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 - 坏血症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许多水手在远洋航行时不幸罹患一种典型航海病,患者皮肤溃烂、牙龈出血不止,不久就会危及生命,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坏血症,是一种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产生的的皮、粘膜下出血、齿龈肿胀、关节和肌肉疼痛。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维生素C又得名抗坏血酸

我们知道,补充维生素C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食用新鲜的蔬菜和蔬果,可为什么狮子老虎狼之类的肉食性动物从来不吃蔬菜水果,却也不会得坏血症呢?

因为它们自己就能新陈代谢产生维生素C。实际上,绝大多数动物都可以通过新陈代谢从葡萄糖中得到维生素C,其中,哺乳动物和一小部分鸟类是在肝脏中完成这个过程的,而爬行动物和其他鸟类则是通过肾脏完成这一系列代谢过程。甚至连酵母这样的单细胞真菌,都可以从单糖中生成维生素C。

你们人类才是连维生素C都无法合成的弱鸡哦……

然而很不幸的,因为某个伪基因的缺陷,人类失去了自身新陈代谢产生维生素C的能力,只得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C。在这条坑爹的路上,人类并不孤独,和我们一样的难兄难弟还有:

所有其他的灵长类动物天竺鼠(荷兰猪)白喉红臀鹎(一种杂食性鸟类)几种蝙蝠(均以水果为食)

不过,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惶恐,毕竟维生素C的来源实在太广泛且易得,只要保证日常饮食中有蔬菜和水果,就基本可以保障不患坏血症,所以小盆友们一定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哦~

当然,对于远洋航海的水手、或是偏远牧区的牧民来说,蔬果可不是那么容易获取的食材。长久以来,坏血症的病痛一直折磨着这些人群,尤其以航海为甚,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有许多水手都是在牙龈出血、浑身淤青、皮肤渗血的惨状下痛苦的死去了。为了战胜这个病魔,一些医学专家开始深入研究坏血症的发病机理,最终,在1747年,英国皇家海军的詹姆斯.林德医生意外发现,只要给海员提供新鲜橘子和柠檬,即可预防和治愈坏血症,人类这才逐步认识了维生素C。后来,随着食品保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提取维生素C技术的成熟,现在即便是远洋海员也无需忍受坏血症的病痛了。

但凡事总有例外。有心的人可以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一小波人,既没有蔬菜水果,也不吃维生素C药片,却同样可以免受坏血症的侵扰,他们就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难道他们的基因和我们不一样,可以自己分解合成维生素C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爱斯基摩人的维生素C来自于肉类。我们知道,相比于水果和蔬菜,肉类中所含的维生素C比较少,而且我们日常对肉类的高温烹调会很大程度上破坏维生素C,所以肉类中提供的维生素C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够的。但爱斯基摩人的饮食习惯则有不同,他们对肉类的烹调大多属于低温烹煮,也就是说,半生不熟就可以吃了,维生素C损失不是很多。更有甚者,爱斯基摩人还有生吃鲸鱼皮脂、海豹皮脂和肾上腺的习惯,这些部位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不过,这种对肉食的低温处理很可能会带来寄生虫等其他危害,可见要想在极地地区生活,真的是很不容易呢。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kakaisgood/p/929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