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编程--OpenCL基本概念

本篇结构:

  • 背景
  • OpenCL是什么
  • 框架组成
  • 基本概念
  • 编写OpenCL程序的基本步骤
  • 参考博文

一、背景

在过去利用GPU对图像渲染进行加速的技术非常成熟,因为GPU是典型的单指令多数据(SIMD)的体系结构,擅长大规模的并行计算;而CPU是多指令单数据流(MISD)的体系结构,更擅长逻辑控制。

在当今数据量计算越发庞大的情况下,为了提升计算效率,人们希望将GPU大规模的并行计算的能力扩展到更多领域,而不只局限与图像渲染。这样,CPU只负责逻辑控制,GPU更多负责计算,这种一个CPU(控制单元)+几个GPU(有时可能再加几个CPU)(计算单元)的架构就是所谓的异构编程。

OpenCL就是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它是一种异构计算的标准,可以用来针对GPU编程。其实在OpenCL出来之前,NVIDIA就推出了GPGPU计算CUDA架构。只不过CUDA只能使用自家的N卡,对其他显卡不支持,而OpenCL则是一个通用的标准,对A卡,N卡等都支持,还支持CPU计算

关于GPU和CPU的区别,可以参考我之前的博文GPU编程–CPU和GPU的设计区别

二、OpenCL是什么

OpenCL(全称为Open Computing Langugae,开放运算语言)是第一个面向异构系统(此系统中可由CPU,GPU或其它类型的处理器架构组成)的并行编程的开放式标准。它是跨平台的。

OpenCL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用于编写kernels(在OpenCL设备上运行的函数)的语言二是用于定义并控制平台的API(函数)。OpenCL提供了基于任务和基于数据两种并行计算机制,它极大地扩展了GPU的应用范围,使之不再局限于图形领域。

OpenCL是一种标准,intel、Nvidia、ARM、AMD、QUALCOMM、Apple都有其对应的OpenCL实现。像NVDIA将OpenCL实现集成到它的CUDA SDK中,而AMD则将其实现后放在AMD APP (Accelerated Paral Processing)SDK中……

三、框架组成

这些概念可能会比较难理解,没关系,后续看了一些相关的例子应该就容易理解了。

  • OpenCL平台API:平台API定义了宿主机程序发现OpenCL设备所用的函数以及这些函数的功能,另外还定义为OpenCL应用创建上下文(上下文表示的是程序运行时所拥有的所有软硬件资源+内存+处理器)的函数。这里的平台指的是宿主机、OpenCL设备和OpenCL框架的组合。
  • OpenCL运行时API:平台API主要用来创建上下文,运行时API则强调使用这个上下文满足应用需求的函数集,用来管理上下文来创建命令队列以及运行时发生的其它操作。例如,将命令提交到命令队列的函数。
  • OpenCL编程语言:用来编写内核代码的编程语言,基于ISO C99标准的一个扩展子集,通常称为OpenCL C编程语言。

四、基本概念

OpenCL程序同CUDA程序一样,也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主机(以CPU为核心)上运行,一部分是在设备(以GPU为核心)上运行。设备有一个或多个计算单元,计算单元又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在设备上运行的程序被称为核函数。但是对于核函数的编写,CUDA一般直接写在程序内,OpenCL是写在一个独立的文件中,并且文件后缀是.cl,由主机代码读入后执行,这一点OpenCL跟OpenGL中的渲染程序很像。

下面参考上图,简单汇总一些OpenCL中的基本概念,在后续的OpenCL四个模型中也会再提到:

  • OpenCL平台由两部分组成,宿主机和OpenCL设备:

    • 宿主机Host:宿主机一般为CPU,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其作用包括定义kernel、为kernel指定上下文、定义NDRange和队列等;队列控制着kernel如何执行以及何时执行等细节。
    • 设备Device:通常称为计算设备,可以是CPU、GPU、DSP或硬件提供以及OpenCL开发商支持的任何其他处理器。
  • SIMT(Single Instruction Multi Thread): 单指令多线程,GPU并行运算的主要方式,很多个多线程同时执行相同的运算指令,当然可能每个线程的数据有所不同,但执行的操作一致。

  • 核函数(Kernel): 是在设备程序上执行运算的入口函数,在主机上调用。
  • 工作项(Work-item): 跟CUDA中的线程(Threads)是同一个概念,N多个工作项(线程)执行同样的核函数,每个Work-item都有一个唯一固定的ID号,一般通过这个ID号来区分需要处理的数据。
  • 工作组(Work-group):跟CUDA中的线程块(Block)是同一个概念,N多个工作项组成一个工作组,Work-group内的这些Work-item之间可以通信和协作。
  • ND-Range: 跟CUDA中的网格是同一个概念,定义了Work-group的组织形式。
  • 上下文(Context): 定义了整个OpenCL的运行环境,包括Kernel、Device、程序对象和内存对象:
    • 设备:OpenCL程序调用的计算设备。
    • 内核:在计算设备上执行的并行程序。
    • 程序对象:内核程序的源代码(.cl文件)和可执行文件。
    • 内存对象:计算设备执行OpenCL程序所需的变量。

上面只简单列了部分概念,不完全,解释也很简略,目的只是提供一个对OpenCL的简单认识,后续再慢慢加深加全对OpenCL涉及到的概念理解。

五、编写OpenCL程序的基本步骤

1)获取平台–>clGetPlatformIDs
2)从平台中获取设备–>clGetDeviceIDs
3)创建上下文–>clCreateContext
4)创建命令队列–>clCreateCommandQueue
5)创建缓存->clCreateBuffer
6)读取程序文件,创建程序–>clCreateProgramWithSource
7)编译程序–>clBuildProgram
8)创建内核–>clCreateKernel
9)为内核设置参数–>clSetKernelArg
10)将内核发送给命令队列,执行内核–>clEnqueueNDRangeKernel
11)获取计算结果–>clEnqueueReadBuffer
12)释放资源–>clReleaseXX**

六、参考博文

OpenCL:一种异构计算架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1992wishes/article/details/8042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