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Cache的介绍和入门案例

概述

Spring Cache是Spring框架提供的一个缓存抽象层,用于在应用程序中实现缓存的功能。它通过在方法执行前检查缓存中是否已经存在所需数据,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缓存中的数据,如果不存在则执行方法体,将方法的返回值存储到缓存中,以便后续的请求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Spring Cache的主要特性如下:

  1. 声明式缓存:通过使用注解或XML配置的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将缓存逻辑应用到方法上。开发人员只需要在需要被缓存的方法上添加相应的注解,如@Cacheable、@CachePut等,Spring框架会自动处理缓存的读取和更新操作。

  2. 缓存注解支持:Spring Cache提供了多种缓存注解,包括@Cacheable、@CachePut、@CacheEvict等,用于标记具体的方法需要进行缓存的读取、更新和清除操作。通过这些注解,开发人员可以灵活地控制缓存的行为和策略。

  3. 多种缓存技术支持:Spring Cache支持多种常见的缓存技术,如Ehcache、Redis、Caffeine等。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缓存提供商,并通过简单的配置即可接入相应的缓存技术。

  4. 缓存管理器:Spring Cache提供了缓存管理器的抽象,可以统一管理和配置应用程序中的缓存。开发人员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或编程方式定义缓存管理器的属性和行为,以满足不同环境和需求的缓存配置。

  5. 可扩展性:Spring Cache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支持自定义缓存注解和缓存操作的实现。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扩展并定制Spring Cache的功能,以适应特定的业务场景。

使用Spring Cache可以有效地减少重复计算和数据库访问等耗时操作,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性能。它提供了简单而强大的API和注解,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更加轻松地实现缓存功能,并与Spring框架的其他模块无缝集成。

常用注解

在SpringCache中提供了很多缓存操作的注解,常见的是以下的几个: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7245068 查看本文章
注解 说明
@EnableCaching 开启缓存注解功能,通常加在启动类上
@Cacheable 在方法执行前先查询缓存中是否有数据,如果有数据,则直接返回缓存数据;如果没有缓存数据,调用方法并将方法返回值放到缓存中
@CachePut 将方法的返回值放到缓存中
@CacheEvict 将一条或多条数据从缓存中删除

在spring boot项目中,使用缓存技术只需在项目中导入相关缓存技术的依赖包,并在启动类上使用@EnableCaching开启缓存支持即可。

例如,使用Redis作为缓存技术,只需要导入Spring data Redis的maven坐标即可。

入门案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Redis作为缓存技术的Spring Cache入门案例:

首先,确保在项目的依赖中添加以下相关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cache</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artifactId>
</dependency>

接下来,你需要在Spring Boot的配置文件(如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中添加Redis的连接信息,例如:

spring.redis.host=localhost
spring.redis.port=6379
spring.redis.password=

然后,你可以创建一个UserService接口,用于定义用户相关的服务方法: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
    
    
    User getUserById(Long id);
}

接着,创建一个实现了UserService接口的UserServiceImpl类: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Override
    @Cacheable(value = "users", key = "#id")
    public User getUserById(Long id) {
    
    
        // 模拟从数据库或其他数据源获取用户信息
        System.out.println("查询数据库获取用户信息,用户ID:" + id);
        return new User(id, "John Doe");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了@Cacheable(value = "users", key = "#id")注解来标记getUserById方法需要进行缓存。这里的"users"是缓存名称,表示将结果缓存到名为"users"的缓存中,key = "#id"表示缓存的key是方法的参数id。

最后,你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测试类来验证缓存的效果:

@RunWith(SpringRunner.class)
@SpringBootTest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Test {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Test
    public void testGetUserById() {
    
    
        // 第一次调用,会执行方法内部的逻辑,从数据库中查询用户信息
        User user1 = userService.getUserById(1L);
        System.out.println(user1);

        // 第二次调用,应该从缓存中获取用户信息,不再执行方法内部的逻辑
        User user2 = userService.getUserById(1L);
        System.out.println(user2);
    }
}

在上述测试代码中,第一次调用getUserById方法时,会执行方法内部的逻辑,从数据库中查询用户信息。而第二次调用时,由于结果已经缓存在名为"users"的缓存中,所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用户信息,不再执行方法内部的逻辑。

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就可以使用Redis作为缓存技术来实现方法级别的缓存功能了。当然,在实际项目中,你还可以根据需求进一步配置缓存管理器、缓存策略等。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rqz__/article/details/132259226
今日推荐