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上手设计模式7 -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概念:给某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对象,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原对象的引用。

简单的例子:我请代理律师帮忙打官司,他知道法律相关的东西,而我不了解法律,我只知道签字,如果叫我去打官司我肯定打不赢,所以我叫代理律师代替我去打官司。

创建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ourceable {
    /* 打官司 */
    public void lawsuit();
}

接口实现类,如果我来打官司的话,我只能签字,接受结果

public class RealSource implements Source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lawsuit() {
        System.out.println("签字,接受结果");
    }
}

然后创建一个代理类,他能帮我打官司

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ourceable {
    RealSource realSource = new RealSource();

    @Override
    public void lawsuit()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代理律师,我帮你打赢官司");//做一些我做不到的事情
        realSource.lawsuit();
    }
}

客户端

Sourceable sourceable=new Proxy();
sourceable.lawsuit();

输出结果

我是代理律师,我帮你打赢官司
签字,接受结果

代理模式的核心就是当现有对象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就创建一个代理类,代理类持有现有的对象,在控制现有对象访问的同时,能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以此来满足我们的需要。

总结:
1. 代理模式很好的体现了设计模式的开闭原则,拥有较高的扩展性。当我有新的需求时,可以创建一个新的代理类,来满足需求,而不是在我的实现类里面去修改。同时即使我修改了实现类,对现有的代理类也没有任何影响。
2. 代理模式的职责单一,结构很清晰,能提高系统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 代理模式只适用于接口与原有的实现都已经确定不修改的情况。spring就是利用的代理模式,为每个bean都生成代理,我们实际请求bean都是代理对象。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2882327/article/details/807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