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推荐这本好书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哈耶克《感觉的秩序》导读

汪丁丁 


等候了多年,不见有汉译哈耶克的《感觉的秩序》,我写这篇“导读”,就算是为这本书的英文读者准备的吧。不论如何,哈耶克自己和他这本书的英文读者,同样会觉得这是一本很难读的著作。时隔半世纪,今天的读者,借助于晚近发表的数量极大且比当年神经科学家们的研究远为深入的脑科学报告,可以比当时的读者甚至比原作者更准确地理解哈耶克在这里试图表达的“感觉秩序”。在一篇晚近发表的经济学论文里,我们读到这样的感叹:尽管哈耶克在《感觉秩序》里表达的观点极接近现代“多主体计算机仿真”的观点,可是,绝大多数计算机仿真专家压根儿不知道哈耶克半世纪前写过这样一本书(N.    J.  Vriend ,2002 ,“was      Hayek   an  Agent-Based-Computational Economist?”《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vol. 68,no. 4,pp. 811-840 )。这就为我写这篇“导读”(不是“学术论文”)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尤其是考虑到我在与这本书相关的几乎全部领域内已有的知识和理解。
   
此处“感觉秩序”,根据哈耶克的解释,相对于“物理秩序”而言,受了康德之后哲学思辨的影响——在“好”的方向上,在不能确定“物自体”的任何性质及其(物理)“秩序”之前,只能,或至多可能确定主观感觉及其秩序。不仅在思辨方面像德国人,而且在文字安排方面也像德国人,哈耶克这本书虽然分“章”,但也像黑格尔著作那样划分了“节”(这样便不会因版式的不同而发生引文差异)。例如,第八章共有 98 节。故我这篇导读在引用原文时,将一律采用哈耶克原著的章及节号。
   
感觉秩序的副标题是“理论心理学基础之探究”,相当地具有挑战意味。所以,哈耶克在“前言”里面特别要解释,作为心理学专业的门外汉,他为何要来探究理论心理学基础。事实上,这部作品的核心思想,萌芽于哈耶克 19 岁至21 岁在维也纳大学听课期间,那时,他尚未决定是成为一位心理学家还是成为一位经济学家。当时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包括,赫尔姆霍兹(生理学和心理学)、冯特(实验心理学)、詹姆士(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缪勒(记忆和视觉心理学及格式塔心理学)。最后并且尤其是马赫(物理学、心理学、哲学),对哈耶克的影响最大——或许由于马赫对哈耶克所属的维也纳学派的影响太深,或许由于马赫对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物理学界和心理学界的整体影响太深。

自1915 年至 1952 年哈耶克发表《感觉秩序》那一年,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哲学,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或最重要的进展。可是,哈耶克指出,人们对心理学基本问题的解答仍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水平,也就是停留在他作为学生试图解答这一基本问题时的水平。另一方面,在经历了 1930 年代后期至 1940 年代西方世界战后秩序重建的数次论战之后,哈耶克远比年轻时更深切地意识到,社会主义思潮及其理论依据之谬误,是哲学认识论的而不是政治意识形态的。
   
在认识论领域,西方学术界只是在 1990 年代以来,借助于逐渐普及的脑科学仪器(主要是核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成像和脑电仪等医疗影像技术),以“种群-文明-个体”三重演化论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理性和其它生物的认识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脑科学和当代认识论的研究,至少部分地支持了哈耶克在《感觉秩序》里提出的假说。这一假说的核心,用《感觉秩序》的英文版“导言”作者,著名神经心理学家克吕弗的文字来概括,就是与“实体”假说竞争的“关系”假说。克吕弗(Heinrich   Kluver )是动物行为学及神经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由这样一位科学家撰写哈耶克这部作品的导言,于是值得读者格外地注意这篇导言的内容。何况,哈耶克自己在第 1 章第50节的脚注内,还引用过克吕弗关于生物将个别体验一般化的能力的观点。

......


640?wx_fmt=jpeg

颠覆,就是把以前的制度、观念、思想等东西彻底地改变过来。

创新,其起源于拉丁语,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从本质上说,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形式化。

发现,是人类对于自我内在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或再创造。人从动物世界的自发状态发展到人类的自觉状态,包涵人类实践行为中具有的发现及创新两大核心能力。而学人们一旦对固有而习以为常的错误视而不见进而习非为是的知识或专题,进行有理有据的辩驳或考证所能得出全新的论断,也正是发现这一词儿的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vucndnrzk8iwx/article/details/8060362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