个擅长的业务方向,多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多分析相关天气过程,多总结概念模型和预报经验,多写相关文章,使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尖兵。针对许多年轻预报员过度依赖数值预报产品的问题,蒋大凯表示,对于现代天气预报业务而言,数值预报产品早已成为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预报员不能机械地使用数值预报产品,更不能成为受制于数值预报产品的“奴隶”;预报员要综合多种气象资料和方法,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分析、检验和订正,并与传统的预报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成为预报员的帮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123tianqi/article/details/7939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